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召开了中产阶层消费群体的出现给百货商店带来的新机遇专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及商界老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到底有没有中产阶层,他们到底是谁?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拥有亿万富翁1000人,300万个百万富翁,2亿中产阶层,这几个数字足以让人们对中产阶层以上的人群加以更多的关注。
中产阶层的消费特点和购买行为很特别,盖勒普公司的总裁郭昕用两个方面概括,一是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二是追求“时尚化”。
据调查,中产阶层绝大多数都说要“按我自己的方式生活”,也就是说,不是按照大家习惯上安排的那种生活方式去生活,这一特点让百货店最难把握。
中产阶层认为产品质量最好的国家是德国、日本、美国,这就是为什么奔驰车、瑞士手表卖得那么好的原因。中产阶层的消费观与普通大众截然不同。国家统计局关于“买中国的产品还是买外国的产品?”的调查显示,75%的中国人说肯定买中国的产品,只有25%的人说要买外国的产品,这25%的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
“中产阶层消费附带了太多的情感,就像幸福感一样,生活的怎么样,生活的好不好和你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玩儿的好不好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实际上是个预期,质量也是一样。中国的产品质量不错,可是到中产阶层就说德国的最好。”郭昕认为,正是因为中产阶层的“自我倾向”,他们的消费更看中的是感觉和服务,他们到百货商店是享受服务,而不纯粹是购买商品。
中产阶层的消费正在慢慢形成自己的趣味标准,《时尚家居》主编殷智贤总结为,时尚第一,功能需求第二。
什么因素会影响这些中产阶层的消费呢?殷智贤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发展机会,如果他们发现消费能够带来发展机会的话,他们是愿意投入的,因此,中产阶层在服装上的投入是很明显的。因为服装意味着他的公众形象,可能意味着老板会不会重用他,意味着客户会不会跟他签单,意味着会不会有猎头公司注意他,及对其整个社交的影响。第二位是受教育机会,他们愿意花钱充电,因为他们必须保持自己有一个持续的竞争力,还有人际关系上的投资,而这个动机是产生消费的巨大的推动力。
中产阶层在百货商店买什么?清华大学副教授李飞认为,第一个是买身份,证明自己所在的消费阶层;第二购买的是情感抒发,一种是情绪性的情感,另一种是偏好的情感,怀旧的、前卫的、时尚的。研究发现,现在中产阶层在百货商店购买过程当中对商品的实际用途越来越忽视,因此购买了很多他们本不想买的东西,并且购买的商品几乎很少用。这种购买现象表明,中产阶层的消费已经不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他们买的是身份标志和情感的抒发。李飞教授认为,中产阶层的消费活动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们可能花很大的价钱买一些他们喜欢的商品,另一方面他们又可能花很少的钱去超级市场买一些低廉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弥补他们在购买豪华产品时钱包比较瘪的状态。
“百货公司与大卖场、超市或者传统的百货公司的差别就是经营奢侈品和必需品的差异。”赛特总经理池洋认为,中产阶层买奢侈品的时候关注的不是价格,关注的是心理的满足,所以对于百货商店来说未来经营一定是以奢侈品为主,只不过奢侈品里你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奢侈品。“但是,赛特并不是盲目的追求品牌,而更多的是把握目标客人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适当的超前。但超前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不然超前太多就会形成曲高和寡,百货公司很漂亮,但是不赚钱。我们是在追求又漂亮又挣钱的百货公司。”
中产阶层的消费可以引导,这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观点。时尚化的背后有一只手在引领着他们,作为商家要站在消费者的前面引导消费,要研究消费者,研究趋势,研究变化。
翠微大厦董事长栾茂茹认为,大百货最核心的东西是前卫、时尚、精品。前卫、时尚、精品恰恰是引导人们消费观念改变以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载体。翠微大厦的目标就是要创建京城西部的超前适度的百货名品、百货名店。
百货业如何提升中产阶级消费是百货店在零售业当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栾茂茹认为,在引导消费方面,百货业离不开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商品,商品的品牌、商品的质量。当然有了商品,怎么能让人们购买是百货店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针对中产阶层的消费特点,李飞提出,百货商店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美国有一个调查研究显示,29%的人认为购物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他们在工作一天特别劳累了以后引起了奖励自己的情感,国外学者把他称为叫补偿性冲动购物。对于这部分人最关注的虽然是差别,但他们更关注的是商店的氛围,导购的微笑,商场的构成等购物的整体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