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通产业正迅速从传统的末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当一个地区的外资大型超市比重超过了90%,如果外资再对内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将产生什么后果?日前,商务部正式发布了中国流通产业的年度权威记录——《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2005年),在梳理2005年我国流通业发展情况和特点的同时,报告强调指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悉,此次报告的发布是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第二次合作。
流通先导地位的确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通产业正迅速从传统的末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特别是2005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下发更显示出了国家对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视。
报告认为,与此同时,我国需求约束型的市场态势也使流通地位在“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流通产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市场流通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7177亿元,同比增长12.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0%,是1997年以来增长较快的一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14.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2%,增速比2004年回落3.3个百分点,反映出投资局部过热的矛盾有所缓解;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在对国内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17199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流通产业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改造升级和调整提高传统业态的营业设施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加快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因地制宜的发展社会商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新型消费方式,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成效显著,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居民消费内容不断丰富,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2005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住宿业新增就业人员近300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总数的30.9%,高于2004年0.2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流通产业正在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5年,流通产业共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3578亿元,同比增长539亿元,增长17.7%。其中增值税1853亿元,占全国17.3%;营业税910亿元,占全国21.5%;企业所得税816亿元,占全国18.7%,流通产业成为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结构继续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继续增强,供求结构进一步改善。流通产业进一步发挥了引导消费和生产的功能,市场导向作用继续增强,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兴行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供求平衡的商品数量和比重有所增加,供求结构进一步改善,价格涨幅稳步回落;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城乡之间差别有所改观。
值得关注的五大问题
不容忽视的是,2005年,我国流通产业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报告指出,这些问题既有涉及流通产业总体改革和发展的宏观问题,也有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还有流通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上需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培育还刚刚破题,基础薄弱,流通设施投资严重不足,流通组织发育滞后,流通效率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影响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实施。
流通领域的并购与重组。2005年,我国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领域兼并收购事件频繁发生,相关问题亟须引起高度关注。例如相关法规体系不完善;“拉郎配”式并购重组的负面影响很多,职工的利益得不到应有保障等;一些地区的外资大型超市比重过高,有的甚至超过90%,这些地区外资企业间并购重组、外资对内资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零售行业的“零供”矛盾。目前,在我国零售行业,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困扰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引起了零售业界、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从表现形式看,“零供”矛盾突出反映了目前商品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状况。部分零售商利用所掌握的零售终端资源优势向供应商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零供”矛盾的加剧,不仅造成了一些零售商和供应商的破产倒闭,而且导致了行业信用危机的出现。
零售企业的促销行为。一些不正当促销方式不仅危害了消费者及供应商的利益,而且损害了零售业的形象,有的还存在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从实践来看,对促销行为的监管目前仍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缺乏相应的具体处罚措施。
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2005年,随着苏丹红、转基因、速溶茶氟化物超标、奶粉碘超标等一系列食品质量问题被曝光,食品消费安全日益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流通环节作为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必经环节和最后通道,是消费安全隐患最易暴露的环节,也是消除消费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仍显不足,可操作性有待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亟须改变主要依靠行政管理的现状。而且,流通领域食品检测设施和机构尚不健全,相关部门的检测工作缺乏有机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另外,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也存在滞后问题。
市场监测体系初步形成
当然,由于2005年是我国分销领域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的第一年,商业领域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外商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外资商业企业进入速度明显加快、外商独资经营已成大势、外资商业企业多业态经营以及外资并购案例增多等。
面对流通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外资企业的新动向,如何增强调控能力考量的正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智慧与勇气。
“目前,我国市场监测体系已初步形成,政府运行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司长房爱卿对商务部在完善市场监测体系方面的计划做了重点介绍。
房爱卿将其归纳为“86431711”的数目字管理计划,旨在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提高政府的市场调控能力,为市场和民众提供“商务天气预报”等公共服务平台。
“86”是指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形成的8大类基础指标(包括527项小指标)和6项加工指标。最新推出的6项加工指标包括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市场景气指数、价格指数、销售指数、订单指数和库存指数,其中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将有重大参考价值,而新的价格指数将改变目前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多种出口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创立“6”大“信息品牌”——市场动态分析、市场专题分析、市场综合分析、商品供求分析、市场预警分析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431”是指对信息的监测、收集系统。对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和特殊内贸行业管理等的4个直报监测系统,目前已实现网上直报,下一步将实现提取信息、数据汇总、生成分析评价指标等的自动化流程。而对于无法直接采集的信息,新建设了由社会信息搜集、专项调查和专家评估等3个间接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1个完整的全国商品流通数据库。
目前已经有600多种消费品和300多种生产资料被纳入直接监测范围。对生活必需品情况一般一周报一次,紧急情况下每日一报,而对生产资料则实行半月一报,今后频率还要加快。
根据市场情势的轻重缓急,运用“7”种方式调控市场——公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由大型流通企业投放商品稳定市场;区域将调拨物资;动用中央和地方的物资储备;启动紧急进口;规定市场限量或定量销售;国家征用。
而对市场情势的监测判断,国家建立了“1”个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部市场应急管理系统。
最后作为这个计划的终端成果,形成“1”个以“商务天气预报”形式出现的公共服务平台。房爱卿说,目前商务部网站已经可以提供一些数字预报,以后还要和电视台等合作,提供更即时、方便的信息。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对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扩大消费、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重任。
对于2006年流通业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GDP增幅将在9%左右,为流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比2005年增长13%左右,超过7.5万亿元;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增长12%左右,超过15.5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5%以上,超过1.6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