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外商对中国的引资环境存在一些抱怨,有的说,中国的一些政策对外资企业存在不公平,有的则说,中国的“门槛”提高了。那么,中国的引资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应如果正确、客观地看待这些变化? 报告显示,在全球15个投资首选地中,中国排在第一位;美国中国商会公布的2010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当中,有58%的受访企业认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将能够获得更多的面向中国市场的生产、采购和服务机会。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无论是在市场实际的开放度还是在开放的领域方面都是领先的。在市场的机遇上,我们有统计表明55%的机电产品的国际招标都是外资企业获得;在投资环境和投资审批上,我们花了大量的力气下放了90%的审批权限,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在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方面,政府也在不断地听取外商投资企业的意见,来完善我们市场环境和投资政策。 中国引资政策环境的变化 从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来看,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被弱化了。其实,这也只是时间上的巧合。早在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已明确提出,未来15年内,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对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2004年年底,“两税合一”开始酝酿到四年后公布。结合这样一个长期视角看,中国对外资的政策显然有时间上的一致性,现在所做的不过是按部就班地沿着既定的路线图稳步推进,并不存在对外资的故意歧视和立场倒退。这一点也充分表明,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保护公平竞争环境。 另外,中国对外资的需求从“来者不拒”变为“有所选择”。从《若干意见》来看,这个旨在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文件,对一些外资企业,尤其是重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的企业投资进行了限制。就具体企业而言,政策导向的转变对那些劳动密集型或“两高一资”的外资企业会带来一定影响,但对那些拥有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的外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若干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是从中国总体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出发,并非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作为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重要方面,相关规定已经实施多年,而且主要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来进行约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资金匮乏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经济发展质量成为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已经刻不容缓。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外资政策由引资规模为主,逐步转向以引资质量为主,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技术和安全等要素的基础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正确看待中国引资环境的变化 从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82家,同比增长12.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2%。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459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市场,中国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国外投资者眼中。中国是具备足够吸引力的生产基地,因为中国长期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如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优良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等不是短期内就能被替代的。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是另一个“磁石”。
中国从来没有将吸收外资视为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或仅仅是拾遗补缺的辅助手段,而是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高度来加以坚持的。衡量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准应该是持久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国的政府运行日益规范,各地的发展愿望越来越强烈,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高。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目前发布《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投资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但2009年下半年已经触底并开始逐步复苏。报告对世界投资发展前景表示谨慎乐观,同时认为无论作为投资目的地还是资本输出国,中国的地位都在显著加强。
作为投资目的地,2009年中国吸引投资总额为9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3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预计,未来3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将升至世界第一,美国将下降到第四,印度和巴西分列第二、三名。
韩国SK集团(中国)执行总裁金泰振表示,SK将在中国持续投资和长远发展,特别是在能源、化工、信息、通讯、贸易和服务等多个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加强合作。
美国伊顿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仁杰对中国的市场环境表示了高度评价。他说,虽然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伊顿在中国市场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今年将实现1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
他说,伊顿在中国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稳定和比全球其他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的带动物,另一个则是中国市场不断完善的投融资环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我们不否认中国在开放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从总体看中国的市场环境会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姚坚表示,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来说,要应该站在发展的立场来看待中国引资政策的着力点,正视变化,切实加强自身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提高竞争力来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对于投资政策的一些调整,外资企业应端正心态,因为健全的法律规范和开放、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对所有经营主体都有益处。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商投资企业要客观看待中国投资政策环境的变化。未来,外商企业与国内企业一样都按照中国新的国家能源资源战略、环境要求、产业和区域政策等来发展、运营的话,将会分享到更多的机会和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