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毕马威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2008年亚太区500强零售企业中,中国大陆89家零售企业榜上有名,主要得益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及中产阶层顾客激增。
毕马威澳大利亚的亚太区零售主管George Svinos表示:“2008年以后,由于全球信贷危机和对通胀的担忧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亚太区的消费者开支可能会减少。不过,由于亚太区的消费者越来越富裕,从长远看,预计中国等新兴市场将继续表现良好,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这些地区仍可能保持增长势头。”
零售企业持续进军亚洲
毕马威中国消费品市场主管合伙人戴力行说:“2007年,亚太地区的零售企业喜获丰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销量都没有出现下滑。中国的表现更令人鼓舞,本土企业拓展业务,迎接监管放宽带来的竞争加剧。”
报告显示,全球零售企业持续进军亚洲成为一项主要的发展趋势,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增长止步不前。与此相反,亚洲消费者却变得越来越富裕。2002年至2007年间,中国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长94%。
由于零售企业努力以扩张方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增长,亚太地区零售业的并购活动仍然活跃。例如,中国的国美并购永乐以扩大市场份额。
从购物的方式看,预计网上购物在亚洲消费者中将会日益普遍。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最新研究表明,亚洲14个经济区的网上零售价值估计为接近390亿美元。据预测,亚太区网上零售销额到2012年将超过71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近一倍。
亚洲零售业仍需积极创新
与此同时,毕马威指出,亚洲的零售企业需要积极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创新的形式不一而足,甚至可以是重新装修商店以增强购物体验这么简单。换言之,零售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展示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目前经济环境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零售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现金和经营资金。George Svinos说,零售企业审核他们的业务愿景和战略,并应使用如毛利率、毛利金额、实际销售百分比、现金流量和存货周转率等不同主要业绩指标,来评估其实际商业绩效。他还指出,零售企业也应采用清晰和透明的绩效考量尺度,并确保及时编制内部报告,以确定主要业务趋势。
“零售企业要保持竞争力,还应加强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透明的绩效考量框架避免微观管理。同样重要的是,零售企业应努力挽留员工,多次研究已表明,员工流动率高会削弱业务绩效。”George Svinos最后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