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其内部的制造业企业、一般服务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五大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创新系统内的知识中介,扮演着四种不同的创新桥梁角色:(1)传统桥梁;(2)“蜜蜂式”桥梁;(3)“红娘式”桥梁;(4)“网关式”桥梁。从KIBS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的角度,深入分析创新桥梁的要素构成及知识生产和转移情况,可以得出创新桥梁的作用机理为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新知识转移三大环节。
[关键词]集群创新系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桥梁;知识生产;知识转移
创新研究的焦点已经从企业家创新的熊彼特模式转向坐落于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不同主体问的交互创新过程[1]。因此,创新不再是市场及企业成长的专利,而是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研究愈加重要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创新与区域边界进行链接的典型代表——产业集群,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内部创新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且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更多的集群创新研究还是关注群内相关主体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即主体企业横向与纵向竞合关系),即使是不同主体间合作关系研究,也更多地停留在产学研合作或行业协会或政府政策研究层面上[2],而较少有研究从集群全局来研究集群创新系统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或转移,因而也就忽略了集群内一类特殊群体——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简称KIBS):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而KIBS的与日俱增和日益庞大亦已成为知识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更好地理解KIBS在集群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一、集群创新系统与KIBS
创新更多的是一个交互学习的过程,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自发的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需求。况且,合作创新也能促进单个企业更优地使用自身的知识与其他外部知识进行特殊的竞争力整合。至于集群创新系统如何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群内企业的交互创新,也就是“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4],成为集群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因此,下文主要从KIBS对集群创新系统核心功能所作的贡献,来探究KIBS与集群创新系统的关系,即KIBS在集群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一)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内在联系及知识基
我们认为,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也即核心层次要素,就是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网络,从行业类型来分可以大致分为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其次是辅助层次要素,也就是从事知识生产和提供的集群知识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共研究开发机构、实验室和高等教育机构如大学,它们担当着挖掘和开发前沿知识、前沿技术的重任;人力资源与培训机构及其他如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技术服务机构等在集群创新系统内担当创新桥梁的KIBS企业;“政府”及其他公共政策机构。虽然在其他研究[5]中政府是作为因素下面的一个变量,但考虑到它在我国集群发展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我们有必要把政府等公共政策机构作为产业集群稳健发展的支撑因素,因而也是集群辅助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暂不考虑KIBS企业(知识中介)的情况下,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创新组织(相关企业集合)和区域辅助机构(区域内科技机构、政府及公共政策机构)。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产业集群知识基的角度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两类知识基:创新组织的知识基及区域科技知识基。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两者之间或两者自身内部的正式或非正式联系作三点说明:
1.区域科技知识基主要由公共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识基构成。在现有研究的结论中,这两者被公认为创新的第一知识基,也就是说,它们主要担当了新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生产功能。那么,对整个集群创新系统而言,区域科技机构扩散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内企业获取新知识的程度和速度,进而影响到区域内企业吸收新知识的程度和速度,乃至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产出。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公共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都是区域科技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前者更侧重于基础应用,后者更倾向于基础研究,两者各自都有自己的网络。因而,公共研发网络和高等院校网络之间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两者也有互动联系的需求,并且互动联系的强弱不仅关系到新生产的科技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速度。换句话说,如何促进两者的互动效率是区域知识基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2.创新组织主要由群内相关企业组成。其中相关企业以产业链企业为主体,它们主要通过相关的信息流和内部联结模式进行互动(包括垂直供应链关系和水平竞合关系)[4,6],也就是群内主体企业本身存在知识流动。此外,创新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从组织外部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并结合企业已有知识从而产生新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创新组织把外部和内源知识整合到一起的能力也即“吸收能力”[6]就显得举足轻重。从知识基角度看,创新组织在提升自己的吸收能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创新组织的知识基。
3.区域创新组织和区域科技机构是集群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区域科技机构主要负责为群内创新组织提供集群内部科技知识或者说“原创”知识,因此,扩散能力对系统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区域创新组织则是吸收组织外部知识(特别是区域科技机构生产的知识),将之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因而,吸收能力对系统内部的创新活动至关重要。此外,集群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和机构之间的互动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和整个经济体系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增强区域科技机构的扩散能力及区域创新组织的吸收能力,就成为集群创新绩效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集群创新系统天生就有加强区域科技机构的扩散能力或区域创新组织的吸收能力的需求。或者说,需要某一类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创新组织和科技机构之间知识的流动与整合,它或者增强了创新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或者增强了科技机构的知识“扩散”能力,从而使集群创新系统的功能最大化。而这正是集群内KIBS出现并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原因[1]:KIBS作为创新系统内第二知识基[7],在扩散外部知识、参与客户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无意或有意地促进了群内机构间知识的流动和整合,从而为系统内知识的进一步生产和应用创造了空间(如图1所示):
(二)创新桥梁的分类与功能
从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KIBS企业增强了群内企业与科技、政策机构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构筑了客户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之间的知识桥梁,便利了群内企业内外部知识的整合。由于该知识桥梁的最终目的是支持或促进客户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故在这里,我们把这种知识桥梁称作创新桥梁。
1.创新桥梁的分类。从以上分析来看,创新桥梁包含了这样几层涵义:一是传统桥梁:单纯的线性过程,KIBS企业只是简单地把内部的专家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是架构企业与周边环境的桥梁,也即帮助客户企业适应环境要求;二是“蜜蜂式”桥梁:像蜜蜂一样在企业间交叉授粉,即为不同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KIBS把经验和观点从一个企业带到了另一个企业,同时也在不同企业间构筑了虚拟桥梁;三是“红娘(marriage broker)式”桥梁:KIBS提供一个“端口”帮助企业与大范围内的专业服务连接;四是区域内外部桥梁[8]或“网关式”桥梁[9]: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区域内部知识源,通过与外部知识机构的联系,将外部知识引入区域内部,丰富并扩展了区域的内部知识基,即构筑了区域通往外部的桥梁。如J.R.Diez通过对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维也纳进行实证研究,得出50%—91%的区域内公共研究机构与区域外部其他研究机构拥有合作关系,它们根植于国家或国际科学网络,具备为本地企业提供外部知识的潜力[9]。应该指出的是,前三种桥梁更多是基于区域内的考虑,而区域内外部桥梁已经将KIBS获取知识的知识源拓展到了更广泛的区域外部甚至是国际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该类角色更能促进或帮助集群进入更广泛的区域竞争。
2.创新桥梁的功能。前面创新桥梁是基于宏观系统的视角探讨KIBS在集群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在此,创新桥梁的功能则更侧重从微观层面研究KIBS的作用。或者说,KIBS扮演的创新桥梁角色是KIBS微观功能的外在表现。
Gadrey将互动创新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而根据各个阶段区分KIBS的三种功能:诊断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参与问题解决①。与此类似,Czarnitzki和Spielkamp强调KIBS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或其他服务业的互动过程,把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区分为三类[10]:(1)KIBS从其他途径购买知识或从制造业购买设备和商品,为向客户企业提供服务做好准备(知识购买);(2)KIBS直接为制造业或服务部门提供服务或者信息(知识提供);(3)KIBS把产品或服务的补充知识或服务提供给制造业或其他服务部门(合作创新)。然而,“知识购买”和“知识提供”更多的是建立在“合作创新”的基础上,而且上述分类还忽略了KIBS的知识再生产,即“知识生产”这一功能。
还有学者根据KIBS在支持客户公司的创新过程的程度不同,区分了KIBS的三种功能:促进创新、传递创新和创新的来源[3]。其中,促进者是指如果一个KIBS企业支持了客户企业的创新,但该创新既不是来源于KIBS企业,也不是由KIBS企业传递到客户企业的,那么这个KIBS企业就只是发挥了“促进”作用。例如,一个技术工程公司派出它的一个工程师团队与客户的工程师一起工作,创造出一项新的创新方案。传递者是指KIBS公司简单地将已有的创新从除自身以外的源头转移到它的客户企业或产业中,如IT公司把先进的创新的ERP软件应用到客户企业。而创新的源头是指KIBS企业在客户企业开始创新和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通常与客户企业有着高度的互动,那么它就是创新的源头,如一个广告代理为客户策划和执行了一个全新的活动。事实上,该研究主要从创新源及创新传递者这两个维度出发,划分了促进创新、传递创新及创新源这三种功能。然而,创新源及创新传递者这两个维度的合理性,以及为什么两个维度中只得到三种功能(见图2)而不是四种,这些问题都有待商榷。
事实上,KIBS企业具备的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两大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集群内部的知识演化过程,尤其对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而言,KIBS企业生产和转移的知识往往是他们的外部知识源。因此,结合上述分析,本文从KIBS的知识生产与转移角度总结出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生产)及知识转移三大功能(见表1):
二、KIBS创新桥梁的作用机理
如前所述,KIBS企业扮演的“创新桥梁”角色主要通过在客户企业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之间构筑知识桥梁,从而支持或促进客户企业内部创新活动。而促进客户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则是KIBS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两大特征的外在表现,因此,下文从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这两大特征入手来分析KIBS企业创新桥梁的机理所在。
(一)创新桥梁的要素分析
1.知识来源。KIBS获取新知识是其参与客户企业创新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拓展其自身知识基的重要环节之一。除了KIBS自身的内部活动外,其他所有的外部信息源都可能刺激KIBS形成创新方案或创新活动。因此,创新源可以大致分为企业内部知识和企业外部知识两大部分。其中,企业外部知识又分散于行业内部与行业外部。此外,企业外部知识还可以根据企业间的垂直和水平联系来区分知识源,即“垂直”知识来源和“水平”知识来源。 根据以上分析,知识源一般可以分为四类:(1)企业内部源或企业家团队(entrepreneurialgroup);(2)外部私人企业,如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咨询企业;(3)公共研发基础,如大学、职业学校、非大学研究机构、中转站(transfer places);(4)一般易接触源,如展览会、展示品、公共出版物、专利、数据库、电子媒介等。需要指出的是,对于KIBS而言,关注市场上的竞争者非常重要:他们暗藏着大量能被模仿的服务,并且不自觉地为其他KIBS企业指出可能的水平合作者;此外,客户企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是KIBS重要的创新来源,有实证表明,50%—60%的企业表示同样处于服务行业的客户是创新的第二大来源[10]。
2.与客户的联系方式。KIBS企业通过知识生产以及知识扩散把知识传递到区域内企业中,从而间接或直接地把有用的知识转移到可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中。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传播渠道。事实上,KIBS通过多种途径正式或非正式地在创新系统内扩散知识。其中,正式联系主要有:(1)长期竞合式联系,这是一种经典的咨询者主导互动模式,最常见于解决创新战略和创新组织问题;(2)短期合同式联系,这是一种KIBS与客户高度互动模式,是更为均衡的合作关系,最常见于研发机构型KIBS与研发密集型客户企业间的正式或非正式合作过程;(3)售货式联系,是另一种极端,KIBS与客户之间较少存在互动,两者关系也只是普通的市场交易关系[11]。而非正式的联系主要包括KIBS企业与客户企业员工间的私人沟通以及KIBS企业的人员流动等。此外,KIBS不仅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合作伙伴,还有为其他企业带来创新压力的趋势,如通信行业增值服务的创新就需要软件业加强配套技术开发。
3.服务业合作创新的比例与合作伙伴。KIBS与客户之间的正式联系能使知识生产和扩散达到最大化,而正式联系中的合作方式则是所有联系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带来新知识,促进企业内外知识整合,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共同分担目标、成本、风险。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与KIBS企业的合作能够取代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合作开发项目终究只能是内部研发的一个补充。此外,服务业参与的合作更多的是项目导向性质的,只有一小部分服务行业内才存在着长期服务合作,如计算机与技术服务行业。因此,服务业中创新项目的合作比例要远低于制造业面临的情况。
此外,不同类型的KIBS也拥有不同的合作伙伴。以KIBS及其他具有较高资质的服务业(如计算机服务、技术服务即咨询业)为例,它们更倾向与竞争者或高等院校合作。这表明了ICT产业中服务提供商具有较高的资质。应该说,KIBS企业从外部支持中获益与扮演创新桥梁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4.国际商贸:KIBS“网关式”桥梁的典型。创新桥梁研究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内其他企业之间知识转移和信息交换联系的简单模式。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联结区域内外的知识,也即扮演“网关式”桥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商贸的快速发展就成了“网关式”桥梁的典型代表。在这里,第一步是出口比率,它反映了服务的竞争优势。服务业的出口率是衡量市场成功水平及国家化的指标,并且它能引导知识和服务的国际流分析。从现有研究[12]来看,拥有较高知识基的服务业深入国外集群内部,通过向外国客户出售可市场化建议和服务来建立国际化桥梁,以进一步帮助区域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
(二)KIBS企业的知识生产与转移
接下来,我们以与客户企业的正式合作为例,将KIBS的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3]:新知识获取阶段、知识整合阶段及知识传播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这三个阶段在KIBS参与客户企业创新过程中可能反复发生。其中,获取新知识是KIBS在与客户企业交互过程中从客户企业中获取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知识整合阶段则发生在获取新知识之后,它是指KIBS将已有知识与从客户企业中获取的新知识进行整合;知识传播阶段则是KIBS将整合后形成的新知识传递给客户企业的行为。其中,知识整合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知识整合不仅是新知识产生的关键,而且也解决了客户企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自身在这个环节中也增长了新知识,熟练了新知识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KIBS建立了新市场”[13]。由此,KIBS企业也完成了知识生产和转移的任务(见图3)。
应该说,Strambach[13]为研究KIBS企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特别是明确地指出了KIBS在扮演创新桥梁角色过程中发挥的三大功能:获取知识、生产新知识及扩散新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Strambach更多地从与客户企业互动的角度出发,因而简化了KIBS从其他知识源获取新知识的环节。事实上,KIBS不仅在与客户企业沟通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而且还从其他相关途径(如前所述),如公共出版物、科研院所等获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其次,除了“蜜蜂式”桥梁以外,其他创新桥梁大都只是侧重某个或几个阶段而不是包含或突出所有阶段。如,“红娘式”桥梁和“网关式”桥梁更侧重于知识获取,也就是尽可能从区域内外获取新知识,为知识整合阶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传统桥梁则是把新知识以一种新的服务或服务的提升形式传递给客户企业以推动其创新活动,因而更侧重于知识转移阶段,也就使得知识扩散能力显得分外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片面地根据桥梁类型,只关注核心阶段而放弃其他能力,而是要求不同类型的KIBS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三、小结与展望
结合上述分析,在创新系统中,KIBS通过担任四种不同桥梁角色,即传统桥梁、“蜜蜂式”桥梁、“红娘式”桥梁及“网关式”桥梁,加速并强化了创新系统内各个组织间的联系,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其他机构间的联系。同时,本文从KIBS的两大特征——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入手,深入剖析了创新桥梁内部隐藏的作用机理:知识获取、新知识生产及新知识转移三个环节,指出了不同创新桥梁的侧重点,以便于使不同类型的KIBS更好地制定其发展战略。而这些对于我国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首先,从产业集群来看,集群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区域内创新主体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中小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的能力和效率。因此,集群内部技术中介、咨询公司及认证、检测机构等促使KIBS良性发展的部件,对加速区域组织间知识流动、推动中小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保障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其次,不同“桥梁”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而不同的功能也需要不同能力的支撑。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KIBS在兼顾新知识吸收、知识整合和知识转移这三方面能力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在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扩展自身的知识基。
最后,KIBS并不是万能的,它在促进区域科技机构和创新组织联系的同时,也需要区域科技机构和创新组织的支持。也就是说,区域科技机构知识基的丰富程度、创新组织吸收能力、后期的整合能力之间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