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从家电领域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到IT领域的显示器、鼠标;从服装到食品;从大的汽车到小的钢笔,“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在全世界随处可见,中国似乎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的尴尬
可是看看我们生产的产品的商标,可口可乐、富士、IBM、本田,这些大名鼎鼎的“品牌”却没有一个是中国“创造”。 据报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个著名冰箱品牌“MagiChef(神奇的厨师)”,实际上就是由中国广东科龙电器公司设计和生产的,而最终出现的却仅仅是一个宽泛的“MADEINCHINA”,而不是国内驰名的科龙电器商标。 青岛双星集团的鞋业行销美国、日本等00多个国家,1999年1月~9月出口创汇达2771万美元,但多数都贴着别人的标签。在美国人眼里,双星只是美国最大的鞋业经销商PSS公司的一间“核心工厂”而已。
奇瑞在国内汽车行业率先以输出品牌和全散件组装的形式在国外合资兴建整车厂
GE已经将中国作为其最重要的采购基地,在这里,它授权给一些中国厂商来生产贴有它的标签的产品,“中国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高、成本低,这保证了GE的竞争性。”GE的高层曾这样对记者说。 在中国工厂里,数以万计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制造着贴有外国标签的产品,这种情景每天都在重复上演。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即使有再多的“中国制造”也让人难以欢欣鼓舞。 有关资料表明,英国在上世纪19世纪中叶时其制造业产值就占据20%的世界份额,美国20世纪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也在二成以上。但1999年中国第二产业产值却只占到5%的世界份额,甚至还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制造优势将逐渐丧失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剧锦文表示,中国制造正面临非常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煤炭资源、各种矿产资源压力非常大,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制造对环境的破坏可能日益增加,这对中国的经济可能会构成很大的威胁。 排除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制造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也并非一成不变。同时,印度、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也逐渐凸现出来。也许有一天,跨国企业意识到,在印度生产一台电视的成本已经远远小于在中国生产,那么逐利的资本将毫不犹豫投向印度,中国的制造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如果这种假设变成现实,那么中国的经济将陷入尴尬境地。尽管多年来,很多外国投资者将中国视为与美国并列的全球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但在一片掌声背后,冷静思考,除了青岛啤酒、海尔、联想这些少数民族品牌被全球熟知外,我们拥有的只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而非中国制造的“品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中国企业正在逐渐由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向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的设计者。对于更多的中国企业来说,这种转变已经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 目前,在我们身边,已经出现很多转型成功的现实案例。比如,“微波炉大王”格兰仕,其前身是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从1992年引进当时最先进的东芝微波炉生产线开始,一边为东芝作OEM,一边发展自己的品牌,最终终于使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事实上,纵观国外很多国家,他们也都经历了从“代工”到自己设计生产的过程,很多日本企业最初也是通过模仿、再创新才打出自己的品牌。在中国台湾,制造业克隆也颇为兴盛。比如,华硕曾长期为SONY笔记本作代工,在获取了SONY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后,最终得以推出自己的华硕品牌。 事实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而且其制造的产品在质量上已经十分过关,目前欠缺的就是对产品的设计、核心技术的掌控以及品牌的塑造与推广。达到上述这些技能,当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拥有自己的民族品牌,以在不断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已迫在眉睫。
记者手记 中国企业应强力打破产业链
在2005年香港授权展上,“内地市场”作为一个重要词汇被反复强调。就连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在解释香港的优势时,都反复强调香港是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窗口,会场内普通话被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语言。 可是在这繁荣背后,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跨国公司们看中的是中国的什么?是中国庞大的市场,是中国庞大的消费潜力。这些跨国公司们似乎每天都能看到,源源不断的货物送到中国人手中,源源不断的钞票从中国人手中进入自己的腰包,而这些货物上统统印着“中国制造”的字样。 长久以来,我们在许多产业链可以看到这样一条奇怪的路径:外国公司(授权)———内地企业(制造)———外国公司(销售)———全球消费者。 在这条产业链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跨国公司们掌管着产业链中的品牌产权和销售渠道,而内地企业在其中担当的角色只是制造和消费。 这样的产业链对内地的制造商和内地的消费者都没有好处。对制造商而言,由于处于产业链下端,而且具有强烈的可替代性,只有微薄的利润可以赚取。据专家估计,OEM贴牌生产,跨国授权企业拿到92%利润,内地制造企业最多拿到8%。 对内地消费者而言,虽然买的产品是“中国制造”,但怎么都是个“洋品牌”,于是重重关税让这个产品在中国卖出个昂贵的价钱。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台“中国制造”的IBM,如果添加点运输成本,拿到自由贸易区的香港去卖反而便宜,不用加什么运输成本,在内地销售,价钱更贵。 眼下,很多香港公司正尝试进入这条产业链,担任授权、制造、销售、消费之外的另一种角色———代理。在2005香港授权展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香港的代理商,他们代理的品牌有百事,有哈里波特,有“hellokitty”。 由于代理商的参与,这条产业链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即作为授权商的跨国公司将自己的品牌授权给代理商,再由代理商为跨国公司寻求合适的生产商、经销商,由他们来出售跨国公司授权的产品。毫无疑问,代理商也参与了利润的分配。打破这条产业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梦想。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这条产业链可以被切断,直接变成内地企业(设计制造)———内地消费者,或者干脆来个倒转,变成内地企业(授权)———外国企业(制造)———内地企业(销售)———全球消费者,如果后一条产业链成为现实,也就标志着中国企业从简单的中国制造转向了更高端的中国创造。 可是,这条路似乎还有很长。在2005年香港授权展上,尽管内地市场一再被提及,但是在数十家参展商中,我们仅仅找到一家来自内地的参展商。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或许,目前内地企业可以学习香港的做法,先尝试做代理商,在产业链中占据更主要的地位,获取更多比例的利润,然后再慢慢向授权商转变。 必须注意的是,即使仅仅充当代理商,我们依然有太多的软肋。香港贸易发展局服务业拓展总监叶泽恩在介绍香港优势时表示,香港拥有成熟的法律环境,可以对知识产权作最完善的保护;香港具有优越的语言环境,英语、普通话都十分普及;香港了解内地市场,在全球拥有分销网络。达到这些条件,内地企业似乎仍有很大空间需要努力。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民族品牌,海尔、联想、奇瑞,或许它们还很稚嫩,但毕竟它们迈出了标志性的第一步。相信凭借强大的“中国市场”后盾的支持,它们将走得更快、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