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在长达3600年的发展史上,用最后20年的时间(1990年-2010年),浓缩了西方国家160年的发展历程。从票证年代的“三尺柜台”到开架自选的“超级市场”,从百货主导的传统零售到17种业态全面开花结果,中国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积累的问题也日渐暴露。
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是中国零售的一个转折点。此前,全国连锁百强销售额增幅在40%-50%,2006年急剧下降到25%,之后呈历年下降趋势,2009年下降到了13.5%。2010年,才提升到21.2%。
我认为,这一转折,源自外资“由慢变快”与内资“由快变慢”,全国性大型连锁公司的发展战略从“撒向全国”转变为“走向全国”,发展步子明显放慢,开店更为谨慎,甚至出现了局部地区关店退缩的情况。虽然,与此同时,如湖南步步高、山东家家悦、福建永辉、宁波三江等区域性连锁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体量毕竟难以与全国性公司相比,因此其快速增长也难以弥补大型公司的减缓增长。所以,才出现了销售增幅急转直下的情况。 从联合重组看,政府助推的联合,如2001年的“北京首联”、2003年的“上海百联”、2007年的“武商联”,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联合的目标,所以,这样的联合,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有些公司现在看起来还算不错,那是因为占有了优质的公共资源,以及有一部分优秀经营者的支撑。
这些联合重组的公司上市以后虽然从国有企业变成了“公营公司”,但其本性仍然是“官本位”,其管理仍然沿用着“官僚体制”,所以,这样的公司越多,市场就越会被扭曲。由公平竞争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国资委应该完全彻底地退出这些商业公司。政府管理的资产越多,政府官员的权力越大,对老百姓越不利,对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也越不利。由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有零售业不存在改革问题,体面地全部退出市场,才是最好的选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把零售股份卖了,充实养老金与医疗保险基金,惠及千家万户,散财于民,这才是最最明智的选择。
但卖给谁,这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我国快速消费品制造业已经被外资占领得差不多了,零售业也正在被外资蚕食。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民族资本,用民族资本的力量与外资抗衡,使外资零售业处于民族资本的重重包围之中。这是中国经济抵御外资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我们看到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这就不得不令人担忧。
从微观层面来看,2011年是我国零售业的“灾难年”,林林总总,事件不断,主要问题集中在价格与安全两个方面。零售实际上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聚焦点和社会心理的一个排泄口。上游的无序与失控最终全部传递到零售终端,使零售企 业防不胜防,危机四起。零售已经成了全社会最大的“冤大头”。所以,国家应该修订相应法规,有意识地把监控重心从“终端”逐渐转向“源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认为,危机管理应该纳入零售战略与日常管理系统。在大环境不安全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危机爆发的次数,零售企业有必要选择“高危产品”自产自销,比如馒头。馒头的好坏不是靠检测出来的,而是要讲究真材实料。如今上海市政府扶持“杏花楼馒头”的做法,其实并不可行。你扶持了一家杏花楼,会使千万家馒头厂倒闭,这对其他企业来说很不公平。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过程受政府行政干扰特别大,我国零售业长期存在“外行领导内行”状况,领导的错误判断对整个行业会产生严重影响。比如批发市场,虽然对民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其名声并不好,因为被某位领导蛮横无理地“贬损”:批发市场是偷税漏税的特区,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藏污纳垢的庇护所!这样的定性是不符合实情的,更是有失公正的,也极大地伤害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者的感情,如今应该给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反。
因为名声不好,所以超市等以经营生鲜农产品为主导的零售业态,都忌讳谈批发市场。他们一般都会说自己售卖的产品来自生产基地。其实,现在的大部分农产品都可以说是来自基地,但也都可以说是来自批发市场。这是两个概念,生产规模化以后,都可以说是“基地”,或者委托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也可以说是“基地”。但这些产品从生产到零售,大部分必然会经过批发市场渠道,批发市场目前仍然是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流通的必由之路。
一个城市的商业形态由两个部分组成:批发造就城市,零售服务城市。由此推理,批发市场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应该是民生产业。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益事业。
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仍然是主渠道,全国45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约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城乡集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甚至部分连锁超市和其他零售网点的货源,大部分来自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一基本事实谁也无法回避,而且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如果说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没有保证,那超市生鲜食品的质量同样也无法保证。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的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农产品的“批发市场通过率”仍然在50%以上。在美国,由于超市和零售店的冲击,批发市场交易在蔬菜水果流通上所占比例有所缩小,但仍有40%-60%的蔬菜水果流通是在批发市场上实现的,仍起着主导作用。在日本,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在批发市场的通过率曾经高达85%,但目前的通过率仍然保持在65%。连锁超市的规模化经营虽然有利于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但农产品批发市场能够为大型连锁超市提供稳定的现货货源,即使在直销主导的经营模式下,超市仍然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货补充。
日前路过宜家,我居然有兴趣专门去买他们的食品:1元一个的冰激凌蛋筒,3元一份的三明治+饮料(可以无限量续杯),400克装的代姆巧克力糖售价45元,但味道真的很好。第一次买好食物付账以后又去拿了两瓶49元一瓶的蓝莓汁,已结账的商品与未结账的商品拿在手上,顾客自主结账,全然没有被监视、被检查、被怀疑的感觉,顾客购物完全处于充分自由与自主的状态,出门时也没有任何“盖章检查”的动作。如果在超市,这些商品都会被一根塑料绳子链起来,以免被偷盗——这样的店铺,将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我国零售业已进入了一个阴阳两重天的境界,一步不慎,有可能前功尽弃,跌入深渊,从此一蹶不振。但如果能够痛定思痛,洗心革面,零售的未来仍然是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