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流通渠道理论处于重大变革时期,中国的流通渠道也迎来了全面发展与改革的时代。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流通渠道的发展长期滞后于世界发展的水平。赶超世界水平,中国流通渠道必须走跳跃式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环境发生巨变,中国流通渠道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把握时机,尊重流通渠道的变革规律,立足中国流通渠道发展的现实,是中国流通渠道在新时期求得快速发展的正确姿态。
一、中国流通渠道的现状与问题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中国流通渠道已初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遵守市场发展规律的框架体系。它的运行为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中国流通渠道的变革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流通渠道改革成绩斐然。
1.流通渠道主体结构日趋合理,竞争机制基本形成 中国流通渠道改革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对流通渠道的垄断。近两年,中国流通渠道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多元化的流通渠道主体结构,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多种经济成份进入流通渠道,而且外资企业也在陆续进入中国,中国流通渠道已经面临来自全球竞争的挑战。
2.流通渠道模式趋于健全,流通效率普遍提高 流通渠道的模式已由过去的单一的国家商业经销改变为现在的生产企业自销与中间商间接销售相结合的多种流通渠道模式。流通渠道的另一主体机构:生产企业的自主经销权得到进一步的扩大。生产企业可以以更加有效率的角度,根据产品的经销特点及消费者的要求,科学选择最佳的流通渠道。
3.经营形式多样,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随着流通企业市场意识的增强,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各种需求,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中国流通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营活动。集团式经营、连锁式经营、专业化经营、复合式经营成为不同流通企业的不同选择。
4.重视与发展流通渠道的现代化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预示着知识与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渗透正在加剧。中国的流通渠道受全球化竞争的影响,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开始重视与发展流通渠道的现代化。目前,中国已从较全面的角度,在流通渠道的组织结构设计上、经营形式上、管理方法上等开展现代化的探索。在组织设计上尝试建立扁片化的组织结构模式,为推进流通渠道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奠定组织基础;在经营上大胆探讨连销经营、网上销售等现代化经营方式,以适应流通渠道规模化、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在管理方法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电子信息处理系统提高企业订货、库存的管理效率。这几年中国流通企业在政府的倡导下及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并为未来的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流通渠道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程度不等地阻碍了中国流通渠道的发展,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分散无序,难以形成规模,流通渠道效率偏低
为了加强自控能力,增加流通的便利性,中国流通渠道的改革之一就是各系统各行业自辟渠道进行商品流通,导致中国流通渠道的建设出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局限于本地化经营的地区性流通企业星罗棋布,缺乏全国性的大型企业,更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自营流通体系的存在,使得商品流通的规模大大缩小,流通企业普遍呈“小、散、乱、差”的态势。目前,中国流通企业近20万户,大企业仅占5%,大多都是中小企业。2000年,中国100家大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为1646亿元,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左右,而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在1993年就已达4910亿美元,占全美零售额的21.3%。因此,能否解决中国流通渠道经营规模偏小且分散、效率低下的问题成为流通渠道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
2.流通中介对新时期面临的生存挑战认识不足,行为滞后
中国的流通中介——批发业改革开放以来,受生产企业自销及零售业对批发业渗透的影响(见右表),批发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各类商品的批零系数除食品饮料烟酒类及纺织品类大多低于3,比重占80%。而且全部商品类型的批零系数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商品种类开始退出“批发产品系列”行列,中国商品批发业的市场在零售业的渗透中日渐萎缩,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出现使生产商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流通活动,一直奢望成为流通主体的梦想开始转化为现实。互联网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生产商可以越过批发商直接从事网上交易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产销一体”、“批零一体”的渠道模式大量出现,对传统的批发企业的流通地位带来潜在的危机。
尽管中国的批发业已普遍意识到环境变革带来的挑战,但是,对生存影响的严重性却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性。有相当一批企业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在中国还存在一个过程,由此引发的对批发企业的生存威胁还有待时日。因此,不少企业尚存侥幸心理,对批发业的相应变革持观望态度;另一类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事情发展的严峻性,但就如何应对又深感茫然。这两类不同企业在行动上表现出的共同之处,都在于行动迟缓或者没有行动。
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进展缓慢
表 中国分类商品批零系数(注:批零系数指同一时期“批发销售额/零售销售额”的比值。批零系数反映某类商品通过批发程度,如果比值在“0~1”之间,表明商品很少通过批发环节进入市场;在“1~3”之间,表明该类销售额经过批发环节进入市场。在“3以上”的,表明该类商品为“批发系列商品”,而且主要通过批发环节。)商品分类 批零系数(批发销售额/零售销售额)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食品、饮料、烟酒类 3.46 2.28 5.34 纺织品类 4.32 3.25 3.26 服装鞋帽类 1.33 1.48 1.81 日用品类 1.22 1.13 1.15 家用电器类 1.38 1.18 1.05 文化体育用品类 1.52 1.26 1.28 化妆品类 1.01 0.88 0.69 首饰类 1.28 0.35 0.33 中西药品类 1.76 1.22 1.09 书报杂志类 1.06 1.75 1.58
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始于90年代初,以国家公共通信基础网络为基础,依托国家的“金关”、“金桥”、“金税”和“金卡”四个信息化工程开始起步与发展。到1998年至2000年初,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空前发展。据新浪网提供的资料,2000年初中国网上购物网站数达到1665家,居历史最高点。赛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调查资料表明,2000年中国互联网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达53亿元,电子交易总额为771.6亿元人民币,其中B to C交易额为3.9亿人民币,B to B交易额为767.7亿元人民币。然而,从2000年底开始,热炒了一阵子的流通渠道电子交易行为因效益问题出现降温,中国网上购物网站数由2001年初的1665家下跌为1300家,至2001年底继续下降为1188家,仅仅两年,网上购物网站数目下降约1/3。2001年底,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浪潮再一次掀起。而且较之过去少了许多狂热与投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理性与务实。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统计报告的数据表明,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全国域名数为1852300个,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56%。网站数为668900个,同期相比增长12.3。其中企业网站占网站总数的60.7%。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水平仍然很低。据赛博研究机构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电子化交易额约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不足0.02%,这一比例比发达国家低70倍左右。而且中国电子交易的发展水平也仅为美国的0.23%[1]。
事实上,中国流通渠道电子化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据全球权威研究机构IDC(国际数据中心)在2004年的预测;“中国因特网用户数在未来5年中将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值将占同期亚太市场的50%左右。
能否把握这次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流通渠道电子化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距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对中国流通渠道变革趋势的思考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流通渠道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紧紧相连的。今天,当中国与世界共同迎来新世纪的时候,也同时迎来了巨大的环境变迁。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速度化及集中化,使中国流通渠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流通渠道的变革已在所难免。
1.中国流通渠道应坚持电子化发展方向
电子化本身所具有的效应使得电子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而且具有公认的发展潜力。有专家判断,互联网与电子化为所有的企业(包括大型的或者小型的、强大或弱小的)提供了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因为在互联网与电子化的面前,每个企业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互联网将重新改革企业已形成的格局。因此,对于中国流通企业而言,这是赶超世界、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距离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是中国流通企业顺应消费需求趋势,求得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遗憾的是,中国流通渠道在电子化进程中已经落伍。面对世界电子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流通企业已没有理由彷徨下去,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应成为中国流通渠道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得知,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企业对电子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技术缺陷、信用危机等弊端。发展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尚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达成共识,共同推进中国流通渠道电子化的进程。
从政府的角度看,至少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化活动,为企业的电子化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二是加大对电信、电子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流通企业电子化工程的实施提供必备的硬件条件。
从企业的角度看,一方面企业要转变观念,积极触网,另一方面还要敢于创新与突破。积极触网是指流通企业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加强企业与网络的联系,用流通渠道电子化测试方法,有选择地挑选某种类型的商品率先开展网上销售活动,积累电子化销售的经验与知识,为未来大规模地电子化销售活动打下坚定的基础。所谓敢于创新与突破,是指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进程不能因为落伍总是步人后尘,而应在销售模式上、沟通方式上、信息传递上、物流配送上、电子支付上等方面,针对中国流通渠道的特色,探索适合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发展之路,实现创新与突破。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加强消费者的网络学习,增强消费者的网络意识,提高消费者网络使用效率,可以为中国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2.中国流通渠道应将国际战略联盟作为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
经济的全球化使中国流通渠道内的企业必须面对来自跨国企业的挑战;而且经济的集中化使中国的流通企业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航空母舰”的大型企业的挑战。当前,我国流通渠道小而分散的格局已难以应对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走规模化集中化的道路是当前中国流通渠道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流通渠道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主要通过重组、兼并、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实现。这些方式在扩大企业规模、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固有的弊端也同时显现出来。
(1)规模不经济的陷阱
从理论上看,企业自我规模的扩大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依据哈维·莱本斯坦的“X—非效率理论”(X-inefficiency theory)原理,当企业规模扩大超出其过度规模限制时,由组织的“X—非效率”带来的管理成本会呈指数递增,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从现实来看,中国流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缺乏适度规模的约束,盲目求大,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行政色彩过重,导致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有“X—非效率”原因,也有行政干预及企业“非经济行为”等因素。如一些企业集团的组建并非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目的,而是为了提高“规格”,扩大知名度,挤进国家的“500~1000家”重点企业行列,谋取国家的优惠政策。从而形成一些名为“集团公司”实则水分很大的空壳企业集团,有的甚至是“翻牌公司”,使组建企业集团演变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一种多重博弈,而缺少了其本身所应具有的经济内涵及应有的“经济行为”。
(2)低成本扩张陷阱
当前,中国不少流通企业认为,通过重组、兼并的方式可以在低成本扩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外部扩张及企业实力的增强。孰不知,这种方式同样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行为。一方面是受低成本扩张的诱惑,只注重企业摊子的铺大、固定资产数字的增加及生产要素的盲目扩大,而忽视兼并是否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及专业化分工的协作、经济效益的最终提高;另一方面,只注重重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而忽视了重组兼并后各企业间的整合,使得兼并后企业之间不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有机整体,造成兼并后不仅救不活别人,反而拖垮自己的恶果。国外的研究也表明:“水平合并将会扩大市场力量(Market Power)而导致企业效率下降,整个经济运行效率都会因垄断势力增强而更为低下。”[2]
(3)多元化经营陷阱
出于规避风险及追求范围经济效应的目的,中国不少流通企业热衷于在多元化经营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与范围。在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四方出击,八面开花,忽视自己的资源优势及核心能力状况,盲目涉足许多陌生的经营领域,导致自己的资源优势与核心能力不能有效外溢,与外部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反而因有限资源的过度分散,在多元化经营中自顾不暇,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最后走向倒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流通企业就开始了走规模化与集中化的历程,而且主要走的是重组、兼并、组建企业集团的道路。但受上述原因的影响,无论是规模化还是速度与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未能有效促进中国流通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既然传统的企业重组兼并方式无法超越现阶段中国转型经济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那么尝试采用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则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与传统的重组方式比较,战略联盟至少有以下传统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1)战略联盟无须进行传统重组方式的产权转让与让渡,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产权转让及控制权转移所带来的合并后的管理层冲突及不同业务的整合矛盾,减少内部冲突对规模效应的冲抵;(2)在不扩大单个企业规模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效应, 有效避免单个企业走向垄断后带来的负面经济效益;(3)可从合作企业中获取所需的资源,实现资源互补,成功扩大企业经营范围,有效实现范围经济;(4)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分工,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5)可以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体系,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组织界限,任何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都可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入一个或多个战略联盟,在企业间形成全新的网络合作关系。
通过战略联盟,中国流通企业可以在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达成战略协同等方面得到最佳的体现。战略联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流通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小而分散”或者“规模却不经济”的顽疾,使中国流通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能够形成与跨国企业相抗衡的实力,能够与跨国企业争夺有限的市场,从而求得生存与发展。
中国流通企业的战略联盟可以采取纵向联盟与横向联盟两种方式。纵向联盟主要表现为生产企业与中介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纵向联盟可以有效促进中国流通渠道的整体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加速商品在流通渠道内的转移。横向联盟指同行业内企业间的联盟,即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盟或者是中介企业间的联盟。这类联盟可以通过企业规模的扩大及资源的互补,提高中国流通企业应对未来更为激烈的全球性竞争的能力。
在实施中国流通渠道战略联盟的进程中,要杜绝政府“拉郎配”的行政干预手段“死灰复燃”,要从科学的角度遵循战略联盟运作的规律性,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努力建立伙伴间的公平伙伴关系,力求伙伴之间拥有良好的战略协同与文化融合关系,实现合作伙伴间“贡献”、“亲密”及“愿景”的良性循环,将战略联盟所应产生的资源互补效应、抗拒风险效应、经济效应,竞争增强效应达到极致化。
3.中国批发商应视功能置换为新的发展契机
信息技术的出现,导致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对批发业的渗透加剧。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批发商的传统批发功能受到巨大冲击,传统批发商的生存面临新一轮的挑战。批发商尝试网络批发业务、顺应功能专业化裂变的功能置换,便成为批发商在新时期的生存选择。
中国批发商正处于世界批发商相同的境地。为此,中国批发商必须审时度势,充分认识批发业未来发展的严峻形势,将新时期批发商的“功能置换”活动视为一次新的重获发展的契机。
(1)中国批发商应尽快实现向“信息批量转移”功能的置换
一方面,中国批发商的传统批发功能——“商品批量转移功能”,因生产企业与零售商的两端侵入正在日益萎缩;另一方面,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使“信息批量转移功能”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一减一增,中国批发商的新的生存空间便显现出来。中国批发商只有充分利用在流通渠道中所处的中介地位,将本身就拥有的“信息集聚传递功能”充分放大,从传统的“商品批量转移功能”中置换出来,专门经营商品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及传递活动。通过将信息去伪存真,加工处理,集散传递,达到为消费者、企业、零售商等流通渠道各成员提供准确、方便、及时的信息服务的目的,一方面满足顾客对信息沟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为自己创造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2)中国批发商应尽快实现向“物流配送”功能的专业化置换
“物流配送”是流通渠道中与商品价值流(商流)转移相配套的商品实物转移形式。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流通规模日益扩大,物流配送的影响作用日趋明显,某地位已明显提高。以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在物流领域内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新源泉”的“第三利润”的观点,从理论的高度诠释了“物流配送”的经济效用。
长期以来,中国流通渠道的商品实物转移分别由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建立自营的物流配送机构完成。但是,商业的迅速发展,对物流配送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企业还是零售商都对现有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感到不满,开始寻求更有效的物流配送的专营机构。1999年,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的问世,促使这种需求更加旺盛。
毫无疑问,现代环境对物流配送需求的提高是中国批发商摆脱现有困境,寻求新的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契机。因为,批发商具备的仓储、配送等功能优势是企业与零售商不可比拟的。中国批发商完全可以通过功能置换,建立专门的物流配送中心机构,集中企业所有的资源,开发与放大批发商的“物流配送功能”实现“物流配送”的专门化经营。专营物流配送的批发商,可以通过商品的大量集聚及科学配送,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流通费用,为企业及零售商分散库存风险,最终实现批发商、企业、零售商之间竞争的“三赢”。
4.零售终端应成为中国流通渠道变革的重点
零售终端以最接近消费者的优势在流通渠道中一直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美国有位专家曾声称“抓住了零售终端,就等于抓住了消费者。”零售终端长期以来成为流通渠道中“兵家必争之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出现,中国流通渠道必须直面国际化的挑战。为了争夺中国的市场,把握中国消费者,中国的零售终端势必成为国际竞争者角逐的重点。面对国际竞争者对零售终端的“抢滩”行为,中国流通渠道的变革重点应是大力发展中国的零售终端,在发展中有效抗衡国际竞争者的侵犯。列入世界500强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在应对国际竞争中,充分运用“率先占领零售终端”的竞争战略,在全国密集化建立大大小小的加油站,控制中国燃油终端市场销售的90%以上,给国际燃油销售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制造了巨大的障碍。再则,中国零售终端现存的规模小、业态单一,管理效率较低等弊病严重影响了中国流通渠道的国际竞争力。要想赢得竞争,零售终端也应成为中国流通渠道变革的重点。
归纳地说,中国零售终端的变革方向要体现以下“四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及技术化。
(1)规模化
改革中国零售终端规模小、集中化程度低是当前中国流通渠道变革的重点之一。以目前西方零售业的发展趋势看,规模化、集中化是一个主导的方向,因为,规模化使国际零售集团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从2000年世界零售百强的变化来看,规模化是发展趋势。2000年百强企业最低的份额是43亿美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但是居于前列企业的规模明显增加。其中沃尔玛的消费额在百强中占了20%,是第二名的三倍以上。
2000年以来,中国零售业迅速发展,但中国最大的50家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来没有超过5%。与美国连续几年不低于30%的记录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零售业的规模化经营还存在相当充分的市场潜力。实现规模化意味着零售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当前,中国零售业规模化可以尝试两条途径:一条是企业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实现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另一条是通过经营制度的创新(如连锁化,战略联盟等),赢得规模经济效应。
(2)连锁化
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得知,中国零售业的连锁化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并逐渐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业态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连锁业在整个社会零售额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即使在较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只占百分之十几的比例。连锁业对中国零售业的贡献还没有充分体现,连锁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中国连锁业还存在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效益低、缺乏先进管理系统及物流配送体系的匹配,同一商圈布点过多,而居民区及城郊结合地却布点少等一系列“连而不锁”、“形似神不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连锁业的发展。发展中国的连锁业,加快中国零售业的连锁化进程对中国零售业的变革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中国连锁化目前存在的关键的制约因素,为连锁业的飞速发展扫清一切障碍。 一是加大连锁业的规模化建设,全面提高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我国连锁业应采取资本经营、产权重组兼并等途径,改变我国连锁公司量多规模小的现状,打破纵向行业界限,实现生产、销售配送的纵向联合,将小型连锁企业改造为大型连锁企业,在规模上达到最佳规模效益。 二是采取多样化的连锁经营模式。
中国连锁业最先采取的是自营连锁模式,特许连锁及自愿连锁模式的产生相对滞后。因此,中国连锁业扩大连锁店的形式目前还是以自营连锁为主。事实上,中国大力发展特许经营及自愿经营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零售企业茁壮成长。大力发展多样化的连锁经营方式,鼓励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连锁经营方式,充分发挥不同企业的不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连锁经营的经营方式,应是中国连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方向。
三是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业务。中国连锁配送业务发展滞后于连锁规模扩大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连锁企业规模效益实现的“瓶颈”。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平均为80%~90%,而我国仅有30%-60%。因此,应鼓励中国的连锁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大力投资发展自己的配送中心,科学计划与安排企业的配送业务,提高企业配送比例,通过科学配送,实现企业效益最佳。
四是提高连锁企业经营的规范化与现代化。中国连锁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沿袭传统的单店操作模式,只注重店名、装修、商品等方面的一致与统一,忽视在制度、操作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许多方面的实质性统一。导致连锁企业之间,尤其是总店与分店之间步调难以一致,管理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受损。因此,中国连锁业必须正视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充分借鉴国外连锁企业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连锁业的信息化建设,用科学的技术与方法,用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统一与规范各连锁店之间的经营管理行为,以保证中国连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品牌化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品牌建设主要局限于制造企业,而零售业几乎不涉足自身品牌问题。中国的零售业长期以来以经销企业的品牌商品为主,很少重视与关注是否建立自身品牌。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几年随着零售业在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地位的提高,零售业的自主品牌战略成为世界各大零售企业竞相采用的主流战略。如英国著名的马狮百货公司作为英国最大的零售商业集团,其经营的所有商品只用一个“圣高”牌,是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工厂的制造商”。英国主要超市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最高者达40%;美国超市中4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日本80年代末就有近40%的大百货公司开发了自有品牌[3]。
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建设有效地加强了消费者对零售业的认同感,提升了企业商业形象,是现代零售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一是商家向厂家提出商品生产的各种要求,并享有对商品合格与否的检验权利,通过严格检验后的商品,零售商才会收购并标上自己的品牌销售;二是零售商自己生产的商品然后标上自己的品牌。中国零售业的品牌化刚刚起步。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行动上都远远落后于国际零售业品牌发展的步伐。充分认识零售业自有品牌的战略作用,踏踏实实从商品质量、服务水平、商业信誉等方面营造企业的形象,创立自己的零售品牌,是当前中国零售业应对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中国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将对整个零售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技术化
在零售业的经营管理中大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零售业竞争的需要,也是零售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的零售业非常重视新技术在经济管理中运用。因为新技术应用可以提高零售业的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商品库存的周转,提高管理效率。中国零售业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仅仅处于初始阶段。目前无论是技术装备水平还是专业技术人才上均处于落后状态。由于人才匮乏,许多零售企业仍然采用较为原始的方式进行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工作,管理的科学技术含量极低。甚至在一些连锁企业根本没有建立POS(PointofSale——销售时点系统)、EDL(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易供方管理库存系统)、ED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im——电子订货系统)等。另一方面,受设备成本和网络条件的影响,不少企业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应用。这一切严重制约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及与国际零售业间的抗衡。
为了加强中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加速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步伐,中国零售业应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适合中国零售业特定需要的软、硬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大力提高计算机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开发与运用,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加快中国零售业技术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邢炜.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发展现状[EB/OL].教育科研网. [2] J·法雷尔,C·夏皮罗.水平合并的均衡分析[M].美国经济评论,1990:107. [3] 李克宁.西方国家流通业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19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