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先天不足
著名经济学家赫尔伯特认为,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一种超理论,超理论是理论的理论,它是对某一学科的理论、方法所进行的慎重评估。评估一个理论能否成为超理论的标准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两个不同的种类:其一,语法学。其中包括结构和规范;其二,语义学,其中包括测试能力以及实证支持;其三,语用论,其中包括丰富程度和简约程度。从这个意义上看,流通领域并没有自己专门的基础理论。
目前,有关流通领域的研究主要运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展开。微观视角下的流通理论基本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微观视角下的流通理论中使用的商圈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都具有明显的管理学属性。宏观视角下的流通经济学还远未形成。
学术界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流通为研究对象,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理论,尚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并不存在“流通”的概念,也没有“流通经济学”这个学科。由于没有系统的基础理论作支撑,流通研究方向分散,理论性和规律性较差,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流通概念五花八门
通常所说的流通业,是指批发、零售、餐饮和物流业的总称。一般的流通教科书将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叫做流通。在中国使用流通这个概念之前,最经常使用的概念是商业。
广义的商业,泛指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在英语中可翻译为Commerce或“Business”。在最早的商业经济教材中,商业的概念源于马克思的交换价值论。在《资本论》中,交换是指人们相互交换活动或劳动产品的过程。即商品的“惊险跳跃”。在这个意义上,商品交换概念的外延大于商品流通的外延。
在“商业”概念之后,又出现了“国内贸易”。国内贸易的概念在国内外从来没有被准确定义过。按德国联邦统计局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国内贸易包括所有专门或主要从事货物买卖而创造价值的企业。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的国内贸易板块包括分销贸易,特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
流通一词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日本引进的。日本将英语中的“Distribution”译成“流通”。但是在中国加入WTO 谈判过程中,“Distribution”却被翻译为“分销”,而WTO的“分销”概念包含的范围远远超过了批发、零售、餐饮和物流。
理论老化与不严谨并存
国外流通理论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时出现在国内一些文献中,但是这些理论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理论,后期的研究没有及时跟进。如目前被国内学者奉为经典的“零售之轮”理论、“零售手风琴”理论或者“生命周期理论”等,属于流通领域制度演进理论,仅仅是流通理论一个小的分支。
这些理论由于没有经过实证检验,被国外的学者看作一种泛泛的假设,缺乏解释和预测能力。在国内学者热衷研究的流通与生产关系的问题上,虽然出现了生产决定论、流通决定沦、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等,但是由于没有具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和实证检验,一直难以被学术界普遍接受。陈旧的或不严谨的流通理论,无法对流通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流通学者跟风现象严重
国内外学者对流通问题的研究看似红火,但是从事流通理论研究的人屈指可数。目前的流通研究工作以追踪热点为主,什么热就研究什么,领导关心什么就研究什么。追踪热点可以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可以名利双收。但是流通理论研究却需要坐冷板凳。
目前,国内大部分流通研究工作者把自己的研究长期集中在政策研究方向。但是由于没有理论作为基础,这样的政策研究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还不能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科学结论。而且现有的流通研究普遍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不重视逻辑分析和推导,常以个人的判断或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替代逻辑推论,或只讲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愿望,语不惊人死不休。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说过,经济学的任务不是改造世界,而是科学地解释经济现象。如果研究工作仅仅满足于出谋划策,则流通理论真正形成体系的日子尚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