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2010年《产业蓝皮书》并指出,金融危机以来,由于转型措施过于密集,我国产业竞争力在国际上下降了,并面临潜在的产业竞争优势断档风险。
“中国‘十二五’产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把它概括为中国在‘十二五’时期由于操作不当、政策不合理,有可能造成竞争优势断档。”在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张其仔说。
蓝皮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用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2005年与2000年比提高约40%,2008年相比2005年则提高了60%左右。 “十一五”前三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总体趋于上升,分类型看,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路走强,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呈现逐步弱化的趋势。“在制成品中,钢铁、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幅度较大,但在商品中,农产品、燃料及矿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2008年前10个月,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开始下降,退居为第二位,表明中国产业的竞争力进入2008年就已经开始下降。
在社科院蓝皮书看来,我国产业竞争力之所以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转型措施出台过于密集。
张其仔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之所以出现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当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可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企业经营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一些企业因难以适应政策的调整而停产、倒闭。如果这些政策不是密集出台,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加以化解;而集中出台造成综合性成本上涨,导致很多企业难以承受。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不少企业都是因综合性成本上涨而关闭、停产或收缩业务的。
张其仔认为,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一些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下滑较快,增长率就受到了影响。一些地区在传统产业发展受到抑制的同时,新的后续接替产业难以跟上。而在产业链的升级上,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急于实现向高端转移,试图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大幅度的政策调整、高强度的政府推动以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这种做法在张其仔看来有些操之过急。 显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严峻挑战。
社科院指出,我国正处于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型期,如果应对不当,将面临产业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下会失去竞争力,新的具有优势的产业一时难以形成,在竞争优势上形成一个“真空期”。实际上,社科院调查发现,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这种苗头。 “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地区业已显现的竞争优势断档风险,防止由局部断档演化成全局性断档,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产业竞争力提升面临的一项最艰巨的任务。”张其仔说。
不过,对未来也不用过于绝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中国在技术创新上会有重大发展。有些行业只有在中国最容易发展,比如高速铁路,铁路在很多发达国家是夕阳产业,但中国人口多、地域大,发展高速铁路绝对能成为世界第一。”
蓝皮书也建议,中国增长方式转变要优化节奏和路径,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要加大传统优势行业关键技术的开发,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避免竞争优势转型病。其次,要加大对未来关键性引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开发,选择一批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进行扶持、引导,尤其要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未来主导产业和主导技术的发现机制建设。最后,要优化进口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引进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