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供应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是一种在跨国零售企业中被普遍运用的技术,反映出供销双方关系的改善并能促进商品销售和利润增长。国内零售企业对于先进管理方法不但要引进,也要注意对成熟的管理方法本身所蕴涵的管理理念进行认真的消化和理解。
关键词:VMI 零售企业 库存管理 赊销 柜台出租 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经过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相当一部分具备一定规模的零售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与现代经营思维相悖的一些误区:以为零售业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质服务就只是主动热情;组织促销活动就是营销等,仍然将企业发展的思路盯在不断追求规模和设施的重前轻后即只重视前台门店的扩张,而忽视了物流管理体系的建设上。面对如此态势,我国的零售企业的管理者们应该认真反思自身的经营理念,特别在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吸收和运用方面,不但要注重硬件引入和相关模式的学习,更要注重对管理方法本身所蕴涵的管理哲理进行有效的理解、消化。
VMI作为一种在跨国零售企业中被普遍运用的库存管理技术,相当一部分大型零售企业管理者其实并不熟悉,或许了解但在理解上却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 VMI的概念和涵义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若从零售企业运用的角度可以直接将它定义为:由供应商依据零售商提供的终端消费需求信息,为零售商制定采购订单的一种模式。通俗地讲,VMI模式下,供应商既是零售方订货的计划者又是该订货计划的完成者。VMI运作过程中,零售商不插手库存管理工作,这些事都由供应商来分析和考虑,零售商只需最终确认即可。在这一过程中,供应商行为的约束来自供销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身以及双方为实施该模式预先共同约定,如:库存水平、交货率(补货速度)和交易费用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条件。
对VMI的理解要注意与赊销和柜台出租行为的区别。赊销和柜台出租是目前国内零售企业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表面上看,它们与VMI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理念却相去甚远。
理论上讲,赊销是供应商向零售商提供无息商业贷款的一种让利行为。主动的赊销一般是基于供应商试图通过让利来获得零售商的支持以实现其既定目标。被动的赊销则多源于零售商地位的强势,这是一种利益分配不均等状态下的不稳定供销结构,被不公平对待的供应商要么会通过一定的手段(如提高价格或降低品质)将利益损失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要么会在一定条件成熟时终止同零售商的合作。不管哪种情况发生,长期来看被动赊销对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都会造成很大伤害,如供销关系紧张、潜在的商誉损失等,特别当市场状况发生逆转时,零售商更可能因此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柜台出租是一种供销之间的场地租赁和商誉代理行为,其优点表现为零售商可以迅速扩大商业规模,获得一定时期内稳定的经营收益,降低日常管理工作量,然而其代价是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厂商或供应商以绝对经营自主权。因此,在这种架构下,零售商对商场经营的控制力将降低,不便于实行统一管理和监控以及存在很高的商誉损失风险。
实施VMI并不一定意味着库存商品资金要由供应商承担,也不意味着零售商将商品销售管理全权都交由供应商自主处理。与租赁和柜台出租不同,VMI是通过改善供应链伙伴间工作衔接的透明度,以达到促进商品生产、供应、销售各方优化生产计划、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和增加商品的可得性为目的的,供销双方基于信息充分共享下的一种库存管理合作机制。实施VMI的前提是经过改良和培养的新型供销合作关系,即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对其共同利益具有一致的认同,彼此不将对方置于其自身利益的对立面来看待。 实施VMI所能获得的运作效益 VMI是一种能给供销双方都能带来利益的先进库存管理方法,其利益的基础来源于管理手段的进步,更来源于管理理念的更新。在VMI的合作模式下,零售商不再扮演供应商的顾客角色,而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协同供应商或厂商一道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更优越的服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利益同时也为供应商和厂商提供了增加利益的机会。
(一)有效降低零售商库存
VMI能使零售商有效降低库存的实质基础在于:第一,VMI模式能有效压缩商品的采购提前期。供应商或厂商对商品订货提前期的理解和控制能力以及对商品的专注度要远胜于零售商,一方面,零售商不可能比供应商或厂商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生产和配送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要管理成千上万的销售单品,零售商也决不可能象供应商或厂商一样表现出对其自身产品的专业,因此,在零售商自己确定订单的模式中,零售商往往不得不以较长的采购提前期准备来保证不发生断货情况,这实际上导致零售商库存增加。当把订单计划工作交由供应商打理时,订货提前期将被合理缩短,这也就在客观上降低了零售商的库存。第二,VMI模式下,零售商在供应商或厂商的供给顺序中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供应商或厂商有责任和义务保证产品供给,因此,零售商没必要为担心偶然的商品供应紧张而过量库存。第三,VMI模式不仅仅是为供应商或厂商及时了解商品终端销售情况提供便利,自觉跟踪零售商商品库存变化更是这一体系运行的要求,这也就为零售商较低的安全库存指标设计提供了条件。大量资料显示,VMI能使零售商的库存周转率成倍提升。
对于VMI能使零售商有效降低库存这一功效的期望和理解切不可过分苛求,一定要克服当前很流行的一种错误认识,即试图通过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来提升零售商强势迫使供应商承担库存资金以实现“零售商零库存”。这种认识实际上在国内业界有相当的市场。正是由于这种曲解导致一些甚至已经搭建完成VMI构架的企业从这一方法运作中获得麻烦比实惠更多。比如,优秀产品的供应商或降低供应商级别或弃零售商而去;供应商直接或间接提高商品供应价格;供应商对VMI系统运作缺乏兴趣或不提供积极支持等等。
(二)有效降低供应商或厂商的库存
传统方式下供应商或厂商的市场预测无法透视真实的终端消费需求,不了解需求波动的真实背景,供应商或厂商往往表现出对波动的过度反应而造成生产计划剧烈波动和产品积压。而VMI构建的供销双方基于信息共享下的协作关系,使供应商或厂商能更准确地进行市场预测。VMI的过程,要求零售商就有关需求变动的事务,如促销等信息及时主动与供应商或厂商进行沟通,同时,要求零售商将其销售前端POS数据直接发送给供应商或厂商。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供应商或厂商市场预测的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由错误信息引起的盲目生产而导致的无效库存居高不下,使供应商或厂商通过有计划的活动来适应需求波动成为可能。
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在零售商主导的VMI过程实施时,许多的供应商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上述好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供应商往往是被零售商被动的纳入到这一体系中,其自身并没有对这一体系进行很好的消化,而通过VMI模式管理的产品仅是其产品总量的一小部分。零售商若作为VMI过程实施主导方,要对这些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并有义务协助这些关键供应商提高其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随着对这一方法的熟悉和应用的扩展,有相当一部分成熟的供应商会逐渐意识到其中的潜在利益,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零售商VMI系统的有效运作中来。
(三)有效地减低参与双方的管理费用
零售商在这一过程中能明确减少相关产品的库存维护和管理,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就参与的双方来看,由于决策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避免了供销两套班子造成的多余和重复事务和不必要的工作摩擦,降低了由于错误的定单而导致的潜在的退货损失。因此,供应商管理费用的降低也是实实在在的。
(四)有效地提高产品的销售
原理上看, VMI模式凸显出商品无论是生产、批发还是销售最终都必须得到终端消费者响应才能实现这一本质特征,将供销双方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销售能力。客观上,在VMI的有效运作中,由于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缺货情况的发生和有效的库存配置,一方面提高了服务质量,表现为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方拥有恰当的商品;另一方面提高了单位库存的销售率。由于长期默契的配合,容易增加零售商对于供应商或厂商相关产品的销售信心;由于对市场需求和销售过程的更深入的了解,供应商容易改良和开发具有市场吸引力的产品以及处理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零售商的市场销售能力。
总之,VMI的实施依赖于供销双方信息的共享,同时又促进了供销双方进一步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关系的改良。借助于VMI的方法,虽然供销双方都能从中获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机会。然而这并不是说:VMI适合运用于所有的供应商和所有的产品。比如对于那些单品销量小且需求极不稳定的产品,显然不适合进行相关的投入和合作。同时,VMI的实施,绝对不是一套管理软件的简单应用。特别是在这一体系的引入阶段,不但存在大量复杂的技术问题有待克服,需要得到库存分析专家、电子商务专家和计划人员的广泛参与;作为主导方的零售企业更要准确理解其中蕴涵的管理理念,取得参与各方的一致认同和配合,这样才有可能保证VMI达到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