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拉动分析 |
副标题: |
作者:向晓梅 来源:2007年3期《广东商学院学报》 人气: 时间:2009-2-18 10:26:25 进入论坛 |
|
|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相互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的变动规律[1]。产业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三大产业或具体产业间的关系和比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动的趋势,并且要善于发现潜在需求,才能成长、发展、壮大。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开始将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要素禀赋、政府干预等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并积极探寻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研究的重点则由在普遍短缺的情形下优先发展什么产业转向在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大多数学者已认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由需求、以技术为主的供给和与前两者密切相关的比较优势等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市场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的直接拉动力[2]。本文着力研究消费结构升级变动趋势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一、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一)消费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1.市场消费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是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因
市场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重要因素[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水平和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潜在的新需求将逐步形成和扩大并对新供给形成强大拉力。在需求拉力的作用下,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将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新企业的群体就可能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用于衣、食、住、行的支出结构将会发生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逐步升级,新的产业也大体上沿着这一路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和“高加工化”阶段分别和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相适应。
2.消费结构变动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空间
当一个国家进入温饱阶段之前,农业和轻工业的需求弹性最大。在非农产业中,以纺织、食品、造纸及家具等为主的轻工业在强大的需求拉动下发展最快,这就是工业化的前期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的购买力开始转向耐用消费品,特别是以汽车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就开始转向对服务业的需求,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弹性开始迅速提高并在市场的拉动下快速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扩大,他们对物质产品之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
(二)消费结构演变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4]。
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此时,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转变对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
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的前期,“老三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分别是温饱和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作为一种时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后期阶段的消费特点是,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尤其是与IT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最为迅速。
二、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步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前进是客观规律。未来消费结构的变化及产业发展前景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国内外信息需求膨胀并成为消费主流,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尤其是内容服务产业发展的动力
研究表明,伴随着GDP的增长,人们的消费必然会向非物质的方向转移[5]。物质经济将逐步让位于信息经济、体验经济。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消费形式正日益风靡全球,数字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了社会消费方向转移的结果。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人们在文化娱乐、通信服务的支出早已超过用于服装的支出。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信息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也得到迅速提高。此时,人们需要更精致地生活,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娱乐享受,数字内容的信息服务也将成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切实的需要。此时信息需求产生的巨大市场拉力,必将拉动信息产业尤其是数字内容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二)新型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消费时尚,推动了创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5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DP在5000美元~10000美元之间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在于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也呈增长趋势,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因[6]。
(三)健康消费水平的急剧上升,推动了生物医药、保健产业的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和健康观念发生改变,医疗保健消费增长迅速,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级化,生物医药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药品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人均药品消费不足10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药品达40美元~50美元,欧洲为160美元,美国和日本都超过200美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防范疾病的观念转向重在预防、保健,重在对亚健康状态的及时调整,医疗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为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药品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析,21世纪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用品市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他们对更优质医药产品的需求将会启动医药领域的高端产品市场,扩大医药市场消费层次,为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以汽车、住房、耐用品为主的热点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增强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力
2005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增幅分别为12.56%和13.54%,私人购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私人购车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70%左右,汽车消费逐渐成熟。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石化、建筑、服务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对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汽车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以对高科技行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再次,汽车产业也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潜在市场,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住房消费的不断升温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住宅消费如果增加10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就可能增长1个百分点。另外,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个人就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住房消费热不仅能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发达,还会推动建材、装饰装潢用品、家具、家电等商品的销售,促进与这些商品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耐用品为消费升级换代加快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尽管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总体上都还有提高的空间。我国农村在逐渐走向富裕并对彩电、洗衣机、冰箱的需求渐渐走向饱和之后,将会把家庭耐用品的消费方向转向空调、微波炉、家用电脑甚至私人汽车等。而我国城镇居民在对空调、微波炉、电脑和汽车的需求逐渐降温之后,也会根据发达国家的消费示范效应产生新的更高的消费要求,比如同类产品的更新换代;微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数码产品的普及等等。对各种家庭耐用品的持续消费将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7]。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会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业升级。
我国居民的三次消费升级都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也扩大了投资空间。未来我国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将进一步活跃,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契机,不仅有利于形成新的国内市场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相信今后数年中国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不但能继续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还能够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东钢.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程立.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1):43-48. [4] 江正法.我国应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83-84. [5] 尹世杰.我国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政策引导[J].经济学家,1998(5):37-42. [6] 陈富琼.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历程与政策引导[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4):38-39. [7] 张巧玲.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消费时代的到来[J].中国市场,2006(36):10-11.
|
击更多【向晓梅】的文章 |
文章录入:黄丽丽 责任编辑:黄丽丽 |
上一篇文章: 我国流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思路
下一篇文章: 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战略实例剖析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中国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启示
商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
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浅析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扩大内需与我国流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相关分析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分工理论视角下商业集聚与零售业态多样性研
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国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中流砥柱
零售商品牌资产管理:结构、模式与路径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