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是增长了4.17倍:2001年是37595亿元,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56998亿元。应该说,入世的10年,是中国商业服务业全面开放,并与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10年。
不容忽视,在这10年当中,外资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疯狂跑马圈地,不断挤占中国本土商业服务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消费的增长,以及给了中国本土商企近距离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可喜的是,中国本土商企果真不负众望,从最基本的商品陈列、海报宣传学起,到业态的模仿、前后台管理经验以及融资手段等等当面的学习,现在中国本土商企已经从当初惊呼“狼来了”变成完全可以“与狼共舞”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介绍,从市场区域来讲,一线城市,内外资各半,外资略强,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但在二三线城市,外资虽然都进入了,但与总量大的本土相比,还明显处于弱势。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也认为,尽管国内本土零售企业还有很多亟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学习和竞争,可以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现在已经从当初的崇拜、模仿开始进入到自立时期了。
从海报学起
说起外资来,或许直到今天可能还有人心存担忧。但说起本土零售企业向外资在中国近距离的学习之旅,很多业内人士还是充满了赞许和肯定。
中国人是最擅长学习的。1992年,中国第一家合资零售企业万客隆开业,不仅让国人第一次听说了会员制仓储的概念,而且由于其当初的火爆,同时也引发了之后几年国内零售企业“X客隆”的跟风潮,像京客隆、亿客隆、常客隆等等;1995年家乐福中国首店的开业,使得大卖场这个业态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而且“一站式购物”也成为国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据裴亮介绍,1997年以后沃尔玛在深圳开出了国内第一家购物广场和第一家山姆会员店。当时他们还组织了一大批国内零售企业家前往深圳沃尔玛参观,本土零售商第一次感觉到现代零售业的管理技术。上海华联的一个副总看到沃尔玛将店内所有的商品包装箱统一回收管理之后,便回去在华联系统推广,将门店所有的包装纸箱回收到总部统一处理。就这一项小小的改进为华联每年贡献100万元的利润。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还真就是在不断的在学习外资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陈立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如果说入世前本土零售业的学习还带有浓厚的盲目崇拜的话,入世后则显得踏实了许多,真正开始模仿学习了。
从前台营销到后台管理、从盈利模式到融资手段等等,本土零售企业还真的有模有样了。陈立平说,“毕竟这个时候本土零售企业的基本轮廓和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从形到神的渗透已成为必然。”
据介绍,什么“天天低价”、“买一送一”、“限量特价”等口号都是外资企业通过海报的形式提出来的,甚至将一些商品的零售价格标到进货价格之下,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自此,从海报宣传开始学起,似乎也成了当时业界的一句流行语。
当时的本土超市为了应对入世,多选择投资开新店的方式进行市场布局,根本没有人想到如何优化超市营销模式,一件商品该多少钱就明码标价多少钱。京客隆一位高管不无感慨地说,“外资在商品销售技巧上有很多实战经验,这也是给入世后的本土企业上的‘第一堂课’,也曾使我们失去了一部分消费市场。”
该高管透露,“京客隆曾派人去外国考察、学习零售业的管理模式。当时,我们认为在超市里安排开放式的货架,与供应商沟通在商品上贴条形码,然后设置专业的扫描机等等就可以了。而对他们商场里、墙壁上贴着的海报根本就没注意。”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海报模式其实对本土超市周边居民起到了强大的促销力作用。
伴随着家乐福牌面包的热销,自有品牌的开发也成了国内零售企业掘金的另一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现在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利润阶段,但自有品牌的开发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共识。
还有百思买,尽管在中国市场遭遇尴尬,但其买断经营、按品类陈列以及全自有员工销售的全自营模式已经给中国家电连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并为中国家电连锁业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苏宁已经提出了2020年全自营销售的目标,国美也在不断尝试包销定制模式,并都尝到了甜头。
应该说,无论是自有品牌的开发,还是全自营模式的尝试,一方面是中国零售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外资零售的带头促进作用以及示范效应不容低估。
另外,信用销售在中国的普及,其实也与外资在中国的尝试与推广分不开。信用卡的普及,预付卡从“地下”开始见光,还有种种延期或者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消费的提升。
尤其在扩大内需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信用销售似乎更显得大有必要。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巡视员温再兴表示,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信用销售相对滞后,这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专家估算,美国信用销售比例高达90%以上,而我国不到40%。
先自立才能竞争
凡此种种,归根到底无不说明,伴随着入世后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本土零售企业在与外资零售企业既有短兵相接的竞争,同时也不断模仿,学习到了很多实效的本领,并在不断地成长。
正如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所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零售企业并没有像当初担心的那样被外资零售企业吃掉,而是利用近距离学习外资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经验,已形成国美、苏宁、百联等千亿规模的大型零售企业。内资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陈立平也认为,现在国内零售企业开始从模仿走向自立。“近来,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不断出现什么‘价格门’、‘断货门’、‘欠租门’以及‘假冒门’等等,一方面可能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出现了漏洞。但另一方面,那就是随着中国本土零售的逐渐成长已经让他们产生了压力。”
不过陈立平提醒,国内零售企业从店面形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基本是模仿欧美国家的。以入场费为核心的盈利模式是从欧美企业学习的,联营模式则是从日本学习的。要想真正自立,还得不断创新──在经营上、在业态上。
零售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放开后,尤其是入世这十年,前五年是膜拜阶段,现在基本是模仿。零售业的重点没有放在经营上,商品的精选技术、运转技术仍有所欠缺。
对此,裴亮也认为,现在本土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外资差距比较大,这有自身投入不足的问题,只学到表面,这是企业要反思的;另一方面本土企业与外资起点不同,融资能力、融资环境等方面有差距,制约了其长期投入以获得后续发展,这也是比较突出的。
裴亮表示,在开放的过程中,本土零售企业通过业态上的模仿,在前端促销、物流技术等方面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本土企业坚持区域化发展战略,低成本、低投入、快速形成规模的特点比较突出,在这方面不同于外资。这是本土企业应该坚持的,是很成功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