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百花园
2006年12月4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以“WTO与中国的对外开放”为题在北京大学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演讲,全面总结了中国入世5年的成果:“加入WTO具有里程碑式意义,5年的成果远远超出了中国和外国人的预期。”
不可否认,加入WTO以来,中国流通企业不出国门就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流通方式和营销技术,大大推进了中国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外资流通企业不仅满足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带动了中国商品出口。中国流通业在过去的5年中实现了巨大跨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首先,市场流通规模逐渐扩大。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7%。即使在2003年“非典”过后,中国零售业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2003年至2006年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仍然超过15%。中国商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零售网点1500万个,基本形成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
其次,现代流通方式迅猛发展。中国的流通现代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特别是入世后5年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都已出现并得到迅猛发展。
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连锁百强”的变化,可以看出现代流通方式在消费品零售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1年,“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到2005年这个比例已超过10%。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地连锁企业的销售额,都已超过当地零售总额的20%。
再者,商品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作为我国最先全面对外开放的行业,流通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目前,至少96%的消费品、95%的农副产品流通完全放开,企业自主采购、自主定价、自主经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
另外,市场主体多元化明显。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个体、私营、外资商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商业流通领域形成了多种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商务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03年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中,国有商业企业只占13.3%,集体商业占4.2%,私营商业占18.7%,其余为股份公司、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等,非公有制商业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并将继续得到发展。
最后,行业集中度不断增长,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形成。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5年与2001年相比,“连锁百强”平均销售额由16亿元增长到71亿元,增长了3.4倍,平均企业店铺数量从131个增长到382个,增长了1.9倍,百强前十名销售规模总额占到百强销售总额的44%。中国商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01年到2005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分别增长32.5%、23.5%、42.7%、33.2%和29.2%。
“可以说,如果没有现代零售业态的引进和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就很难满足,零售业态‘专而全、百花园’的繁荣景象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引进和发展,零售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就难以实现,对上游产业的引导作用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突出。”2006年9月,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中国零售商大会上表示:“我们将严格履行入世承诺,坚定不移地扩大包括零售业在内的对外开放,促进中国零售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外资动向
不过,许多人认为,中国流通业的“百花园”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祥和。国内知名的零售业门户网联商网最近做了一项“入世5年,如何看待外资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和冲击?”的网上调查。参与投票的近800名网友中,有57%的人认为“冲击很大”;16%的人认为“冲击比较大”。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董事长王填甚至预言,三年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大卖场业态都会沦陷,被外资主导。
那么,在过去的5年中,被称为“狼”的外资流通企业究竟在哪些方面让国内行业如此紧张和担忧呢?
首先,狼群涌入。2001年,中国流通行业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5家;2002年至2004年,这一数字分别为38家、22家和32家;然而,到了2005年,也就是中国兑现入世承诺,取消对外资商业的地域、股权和数量限制,并且允许生产企业增加分销业务后的第一年,这个数字呈现几何级的增长——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设立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其中零售企业187个;批发企业571个,是2004年之前总和的57倍。虽然商务部目前还未公布2006年批准的外资商业企业数量,但记者从公开的数据粗略统计得知,外资零售企业不会少于100家。
由于2004年6月1日起,商务部下放了部分审批权,有一批地方商务部门依法批准的外资商业企业并没有完全被商务部所掌握。依此粗略估计,中国入世5年来,外资流通企业的数量至少是我国流通业对外开放前10年的10倍。
其次,狼性爆发。在沃尔玛、家乐福两大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后,英国最大零售商TESCO于2004年7月14日与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顶超控股签署了半对半的合资协议,开创了外资通过并购进入中国流通业的先河。随后,百安居吞下欧倍德、百思买携手五星电器、家得宝收购天津家世界家居乃至沃尔玛并购好又多的消息,无不刺激着中国流通业的神经。仅2005年,商务部就批准外资商业企业并购项目24个。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以前国内许多反外资的急先锋,像家世界的杜厦、东方家园的张宏伟等最终还是向外资伸出了“联姻”的橄榄枝。
再者,狼狈合谋。如果把外资流通企业比做狼的话,那么,进入中国流通业的海外基金就可以说是狈,许多基金都是这些外资流通企业的投资者。近两年,由国际私人股权基金注资成立的购宝集团一口气收购了陕西晶众实业集团、湖南家润多超市以及湖南华银旺和超市有限公司;2006年2月,华平投资一掷1.5亿美元成为国美电器的战略投资者,随后通过注资9000万美元拥有银泰百货集团30%的股份;收购武汉中百股份的湛江市霞山区平泰商贸有限公司背后则是有“总统基金”之称的美国凯雷投资。
最后,引狼入室。入世5年来,中国内外资流通企业在理论上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享有同等待遇。可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政府在税收、网点审批上,依旧在给予外资流通企业“超国民待遇”。像在连锁企业统一纳税问题上,许多地方政府允许外资在当地交纳营业税、利润在总部统一纳税。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因为享受不到这个待遇每年要多缴几千万元的税。在网点审批上,目前,国内甚至出现了“有一个省的七个部门向同一家外商发出邀请,而且许诺给予城市最好的地块”的现象。
至此,厦门流通业中外资高达97%的市场份额或许就不难理解了。但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与外资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中国本土流通企业,能否逃脱外资布下的“3公里死亡圈”呢?
内外资短兵相接
过去的5年中,由于水土不服、经营不善,也有选择退出中国流通市场的外资,像大荣、麦凯乐、欧倍德等。但很快,一切都被中国本土中小流通企业的倒闭潮所淹没。
继2004年震动中国零售业的普马事件后,倒闭潮首先袭击了中国商业最发达的上海。2005年年初,上海美亚投资公司关闭了旗下500家效益不佳的21世纪便利店;10月,拥有5家店铺的上海家美好百货有限公司也突然关门。
商业同样发达的广东也未能幸免。2005年5月16日,东莞规模最大的本土零售企业章业万货突然关闭其在东莞市内的两家旗舰店及近30多家便利店,章业万货结束了其近十年的商业传奇;8月,广州本土超市惠客隆也宣布彻底退出员村市场。
倒闭的现象不仅在上海、广东上演,在哈尔滨、贵州、山西、昆明、杭州等地都相继出现过同样的一幕。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内资超市店铺倒闭的数量达到上百个。内资超市的关门、倒闭当然与其自身的经营水平有关,可与外资零售企业的挤压也有直接关系。
例如,自2001年山西田森超市开张以来,在直径3公里范围内就出现了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大卖场,而且经营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以上;一直红红火火的惠客隆之所以被迫退出员村市场,与港资企业百佳以及家乐福这两位“邻居”大有关系;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百佳、吉之岛、麦德龙5家世界级零售业巨头的绞杀,章业万货在东莞的生存空间可想而知。
如果说中小企业的抵抗力差而不足以印证外资冲击力的话,那么,2004年商务部重点培育的20家流通企业应该足够能说明问题了——它们由于承担着抵御外资的使命,还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称号:流通业“国家队”。
作为“国家队”的队长,百联集团的董事长与总裁于2006年4月、8月先后离职,旗下华联超市“卖壳”之举更增添些许悲情;2006年3月,国美电器掌门人黄光裕向上市公司注入国美家电35%股份的申请,一年后终于得到商务部的批准。这标志着国美电器已经变为一家注册地在英属维京群岛的外商独资企业;物美集团去年因为董事长张文中的辞职进入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非常时期;2006年底,天津家世界转手9家超市后,12家家居店已整体出售给外资家得宝;武汉武商、武汉中百的第一大股东位置去年几乎都被有外资背景的民企夺去;其余“国家队”队员中的许多都与外资达成了合作协议。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入世5年来,外资在中国流通市场的攻势不但犀利而且显得有条不紊;在外资的冲击下,中国本土企业似乎乱了阵脚,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政府主管部门似乎对此也无可奈何。
政府的作为
作为中国流通业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成立于2003年3月的商务部肩负的首要任务就是内外贸一体化。可是,中国内贸行业由于各级主管部门的多次变更,一些最基础的数据现在许多都是不完整和不科学的,而这正是导致国内“外资商业过多或过少”争论的关键。
许多人认为,中国入世5年来,从总量上看,外商现在占国内零售市场的份额不到5%,不存在开放过度问题。可现在即使商务部都不能准确说出我国流通领域中外资的数量,5%又从何而来呢?即便5%的数据准确,那么,它能作为衡量的标准吗?毕竟,中国还存在数以万计的集贸市场以及大量的个体户等,他们与外资能有可比性吗?
尽管在过去的5年中,国务院和商务部出台了不少有关流通业的法律、法规和办法,但国内企业千呼万唤的《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即便是在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它们对小零售店的绞杀,政府也会对它们的经营做出一些限制。不过,在中国谈论这样的话题经常会陷入一种尴尬之中。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的,这就在人们心目中划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等号,即支持融入全球化就是坚持开放政策。这样的等式会让很多人思维错乱。”英国媒体认为,中国对零售业的保护甚至不如印度。
2005年4月,国务院首次主持召开了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强调指出,要继续坚持商业领域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流通改革和发展,并要抓紧研究WTO后过渡期的各项应对措施。会后国务院发布了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也提出要“有序推进流通业对外开放”。
但是,究竟什么叫有序呢?由于目前中国流通业的风险评估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为地方政府的主观臆断提供了温床。2006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家乐福重庆与北京华联隔墙开店”事件中,在回答商务部“家乐福是否符合网点规划”的质问时,重庆市政府难怪会给出“基本符合”的莫名答复。最后,在重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再三周旋下,家乐福还是如愿开业了。
不过,事情也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悲观。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认为,经过入世的5年,中国流通企业已经走过最艰难的一段路,只要专心去做,一定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政府方面看,国务院、商务部一直在为国内流通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像2006年商务部推出的12项重点工作中,有10项涉及流通业的改革与发展。更令行业鼓舞的是,商务部已经建立重点流通企业信息直接报送制度,并正逐步将外资商业企业纳入统计范围。不久的将来,一套健全的中国流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将建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