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总体而言,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供给状况与2004年相比得到了全面改善。在政府强化消费品市场监管的背景下,消费环境得以优化,市场秩序重归整肃。具体而言,对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商品供给、商品质量和商品渠道三个方面。 (一)商品供给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商品供给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国内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态势持续改善 据商务部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会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有关大型商业企业对全国市场供给状况的调查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到 172种,占28.7%,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3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从更长的时期看,如图13所示,2003年以来的六次供求态势考察结果清晰的显示,我国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连年下降,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稳步提升。伴随着供求态势的转化,消费品市场在为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供求基础的同时,也在逐年释放商品库存和资金占压造成的市场压力。
深入到我国经济体系内部,可以发现,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供求态势得以继续改善,与以下一些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1)2005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增长的同时,适度紧缩了投资规模,压制了过剩生产能力的蔓延态势; (2)2005年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税大面积减免、粮农直补继续增加、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不仅实现了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也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3)2005年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地区封锁专项整治、假冒伪劣重点打击方面规制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整饬了消费品市场环境和秩序,巩固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市场走向供需两旺 (4)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四年,关税总水平由10.4%继续降至9.9%,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一些行业实现全面开放,但在国内消费品市场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品、汽车、家电等重要商品也取消了配额管理,同样有利于国内消费品市场供求态势的改善。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另一个突出的供求态势特征是供求态势的波动性加大。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 (1)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正处于由需要转向需求的临界状态,对价格高度敏感,在商家微观营销手段的激励下,2005年我国手机(7、8、9月)、汽车(5、6月)等热点消费品需求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中释放,短期内造成了某些牌号商品市场供求的波动。 (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融入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大宗贸易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加大,国际市场供求态势的波动开始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国内市场的供求态势。 2005年国际市场供求态势对国内消费品市场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在衣着类商品方面。面对2005年一季度对华纺织品进口激增,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实施“紧急特保”,导致国内服装市场供求态势迅速恶化,衣着类商品价格走势出现逆转;直到6月10日,我国与欧盟达成《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国内衣着类商品供求矛盾才趋于缓和。 (3)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我国不少行业经过几年激烈的竞争后开始改变经营策略,从以低水平的价格战谋求市场份额转为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扩大盈利水平。在这一微观经营行为转变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宏观供求态势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化。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家用设备类商品方面。2005年我国家用设备类商品虽然价格明显回暖,但却出现了多年不遇的供需两旺态势,过度价格战引发的供求疲势得到了全面的环节。 2.利用国际市场平衡供求态势能力继续提升 据海关统计,2005年1—11月,全国出口总额达到68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进口总额达到 59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商品进出口实现顺差908.1亿美元。 1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7.4亿美元,创造了我国历史上单月最大商品贸易值。 出口规模的持续放大,对缓解国内消费品市场供给压力发挥了重要的市场调节作用;进口规模的必要扩张,对丰富我国居民生活和繁荣国内市场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以说,经过多年消费品市场监测和供求调控,我国已经具备了利用国际市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态势的能力。 下表1列示了我国2005年重点商品的出口情况。这些国内供给充裕、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商品出口稳步提升,为国内潜在生产能力的调动以及市场供求态势的稳定创造了条件��2004年库存增幅较大的电视机、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成为了2005年我国出口增幅加大的商品。
表2则反映了2005年我国重点商品的进口情况。各种国内生产相对落后、供给偏紧但又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进口大幅增加,如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飞机等;而我国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商品,进口增幅则有所回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机电产品、大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汽车零件等。
3.重点消费品供给能力稳中有升 (1)粮食继续增产,供给偏紧状况全面好转。 2005年夏粮增产512万吨,秋粮播种面积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粮食进口同比仅增长6.2%,远远低于2004年176%的增幅;每吨粮食价格比 2004年下跌55.7美元,减轻了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 (2)纺织品因产能扩张和出口受限,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2005年作为中国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元年”,良好的出口预期激励了国内纺织品产能的全面扩张,但由于国家起征出口税、转口贸易减少和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等因素,国内纺织品生产企业出口积极性受挫严重,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503.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 21%,甚至低于2004年同期2.4个百分点。大量纺织品的淤积和产能的闲置,迫使一些纺织品企业不得不从内销市场寻找出路,因此国内市场供给压力陡增,尤其是中低档市场。商务部组织的行业调查显示, 44%的服装鞋帽企业存在供过于求,41%的纺织品企业存在供过于求。 (3)家用电器需求稳定,供给能力全面释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近10年家电产业发生的全球性转移,我国家电业的全球化程度日益提升,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8成、4成和3成,吸尘器等小家电外贸出口量占全球的6成以上。尽管产销规模和出口基数都很大,但基于庞大的全球需求拉动,我国家电产业供给 2005年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多数产品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如彩色电视机供给量同比增长55.2%。 (4)交通通信产品需求大幅回落,产能过剩。 通信设备行业前几年生产、出口形势良好,但进入2005年增长尽显疲态。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5.9%,与2004年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上半年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出口 8.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与 2004年同比下降74.3个百分点。出口的大幅下滑加上较大的库存量,使国内市场出现严重供过于求。 交通类产品中,2005年国内汽车市场逐步回暖,但整体形势不如 2004年,生产、销售、进口和出口同比增幅与2004年相比均出现大幅回落。由于近几年汽车行业投资增速过快,产能高速增长,2005年全年国内汽车供给增长大于需求增长10%以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了进一步的累积。 (5)金银珠宝首饰供需两旺,逐步确立消费热点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消费正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我国消费者群体庞大,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已进入消费旺盛期,其消费需求每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04年我国铂金消费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调查,2003年、 2004年金银珠宝首饰零售额分别增长11.7%和27.5%02005年市场销售继续增长,千家重点流通企业金银珠宝首饰零售额增长13.9%;钻石进口增长17.5%,其他宝石进口增长18%。 (6)家具市场定位雷同、档次模糊、低层次供过于求突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我国家具出口额从世界第十位跃升至第二位,超过100亿美元,仅次于意大利。进入2005年以来,国内市场木材、涂料、胶黏剂等主要原料价格的自去年底开始的加速上涨,加上电费、运费的节节攀升,造成了家具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而国内大多数家具生产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以贴牌生产和仿制、作坊式加工为主,产品加价率低,让利空间有限。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紧缩影响,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持续往年的火爆景象;再加上受美国“反倾销案”的影响,家具出口额增幅比2004年下降10.5个百分点,许多出口企业将产品转向内销市场,进一步恶化了国内市场供求态势。 (二)商品质量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中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设置消费陷阱、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高价格打折等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医药医疗、食品安全、家装建材、农药化肥、生活用品等领域,更是集中了大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品质量问题,严重扰乱了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市场秩序。据不完全调查,2005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一定消费恐慌的商品质量问题包括: ◆肯德基惊现“苏丹红”; ◆强生婴儿用品有害矿物油成分遭质疑; ◆立顿红茶含氟量超标; ◆高露洁涉嫌致癌风波; ◆雀巢儿童奶粉碘超标; ◆和路雪“可爱多”冰淇淋吃出玻璃片; ◆号称冰淇淋王国劳斯莱斯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产自深圳黑作坊。 虽然商品质量问题似乎只有发生在国际知名品牌身上才能引发消费恐慌,但我国消费品市场中国产商品的质量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无论是卫生部宣布的金龙鱼、福临门食用油卫生不达标,还是新闻媒体揭开的光明牛奶回奶黑幕,都为2005年我国商品质量和消费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为规范消费品产销行为,整饬消费品市场秩序,国家质检总局 2005年共对81种商品进行了商品质量抽查,抽查结果如表3所示。显然,2005年商品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消费品市场的各大领域,从食品(雪糕、豆制品、肉类商品等)到衣着(羽绒服等),从家装建材(涂料等)到生活用具(灯具等)都出现了合格率不足60%的商品品种。这些商品质量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对我国方兴未艾的社会信用体系也构成了剧烈的冲击。
当然,在看到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商品质量问题依然严峻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行业协会及广大工商企业在完善商品质量、强化商业伦理和诚信、切实推进百姓放心安心消费方面做出的努力。如图14,2005年商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质量合格率高于80%的商品品种达到 61.73%,高出2004年19.4个百分点;质量合格率低于60%的商品品种虽然还多达12.35%,但也比2004年减少了0.7个百分点。应当说,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完善商品质量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这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商品渠道 2005年,商务部继续深化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推进,适时启动了“千乡万村市场工程”专项资金;国务院于8月份公布了《直销管理条例》,用于规范直销行为,加强直销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务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11个部门则于9月22日印发《整治商业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治理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的欺诈行为。 在国家政策的不断规范和扶植下,我国消费品市场当中以商业为代表的商品流通渠道2005年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化、社会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1.渠道景气高位稳定 在2005年消费价格增幅回落的背景下,批零贸易业企业景气指数表现出了显著的高位稳定性,全年平均为137.86,比价格上涨剧烈的2004年还高出0.56个百分点,现实效益水平仍明显高于各产业总体水平,在国民经济八大行业当中景气指数继续名列第二,仅次于IT产业。同时,对未来经营效益,批零贸易业企业也表现出了较强的信心,企业家信心指数未随着价格指数的变动而逐月走低,全年平均水平为131.89,高于各产业130.64的总体水平,经营前景看好程度仅次于IT产业和物流产业。 2.渠道发展稳健协调 通过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监控数据计算,2005年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2005年销售额为4995.4亿元,逼近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其中直营店销售额为 4256.1亿元,占销售总额的85.2%;店铺总数为16727个,同比增长 21.2%。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连锁商业部分)以768.9亿元销售额、6756家店铺的业绩,名列全国首位,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3.7%和23%。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分列二至五位,如表4所示。
具体而言,我国连锁商业30强 2005年的发展表现出了如下三大特点: (1)经营规模继续扩大,但增幅趋缓 从经营规模来看,2005年连锁商业30强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99%,与2004年同期比较提高了1.2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其中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有6家,比2004年增加 2家。从增长幅度来看,2005年连锁商业30强销售额和店铺数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29.9%和21.2%,与 2004年相比涨幅有所回落。在30家企业中,销售额增长幅度超过店铺数增长幅度的有18家,这一方面表明连锁商业企业之间的规模竞争趋于激烈,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商业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趋于理性。 (2)零售业态稳步均衡发展 百货店稳步增长。在连锁商业 30强中,百货店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了24.6%,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13.5%,店铺数则增长了18.7%,单店销售规模继续呈现扩张势头。 超市成为主力业态。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了25%,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8.7%,店铺数增长了 19.5%,单店销售规模持续提升,超市与便利店之间在商品品种和销售规模方面的差异日趋显现。 专业店继续快速发展。专业店的销售额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 31.8%,与2004年相比,销售额增幅和店铺数增幅分别达到42.1%和 40%,发展速度居各业态之首。尤其是家电专业连锁店发展全面提速,连锁商业30强中的6家家电专业连锁企业2005年店铺数涨幅 17.2%—90.7%,且6家企业销售额全部超过100亿元。
便利店实现较快增长。2005年连锁商业30强中,便利店的销售额和店铺数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1.6%和18.2%,说明便利店作为社区商业的主流形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3)内外资连锁商业共同发展 连锁商业30强中,外商投资连锁企业共7家,包括家乐福(中国)、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2005年合计销售额比同比增长26.4%,占30家连锁企业销售总额的21%;店铺数同比增长 15.6%,占30家店铺总数的16.7%;销售额和店铺数增长速度虽然慢于内资连锁商业,但单店销售规模优势依然明显,高于内资连锁商业 25.28%,在商品品种、购物环境和服务水平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外资商业企业竞争压力的存在,仍有助于推动内资连锁商业继续提升服务意识和优化商品组合。 3.渠道建设多头并进 2005年是零售业全面开放后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调整在华投资和经营策略: 家乐福:在以前上海区、北京区、天津区、东区、中西区、北方区及南方区七个区域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东二南、西、北四个地区管理总部,并计划2005年新开15家大卖场和10—15家冠军生鲜超市。 沃尔玛:强化物流基础设施,投资7亿元在深圳福田开工建造新的全球采购中心,以此为基地,再向全球延伸20个采购据,一两年内停止采购外包;积极开拓新的利润点,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设置乙类处方药零售专柜的申请,实现在超市卖药;高集中度拓展销售网络,2005年新开销售店铺10—15家,目标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并积极通过收购来实现网点系统的快速布阵。 麦德龙:在初期投入3.5亿欧元的基础上,追加6亿欧元的新增投资,在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郑州、长春等地新开门店10家,以收购股权的方式与其中方合作伙伴上海锦江国际集团分手。 为应对零售业全面开放条件下外资零售全新形式和全新程度的市场冲击,2005年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建设,特别是商品零售网络建设显示出“有进有退、多元并进”的特点。 (1)并购成为2005年大型零售企业快速扩大渠道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主导手段。 年初,北京物美集团正式全资收购天津大荣的所有潮湿,在推进“日本大荣撤资天津”的同时,首开民营零售企业接管外资零售企业的先河。 3月,大连大商集团与上海百联合资联手组建大商国际有限公司,从而实现国内最大的两个流通产业集团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战略合作。这一重大并购行为不仅将全面沟通“长三角店网”和“东北店网”,开拓了国内统一市场流通新格局,而且对引导未来国内流通业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战略意义。 7月,上海永乐出资1.4亿元收购灿坤,完成了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最大的并购案;同月,区域性零售巨头苏果超市开始了跨省强攻的脚步,向马鞍山“珍味”食品有限公司一次性出资6000万元收购了该公司旗下21家苏果特许加盟店,开创了我国零售企业收购加盟店的先河。 8月,北京国美正式收购中国建材旗下的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9月,国美再次出手收购武汉中商家电业务,迅速完善了其在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布局,加快拓展二、三级市场的战略;同月,北京王府井斥资2.7亿重组徐州华联商厦,完成了我国自 1997年推行百货连锁战略以来第一次通过并购手段扩充网点的尝试。 可见,并购成为了2005年贯穿我国商品销售渠道建设全过程的最鲜明的主题。在国内一级城市的零售竞争白热化,可扩展市场空间日益狭小的背景下,整合稀缺市场资源,并积极拓展更为广阔的二、三级城市成为销售渠道建设新的战略诉求。而并购正是零售巨头实现这一战略诉求最快捷也最有效的战略手段。 (2)自行开店仍然是零售渠道建设和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 考虑到适当的并购对象有限和并购引致的整合、调整等诸多后续问题,自行开店在2005年仍充当了零售渠道建设和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2005年,最强劲的开店势头出现在家电专卖店网络当中。2005年北京国美电器店铺数增长90.7%,上海永乐电器店铺数增长82.4%,苏宁电器店铺数增长 37.8%。 当然,越来越密集的店铺也对商业企业在经营策略创新、服务便利化、商品差异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迅猛发展的灿坤、易好家和乐客多被收购的教训,正致力于网点扩张的商业企业应引以为戒。 (3)自愿连锁成为中小商业企业走向联合的有效途径。 自愿连锁是指中小商业企业在不放弃自身品牌和不出售企业资产的情况下,通过联合成网,实现共同采购,共享规模经济,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2005年,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建设过程中,自愿连锁成为了一大亮点。2005年3月1日,步步高超市与IGA签署了合作协议;4月21日,大庆庆客隆超市正式加盟IGA,成为了继宁波三江之后 IGA在中国的第二批会员企业。4月28日,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加入了欧洲最大的超级市场自愿连锁体系SPAR,成为了SPAR在华首个正式成员。 (4)进中有退,市场机制成为商品流通资源整合的基础。 2005年伊始,上海美亚21世纪便利店“断腕”谋变,关闭了其800家门店中的500家,开始了从良店率入手,提高网点平均毛利率、加快经营响应速度、突破便利店不盈利“怪圈”的渠道改造工作。在全行业成长和并购成为主流的2005年,21世纪便利店为我国消费品市场开辟的不仅是“有进有退”的渠道建设思路,更重要的是它正在使整个消费品市场达成一个共识:盈利的渠道才是好渠道,高效率的销售行为才是理性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