“2006中国国际零售创新高峰论坛"吸引了两百多位国内百货企业、连锁超市的老总参加。而长益科技联手惠普、英特尔、BEA等公司承办了此次会议。相关政府主管领导、众多国际顶级品牌和零售企业的CEO、CIO等管理精英以及领先的海内外高科技厂商的行业专家也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中国零售业在步入整合期的产业背景下,如何采取创新的思维和管理手段,来面对变革和挑战,打造体验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体验经济时代
北京长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什么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它的商业逻辑就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以人为主。比如购物,美国现在网上购物正在大幅增长,中国很快也会这样。现在年轻人习惯网上购物,其最大优势就是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现在亚马逊网站可以提供很好的购物体验,你上次买了什么,它会列出来,据此分析下次向你推荐的交叉商品,解决了顾客寻找商品难的问题。
再比如在购物娱乐性方面,一些商店的地面装有光电感应设备,当小孩走在上面时脚印会亮,从而使购物变得更加愉悦,变成游戏,成为顾客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零售企业应该关注顾客体验相关因素,以此作为企业考核的关键性指标。
创新打破“麦肯锡定律"
在和外资零售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时候,创新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而创新就是不断地学习,并扬长避短。中国零售业销售额排名前15位的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表示,“创新也好,以客户为中心也罢,都不是新名词了。但中国的零售业的确发展到了一个拐点的位置。生存下来是一回事,但活得更好一些,更滋润一些就需要动动脑筋了。"
在曹和平看来,管理手段的创新,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对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毕竟,虽然手工锯和电工锯都能锯东西,但效率和效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曹和平的带领下,欧亚集团下属的电器卖场曾经使吉林国美步步败退,并最终导致吉林国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连续更换了7任经理。而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在与欧亚集团的短兵相接下,暂时停业休整,重新寻找市场机会。
国际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测:在未来的3到5年内,中国零售业60%甚至80%的市场将为外资占据,30%的市场份额将由国内零售巨头把持,仅剩的10%的市场份额则掌握在地区性零售巨头手中。但实际的情况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黄国雄冷静客观地分析说,2005年,一方面外资零售业的销售额在下降,另一方面,外商独资和外资零售业的新开店数占60%以上。可见外资零售业在抓紧排兵布阵,而且外资进入的领域也逐步从零售业转向批发分销业,力求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黄国雄认为,中国本土的零售业要在开放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强健自身的体魄。实际上,一些区域性零售业企业的优势已经愈发明显地显现出来。
对于麦肯锡的预言,北京长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兴和总经理宋清都分别表示了质疑。14年来,这家专注于零售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企业,和业内同行一道见证了中国零售业的风风雨雨。“麦肯锡定律失灵了,事实已经得到验证,你可以从此次参会的本土零售业大企业老板那里得到进一步验证。"宋清笑着对记者说。
“百货卖精品,超市卖廉价,专业店卖品种,专卖店卖品牌,便利店卖时间。"不同的零售业态在发展中寻求着各自的创新成长空间。
中国零售业潜力依然巨大
在本次论坛中,记者感受到来自零售企业、专家学者、IT厂商的强烈信心和鼓舞,无论是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北京翠微大厦董事长栾茂茹,还是广州宏城超市总经理洪楚添,他们都认为中国的零售业仍然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其市场空间巨大。
“市场空间巨大"到什么程度?这可以从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中略见一斑。据统计,200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今年2月在一次论坛上表示,预计到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继续成为全球企业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连锁企业销售额的年均增长预计将达到30%左右。到2010年,连锁企业销售额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超过25%。黄海还指出,1978年至2004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幅接近15%。
“在商言商,更要超越商业看商业。"翠微大厦董事长栾茂茹认为,中国的零售业远没有走到尽头。2005年,翠微大厦在北京的单体百货店中,销售额和经济效益双双名列前茅。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中国的零售业已经走过了温饱阶段,现在要进入追求利润的阶段。而惟一有效的手段就是真正地以人为本,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全地融入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