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零售业相比,上海的批发业相差太远———几千家的代理商,平均每家几千万元的年营业额,与世界上纽约、东京等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批发企业几十亿元的年销售规模相去甚远。 上海市政府正下定决心要改变批发业落后的现状,这个商业流通领域把得最严的“关口”终于要以“大气魄”的方式被更大地打开。 据悉,今年3月,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明确决定,要引进世界一流的大型批发商,以与内资企业合资的方式带动批发业的发展,其思路就是借鉴上海十多年来在零售业市场取得的成功。 这次,上海政府是“非大不引”,一定要是全球批发产业界真正数一数二的巨头。目前市政府正在做前期的研究,以确定到底由哪一家内资企业来作为引资基体。 除了这个酝酿中的大型引资计划,上海市政府还正在积极动用外脑,请专家和咨询机构策划具体方案,筹建国际级的批发中心。 上海商学院现代流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国是临危授命的专家之一,他于去年底接受了上海市经委的任务,要具体拿出筹建国际级批发中心的解决方案。据称在吴建国等专家之前,上海市经委已经找过麦肯锡做咨询研究。 吴建国在考察研究了上海批发业的现状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后,建议上海批发业的总体定位是: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服务,重点不是建立大型的批发市场,而是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建成世界级的“八大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商品信息的交流中心、各类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各类新品信息发布中心、各类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心、国际国内商品集散中心、国际国内大型批发企业集聚中心、全国各地出口商品及世界各国进口商品的转运中心;力争在2010年赶上香港批发产业的销售额,到2020年赶上纽约和东京的规模。 具体的操作思路分为7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内的各类新型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和生活用品交易市场;二是大力培育2—3个批零结合、内外贸结合,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型批发企业;三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从数量快速扩张向稳定或减少数量、提升功能、创新方式转变,加快实现与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有效对接;四是精心营造有利于批发业发展的商务、法律、通信、分销、金融、交通环境;五是加快国际、国内企业的商品采购中心和国际商品的代理中心的建设,培育一批大型代理商,使上海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代理中心;六是对农副产品和大宗商品批发建立拍卖行;七是吸引国际、国内客商进入上海,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将上海建成国际、国内商品集散中心、周转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 按照以上思路,宝山钢材交易市场、江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路五金机械设备一条街、安亭汽车工业院区、漕河泾化工院区等上海旧有的一些批发功能区将得到加强;而新建世博会展场馆区、高阳路、芦潮港、临港综合开发区等一批新的物流批发中心将诞生。 吴建国提交的筹建方案还未得到最后确定,据了解,上海市经委目前又委托了波士顿咨询公司做方案,前后共邀请三方机构和专家来建言献策,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最后的方案将可能是几个方案的择优组合。 上海的批发业和全国的批发业一样,因被视作商业流通的“要害”而控制甚严。直到2001年,上海才出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批发企业———由上海第一百货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上海百红公司,而此丸红株式会社在日本还只不过是中等规模。 由于这种开放的滞后,上海的批发产业还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批发企业经营观念僵化、资金匮乏、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低、规模有限,其功能越来越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市场商品分销体系的需要。 无疑,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做好了,有巨大的利润可赚;做不好,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商品的周转,限制上海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最后影响上海口岸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而上海正在品尝批发落后之“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