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们是花了很大投入的,但要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才并不容易。”在一家百货商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高先生告诉《中国商贸》记者,“主要是店多人少,而且其他企业的吸引力度也并不比你弱。”
这种人才“高薪难聘”的事实并不仅仅限于百货业,随着近两年零售业的不断重组、并购、扩张,企业间互挖墙角现象十分严重,各种培训空前火爆,零售行业对人才极度渴求。
大面积人才饥渴
“十个瓶子七个盖,盖子轮流盖,还有三个没有盖。”零售专家黄国雄教授对零售业店长缺乏的形容在业界广为流传,而这种描述也仅是冰山一角。“目前我国零售人才呈现出‘两头’短缺的现象,一是高端管理人才,其次就是实际操作型人才。” 中国商业联合会培训部副部长晏建中向《中国商贸》记者介绍。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06年中国零售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业目前紧缺营运管理、生鲜管理、采购、防损、信息类人才,其中零售店长的需求量位居榜首,有70%以上的企业迫切需要店长和采购人员,60%以上的企业需要生鲜类人才,仅物流运输行业一项,我国有600多万的人才缺口。
从企业的现实扩张数据出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可见一斑:上海百联集团培训部负责人称,百联集团计划今后每年开1000家新店;曾经全国都不足百家的大型百货商场,现在已经达到2000多家;根据家乐福的扩张计划,2007年年底在中国的分店数量将达到100家;沃尔玛计划于2008年前在中国开出80家门店;国美也预计在2008年前将再开800家店,使得分店数量达到1200家。这些新建门店迫切需要一系列管理、技术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单店管理型人才更是千金难求。
同时,位于百货、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超市等零售主要业态产业上游的商业地产人才也是炙手可热。“目前,这个领域人才不是匮乏的问题,而基本上是个空白。”清华大学国际商业地产运营商——CREO项目首席专家朱凌波一语破的。据了解,CREO项目主要针对地产商,而其中很多课程却都是由诸如华联、赛特等零售业的高层讲解。商业地产囊括了商铺开发运行、零售企业选址与赢利、购物中心定位等众多零售内涵,这一产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零售业的人才升温。 人才争夺战
人才资源的整体短缺必定导致各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也加快了人才的流动。有数据显示,目前零售行业中层管理人员每年的流动率为7.6%,中高级人才流动率较高,其中以“店长”这一职业较为突出,流动率已经超过50%,也就是说企业的100位店长在一年之后就有超过50位离开,其次是采购经理,接近30%,营运经理的流动率为10%。
同时,在激烈的挖角大战中,人才的待遇自然是水涨船高,据介绍,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拥有3-4年的零售经验成为店长以后,其年薪大都在10万元左右。而有过在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工作过的高级管理人才年薪达到20万人民币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这是人才整体缺乏现状造成的,大多数企业由于自身人才储备不足,而企业要抢占市场,往往是先挖过来再说。”晏部长无奈地解释说:“但很多时候人才的频繁流动对企业和个人并不利,如果一名店长在没有完全认同新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没有掌握新企业的流程时就贸然接手,很容易把门店带歪;而就零售业来说,十多个业态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大多数人业态间的流动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到最会反而会毁了个人品牌。”
晏部长建议,对企业来说,企业人才的合理流动率在20%是正常的,但要稳定自身80%的基本盘;而对个人来说,在选择去留问题时应该谨慎,在看重薪金的同时更多的还要考虑自己价值观和企业的文化背景是否能契合,在目前的岗位是否已经没有发挥的余地,不要造成个人的盲目流动。
缺“才”的原因
“零售业并不缺‘人’,而是缺‘才’”,在谈到我国零售人才现状时晏部长这样强调。
据调查,目前我国商业从业人员有8000万—1.3亿人,在零售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人才只占3%。由于零售业的快速膨胀,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岗位人员只能从班组长中提拔,而这些新任管理者大都只能从经验和局部出发,缺乏系统的教育,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有研究表明,与零售业薪酬不断攀升相反,人才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造成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我们的基础不行。”晏部长对记者进行了详细分析。据介绍,目前国内大中专院校尚无一家有能力开设与零售业对口的专业,国内能称得上零售专业专家的教授屈指可数,能担纲零售业教育的师资也严重缺乏。
“我们有近100多万的人在研究经济学,但是研究零售的却微乎其微的,在职业岗位分类越来越细的趋势下,许多专业用大而化之的经济学是不能代替的,人才贡献机制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谈到人才培养,晏部长感触极深。例如,目前国际上有75种零售岗位,而在我国这些岗位许多都不存在,有的甚至闻所未闻。
另外晏部长还指出,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大都缺乏多层次的、市场化的、使人才职业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许多本土企业对人才的培训、生产的投入较少,许多高级人才的来源主要由少数的几家外资企业担任,加之商业人才培育本身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段,所以当整个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时,人才的匮乏就会更加突出。
“才”从哪里来?
在市场需求急剧上升与人才制造机制滞后的矛盾中,培训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各大零售巨头全球扩张的事实证明,只有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储备计划,才能使自己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至于面临圈地后无人打理的尴尬。
2007年初,在“中国零售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高层论坛”上,中国商业联合会负责人宣布:今年将计划培养10万合格零售人才,以解决我国零售行业人才紧缺问题;将建立一个人才培养、评价和终身学习的完整体系;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帮助企业建立人才培养系统,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零售人才。而物美与工商大学的联合培训项目,也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形形色色的社会培训机构都加入到零售培训市场中,这对缓解人才需求起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说,零售培训市场秩序还很乱;一些‘草台班子’只顾骗取培训费用,学员能力并不能得到提升。”晏部长对目前的零售市场深感忧虑。
目前,我国零售人才认证体系尚未建立,从业人员的职责、技能、行为等规范也不健全,市场秩序的规范更是困难。“除了人才外,我们更应该树立行业形象,让人们了解零售的内涵、魅力,不断吸引更多地人才加入到零售行业。”诸多象晏部长一样的业内人士正在积极为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