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1年漫长的低谷之后,2012年一整年,整个零售业似乎并未缓过劲来。
4月1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外发布了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百强之首再一次被苏宁云商以1240亿元的销售额从百联集团手中夺走。国美与苏宁的距离也逐渐拉开,紧随百联集团之后位列第三。
而华润万家、大润发、沃尔玛、重庆商社、百胜餐饮、山东商业和家乐福分别夺得第4至第10的席位。
纵观整个中国连锁百强名单,似乎仍有阵阵“寒气”袭来,零增长、负增长如传染一样开始增多,彰显出整个零售业积弱的态势。
各种新低
去年的这个时候,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出炉,在业内看来,当时的零售行业已经算是业绩比较差的一年。此时,拿2012年的百强成绩对比,不禁有人发出“还能比这更坏吗”的疑问。
不管是连锁百强榜,还是快消品百强榜,不能避免的一个趋势是:销售额的低增长、负增长开始蔓延。
记者发现,在连锁百强榜中,销售增幅为个位数甚至负增长的企业竟然多达25个,在整个排行榜中占比四分之一。这种积弱的现象连前三名也不能免俗,在前三强中,百联集团和国美电器的销售增长分别为3.3%和-6.1%。
而在以超市企业居多的快消品百强排行榜中,个位数增长和负增长销售额的企业更多,共有49家,接近半数的比例令人咋舌。
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也做出总结:2012年百强销售总体增长10.8%,为历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也慢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的增长。门店数量增长为8.0%,是百强统计以来最慢的一年。
造成这些前所未有“各种最慢、最低”的主要原因,房租和人力成本成为主要矛头。而在许多上市零售企业年度业绩报告中,房租上升或者到期也直接导致部分门店关闭。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房租和人工成本两个方面,总体上升幅度较快,百强企业平均在15%以上。
当企业正极力压缩人力成本时,却撞上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以及国家《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称,“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达13%以上”,为人工成本增长设定了下限。
在房租成本方面,2002~2005期间(零售全面开放初期)是企业开店最快的时期,有一部分门店的租期是10年,这两年集中续租,租金将会成倍增长。
连锁百强门店数增幅则更为直接地反映了这一点,在百家企业中,有13家企业的门店数增幅为负增长,而前三强亦均为负增长。
在连锁百强中,一个更为尴尬的数据并未体现出来。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补充说明,2012年百强中,近半数企业利润增幅在0~5%之间,利润出现负增长或亏损的企业明显高于往年。
主观性因素在增强
在“一片哀鸿”的零售业绩中,个别让人“流鼻血”的高增长企业或许值得思考,这似乎也显示了一种趋势,即更多的人为性、主观性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增强。
北京华联一位高层告诉记者,在前几年,开店能否盈利主要取决于资金实力,只要找好地方,不管开什么业态的店,基本上都能盈利。但是从去年到今年,开一家店要调查很久,即便开了也可能因为培育期太长而关掉。
不管因为哪种导致增速下滑的原因,永辉、步步高、麦德龙分别以37.0%、30.2%、29.7%的增速让人眼前一亮,事实上,这也跟这些企业在逆境中所做的改变和创新不无关系。
去年永辉超市新开门店47家,在零售业“风声正紧”的大环境中,永辉的激进做法遭到业界质疑,但永辉凭借其独有的生鲜模式,今年仍有114个已签约未开业门店。
对于永辉的生鲜模式,申银万国评论员做出这样的评价:赢在生鲜,但不止是“生鲜”。
他表示,永辉通过贯穿整条农产品产业链每个环节建立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不仅表现为独特的商业模式优势,本质上更是技术优势,是围绕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打造的一系列精细化、创新的零售技术。这种技术优势是市场上首屈一指的、绝难在短期内模仿和掌握的,是永辉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和法宝。
与永辉相比,步步高或许显得更有运气,但这运气几乎得益于其领导层的决策。
步步高超市事业部总经理Noel Trinder表示,虽然整个市场不如以前有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我们的目标主要是中小的城市。
年报显示,步步高2012年全年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31.84%。
“步步高盈利增速快于同行,这得益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中高端购买力人群正在兴起。”步步高副总经理兼董秘黎骅认为,“东部地区一二线大城市的城镇化程度已经开始放缓,中西部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快速增长。而步步高也在这个时刻选择扩张渠道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如果说步步高得益于机遇,那麦德龙则更可能得益于坚持。在中国向来龟速发展的麦德龙,自去年起加快了速度,以高于往年两倍的速度开出了12家门店。不仅如此,今年仍计划新开14家店。
“与传统的送货批发相比,现购自运的优势在于有较好的性价比,食品和非食品分类范围广,可以即时获得商品,有较长的营业时间。”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麦德龙因在模式上的差异化经营,避免了当前大卖场普遍的增长瓶颈。
形式主义的线上业务
在零售百强榜中,不管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似乎都上马了线上业务,尤其是最近王府井百货的线上业务——王府井网上商城在4月份进行了大力度的促销,也确实吸引了一些眼球。
此外,王府井网上商城还力求将线上业务与线下实体店打通,在网站上将全国21个城市的29家百货商场联合推广。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大多数线下零售企业而言,线上电子商务始终有点儿“形式主义”。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2年部分B2C购物网站销售规模排名中,从数量上看,前20名排名中仅有苏宁易购、国美在线、银泰网、我买网4家以实体零售为依托的线上零售;从规模上看,与天猫2000亿和京东601亿的销售规模相比,位列第三位的苏宁易购183亿的销售额显得逊色不少,更不用说位列第十的国美在线了。
相对于实体业务,在有些零售商眼里,这些线上业务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微乎其微,甚至连补充都算不上。
在百货业界名头最响亮的银泰网,据其财报显示,目前银泰三大业态中,由银泰网组成的电商板块目前体量最小,仅占到银泰百货4%左右的销售。
记者了解到,基本电商格局已经成型,实体店的线上发展更多意义上成了一块“自留地”。 在许多零售从业者看来,作为实体店补充部分的网上销售,供应链优势不再明显。
另一方面,为应对纯粹网商的竞争,商超经营精力集中在实体店,网上销售投入精力少,加之缺乏网店运营和管理经验,网上商业的发展也没有专业电商发展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