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制造业与库存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的新视角: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         
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的新视角: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
副标题:
作者:蔡旺春 李光明 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2期 人气: 时间:2011-6-3 15:02:00 进入论坛

   摘 要: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以及各种产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经济格局随之发生调整和变动,作为世界经济格局主要内容的产业格局也呈现出深度重构的趋势。后工业化国家出现“再工业化”浪潮,工业化后进国家纷纷调整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升级与转型,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面临调整和重组。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然而,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表现在我国制造业的主要优势还是集中于低附加值的非核心环节——大规模加工制造和组装,而在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则比较薄弱,技术、文化附加值较低,产品增值程度很小。因此,中国必须主动对制造业进行升级,将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寻找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新路径,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
  
  一、文献回顾
  
  传统观点认为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即迅速淘汰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从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这是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观点探讨产业升级。而产品内价值链升级的思路则认为,在当今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产业升级应该看成是企业在价值链间或价值链内上升的过程,重要的是增加价值的获取,简单地跨行业结构调整(如从服装产业转变到电子产业)并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例如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服装产业在品牌、设计、质量以及价值创造上领先全球,而我国沿海地区组装键盘、玩具等的电子行业,却并没有核心竞争力,也获得不了高额的回报,显然中国的电子行业并不会比法国的服装行业更有竞争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高度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实际上却仍处落后地位。

  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传统的研究都是遵循产业的技术路径。Gereffi(1999)将产业升级分为四个层次的升级:产品层次、经济活动层次、产业内层次、产业间层次。Gereffi还从加工贸易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从OEA到OEM、再到ODM和OBM的升级阶段。刘志彪(2006)采用Gerrifi的分类法,具体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从OEA到OEM、再到ODM和OBM。张其仔(2008)也采用了Gerem的分类法,从比较优势演化的角度,认为中国产业升级有两种途径:产业内升级与产业间升级,这两种升级途径应该是根据技术距离与产业度交叉进行。Humphrey和Schmitz(2002)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方式:一是工艺升级;二是产品升级;三是功能升级;四是链条升级或称部门间升级。

  前人对于制造业升级路径的研究形成了一点共识,即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是制造业升级的必备条件。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而忽略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

  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这里的附加值指的是独立于产品主体价值之外的价值,它包括物理附加值与心理附加值,也可称为硬性附加值与软性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比一般产品要高,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然而关于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与策略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在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品牌附加值方面却较少提及。根据中国制造业的当前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路径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文化创新的新路径,促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作用。因此,本文就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提出制造业升级的另外一条重要的新路径,即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二、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升级
  
  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Rosenberg(1963)最早研究了由于采用通用技术而导致的独立化过程的技术融合,Negre-ouponte在1978年也研究了电子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的技术融合,这都是早期的产业融合思想。近年来,产业融合理论进一步发展,其涵义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来看,产业融合就是在数字融合基础上产业边界的模糊,“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狭义的产业融合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数字融合基础上的产业之间的整合。从广义角度来看,“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随着融合现象的日益普遍化,学者们更加注重从广义的视角来理解产业融合的概念。先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进步、创新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表述。然而,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需求的上游化、脱物化,人们在注重产品本身功能性价值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产品的文化价值。因此,文化的变革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继技术创新之后产业融合的又一个强大助推剂。

  产业融合会涉及跨产业之间的行为与关系,不仅会改变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而且会产生新的产业形态或新的价值增值环节,因而改变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融合本质上是结构性的,与融合相关的最显著变化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并已广泛影响产业的发展,甚至正在重塑产业的结构形态”。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①具体可以分为核心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外围层(网络、娱乐、旅游、广告、健身与体育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业、时尚设计业、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相关层(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销售和出租业务的行业)。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收入弹性的产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投入产出技术关联;二是文化产业内部不同产业的协同联系;三是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提升与渗透。正是文化产业的这种强大关联性,使得文化产业可以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之一。

  在国际产品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业愈来愈趋向于纵向分离与横向融合。其中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就是将文化产业的文化理念、文化创意、文化价值逐渐融入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品牌等高端环节,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改变了制造业产品的价值形成机制,也改变了

    其产品的技术开发路径,文化植入甚至也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一环,成为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和价值增值方式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与交叉,提升了制造业的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主要有三种类型: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与关联融合。
  
  (一)延伸融合

  制造业的战略环节主要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即前端的研发、设计与后端的品牌、营销,被视为核心战略环节。在此战略环节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而文化载入则提高了制造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就是指文化产业的文化符号价值、文化理念、创意思想等向制造业的战略环节渗透,是文化产业链条向制造业的延伸。根据渗透于制造业价值链的环节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文化产业向制造业品牌、营销环节渗透;二是文化产业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渗透。

  1.文化产业向制造业品牌、营销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制造业品牌、营销环节渗透即指文化产业的符号价值、品牌价值向制造业的渗透。文化产品虽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但文化产品所体现的真正价值是其内涵的精神内容,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真实价值具有虚拟性和符号特征。文化产品价值的这种虚拟性和符号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移、嫁接或附加到任何实用商品之上,成为某种实用商品的造型、工艺、品牌等产品差异性的标识。

  文化产业衍生品或者称为文化产业后产品就是文化产业品牌、符号价值在制造业营销与品牌环节中的运用,是现代文化产业链的延伸。以文化产业的电影业为例,传统的产业链条为“开发——前制——拍摄——后制——影院发行——放映”,而在产业链延伸的情况下,电影业产业链为“开发——前制——拍摄——后制——发行——放映——衍生产品开发”,最后的衍生产品开发这个环节颠覆了人们对电影业价值的传统认识,电影的收益不只是来源于电影票房收入,还来自于对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如在电影工业发达的美国,电影票房收入只占电影产业收入的27%,而余下的73%全部来源于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现代动漫产业链也主要包含了三个层次:研发设计生产——图书、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影视播映及其它媒体传播——衍生产品生产销售(玩具、服装、饮料、生活用品等)。三个层次呈现为金字塔式结构,尤其是衍生产品市场极为广阔,与动漫相关联的产业已涉及和延伸到旅游、教育、食品、服饰、文具、玩具、服装等十几个行业。

  中国文化产业的衍生品主要涉及轻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最终消费品产业,这些产业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主体。主要包括:玩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小日用品、装饰品、收藏品等制造业。这些衍生产品与一般产品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吸收了文化产品的文化元素与品牌价值,是文化产品品牌的延伸。对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消费的不仅是衍生品的物理使用价值,更多的是获得精神上的体验价值;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而言,还可以利用范围经济分散风险。通过制造一系列的文化产业衍生品,只要一小部份的产品获得利润,就可以用利润去填补其它产品带来的亏损。

  2.文化产业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渗透是指文化元素、创意思想融入制造业价值链研发、设计环节。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创意产业的国家,它的定义是“创意产业指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主要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以及时装设计等13个行业。创意产业以创意为产品内容、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已经不是大众消费的最终文化产品,而是文化生产,甚至包括所有其他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所以说,创意经济阶段也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为生产者服务的阶段。创意是创新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意设计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文化与时尚的元素,比如服装业可以转变为服装设计业。1997—2001年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平均增长率为8%,而整体经济增长率只有2.8%。因此,英国在1997年提出和实施了重新振兴英国制造业的重大举措,并取得了成功,传统制造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能源、生命科学等几大领域也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不仅增加了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也使制造业结构更趋于柔性化。因此,随着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层融合,以工业设计、授权业为代表的中间产业链条,一方面实现了文化产业的深度、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
  
  (二)交叉融合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交叉融合,是指文化与技术结合,产生了新的高技术与高文化交叉的制造业态。随着技术创新与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文化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结合,以文化内容为驱动,技术手段为支撑,文化产业融入电子、数字终端制造业,从而带动便携式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与全面升级。“由于信息化进程具有产业融合的特征,而产业融合首先发生于文化产业与其他相邻产业的边界之处,进而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在产业融合中,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进一步扩大。”“从产业发展层面看,文化产业在新技术发展的支撑下,通过在产业边界上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新的文化生产行业来扩大整个产业的规模”。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互联网迅速而大规模地发展,新技术与文化内容相结合,带动新的消费方式与消费内容。2007年手机上网呈爆发式增长,2008年3G和CMMB同时推出,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使手机等便携式终端接受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在文化内容、数字网络技术与制造业交叉融合过程当中,内容为王,技术支撑,从而带动实体制造产品的技术与文化附加值。
 
  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产业的又一高级形态。其中高技术产业主要是指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产品主要包括两大部份,一是在计算机上运用,用以处理各种信息的软件,二是与计算机、网络通讯相关的硬件设备制造、时尚影音产品等。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平台,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文化产业,尤其是内容产业的发展也拓展了信息类电子产品及设备的生产范围与需求模式,提升了其产品形态与附加值。
 
  随着科技的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不断丰富,新的媒介方式不断涌现。比如,手机也成为继报纸、书籍、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之后当之无愧的“第五媒体”,变成消费者满足生活、娱乐、资讯需求的终端、全新的休闲方式、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3G时代手机除了基本的通信类业务之外,还可以处理商务类业务、资讯类业务、甚至娱乐类业务。消费者可以用手机享受小说、电影、电视、广播、新闻、音乐等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进行手机铃声、屏保等娱乐业务下载,还可以在线游戏。文化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从而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同时,文化内容产业的载入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能,从而提升了其附加价值,一部3G手机的核心价值就来源其在技术支撑下可以享受文化内容,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其文化内容的创新上。
  
  (三)关联融合

  文化产品行业与制造业的关联融合,是指由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带动相关文化载体、文化用品、文化器材、文化产业道具、设备等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与上文提到的两种融合方式相比,这种融合方式更直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文化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也决定了文化产品制造业的升级程度。

  文化产业概念包括范围很广泛,按照目前我国的分类,文化产业包括核心层、相关层和外围层,涉及传统产业分类上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主要是相关层中的文化制造业。它通常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乐器制造、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照相机及器材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印刷专用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影机械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工艺品制造、服装道具制造等。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制造业在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升级路径的基础上,还应开辟新的路径作为补充,这条新的路径就是将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以文化产业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文化产业的文化符号价值、文化理念、创意思想等向制造业的战略环节渗透,嵌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的高端价值链环节,进入微笑曲线的两端,从而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价值;第二,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交叉融合,以文化内容为驱动,技术手段为支撑,文化产业融入电子、数字终端制造业,从而带动便携式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与全面升级;第三,文化产品行业与制造业的关联融合,由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带动相关文化载体、文化用品、文化器材、文化产业道具、设备等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

  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作用,有两方面需要加强:

  第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大众对嵌入制造业之中的文化价值的认同。首先需要健全文化体制,加强政策引导,增加产业投入,对于本土文化产业内容要着重加以扶持,提升中国消费者对本国文化产业的了解与参与。由于中国是一个空间并列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不同文化政策,形成东、中、西部阶梯式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要培育与扶持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市场基础。作为大国结构的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和现实的市场容量,要基于本土全球化的现实,充分发挥本土文化与市场优势,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市场国内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中国及周边广大的市场为基础,转变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消费品类制造业对欧美市场的过分依赖,以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提高中国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开拓周边亚洲区域市场,再逐渐向外围市场渗透。

  总之,文化创新配合技术创新战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及文化双重附加值,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作用,转变中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最终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分享到:
击更多蔡旺春 李光明的文章 文章录入:紫冰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库存不构成危机 服装企业并购重组有难度
  • 森马寄望电商清库存:今年收入有望达2亿
  • 服装企业库存清理三重奏
  • 六大运动品牌总库存37亿元 李宁二折白菜价甩
  • 服装存货排雷评估:际华集团34亿居首
  • 家电行业深陷高库存困局
  • 家电行业深陷高库存困局
  • 1700家公司存货2.3万亿 去库存周期或处底部
  • 家电业景气度周期性下行 高库存状况或延续
  • 库存危机阻碍成长 管理要做好加减法
  • 出口回暖无望 小家电企业转型自救
  • 服装业库存调查:大品牌集体“跳楼价”清货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普通文章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