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促进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零售业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开发潜在消费。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制度转型、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开放这三股力量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为两个时间阶段,即1979-1989年和1990-2005年。由于数据获得的原因,本报告对消费特点的分析时间界定在1990-2005年。
一、城乡居民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研究结论 1.城乡居民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特点。从1990-2005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一直在增加,购买能力在持续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城乡间和城乡内部,收入不平衡及收入差距的加大,降低了平均和边际消费倾向,抑制了购买欲望,再加上消费者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强烈反应,减少了消费支出量,特别是制度变革所导致的环境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低的居民消费率和很强的储蓄倾向(见下页表1、表2、表3、表4)。
2.中国城乡居民边际和平均消费倾向经验变化。表2显示了中国城乡居民边际和平均消费倾向的经验变化。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点。城镇居民在1990-1997年间,各种消费构成因素比重大小依次为:食品>衣着>文教娱乐>家庭设备>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在1998-2005年间,各种构成因素比重大小依次为:食品>文教娱乐>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中国农村居民在1990-1992年间,各种消费构成因素大小依次为:食品>居住>衣着>文教娱乐>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1993-1999年间,各种消费构成因素大小依次为:食品>居住>文教娱乐>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2000-2005年,各种消费构成因素大小依次为: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注意自身保健、要求交通设施的快速便捷及通讯手段现代化的需求都随之快速增长。不过城乡居民支出结构也有很大不同。在食品和居住支出比重上,1990-2005年间,农村居民都高于城镇居民,但是二者的发展态势明显不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一直高于城镇,并且恩格尔系数差距在拉大。而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差距却一直在缩小,缩小趋势明显。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在1990-1995年间,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但在1996年后,城镇居民超过了农村居民,并且差距逐渐加大。衣着、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在1990-2005年间,城镇居民都一直高于农村居民,不过衣着、家庭设备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差距在期间逐渐扩大。以上所分析的消费问题的解决,需要商贸流通服务业。
二、消费问题与商贸流通服务业 (一)零售业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 由第5页表5看出,1978-2006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平均为82%,商贸流通服务业成为满足消费的绝对主力。
(二)零售业能够开发潜在消费。 1.满足顾客价值的地理定位。据清华大学零售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购买便利已经成为城市消费者最满意的零售店亮点。豪泰林(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告诉我们:零售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可以有两种方式,即价格和路途成本。如果两家零售企业紧挨在一起,意味着路途成本相等,不同零售企业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唯一成本是价格,哪一家零售企业的价格低,消费者就到哪一家去购买。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零售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将会十分激烈;随着路途成本的上升,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不同零售企业提供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趋弱,从而每个零售企业对附近消费者的垄断力增强,价格竞争减弱,销售渠道趋向稳定。相反,在价格等同的情况下,路途成本低的零售企业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所以零售企业的空间分布状况直接及间接(通过路途成本因素)地影响零售 企业之间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由前述的 城市超市饱和度 研究结果,我国 企业零售网点过于饱和,但是在增加城乡居民的便利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却功不可没。
2.满足顾客价值的业态定位。从现实来看,新的业态的出现无不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零售业各种业态纷纷出现,且各有定位。便民店以靠近顾客、方便购买为特点;专卖店以专营某一名牌商品、满足消费者品牌需要为特点;仓储式商品依靠简化装修和减少附加服务来更多地让利给顾客;折价 商店则以廉价商品吸引顾客;而大百货公司的优势是信誉保证和良好的服务,购物中心的诞生适应了人们追求休闲、娱乐等“离物”型综合消费的倾向。报告对中国1990-2005年按销售额排序的前100家零售企业进行地区分布归类,发现前100家 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和重庆。选择分布在这些 城市的零售上市公司,对其业态和组织形态进行 研究。发现中国零售业呈现出不同企业间多业态快速发展和同 企业内多业态共存互补的态势。
3.满足顾客价值的企业定位。顾客价值定位由宏观到微观,包括企业战略定位、企业形象定位和企业营销定位,层层构造并实现顾客价值。对于零售企业来讲,不同业态的零售 企业的营销定位能够直接满足顾客价值,实现消费需求。
(1)实现顾客价值的零售企业营销资源和能力分析。实现顾客价值的营销资源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商品、定价、分销、促销4P营销因素。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就是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对企业可控因素加以组合,以使企业可控因素的组合状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得到较大的利润。我国百货、超市和家电专业店三种业态对 企业的营销定位进行分析。
(2)百货业态满足顾客价值的营销附着点分析。以商店政策和企业形象为中心营销点。以企业服务和商品为次营销点。具体包括:第一,服务创新。服务是商业企业形象的生命,构成了企业与顾客联系的纽带,只有真正做到优质和创新服务,让顾客说满意,才能取得 企业绩效优势。第二,缩减商品品类。传统百货商店经营的大家电、日常生活必需品基本退出了百货商店,而满足顾客享受生活需要的服装服饰、 化妆品、珠宝等成为现代百货商店最主要的商品品类,特别是 服装服饰类商品占销售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第三,重视品牌经营。在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带动下,大型百货零售企业正在从“大而全”的品种经营向“专而精”的品牌经营转变,企业经营不再以多品种作为招揽顾客、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转而向追求品牌、引导时尚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以中产群体为代表的消费者对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品牌价值的奢侈品的需求明显升温,使国内百货 企业开始重视奢侈品品牌的引进,特别是大型 城市中的中高档百货商店在引进国际一线品牌上不遗余力。再次,以购物环境和商店设施为基本保障营销点。舒适的购物环境和齐备的 商店设施对于百货店消费者来讲属于必不可少的保障品,其水平的降低或缺乏会造成消费者抱怨。
(3)家电专业店满足顾客价值的营销附着点分析。以企业形象和价格低廉为中心定位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可信赖程度和声誉是影响企业形象的重要指标,而知名度的影响比较小。从售前的广告宣传、促销海报,到销售过程中的产品介绍、价格谈判,到售后的送货、安装、保修等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到顾客对企业形象的感知,所以企业必须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到讲诚信、负责任,从而树立消费者的情感忠诚。价格战已经成为家电零售企业竞争的最主要工具,但是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比较大、促销的频率比较高,使顾客经常期待着价格更进一步的降低。恶性的价格竞争已经为家电零售行业带来了隐患,长此以往将危及行业的健康发展。促销是否有吸引力和价格是否有相对竞争力对顾客的价格感知有比较大的影响。企业要了解顾客的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促销。以产品质量稳定和人员服务为次定位点。在产品质量稳定方面,保证产品为顾客实现效用价值。此外要提高人员服务水平。一般的消费者缺乏对于家电的知识,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对人员服务的依赖性比较大,这与综合超市购物有很大的不同。服务人员的可信赖程度、是否愿意帮助、是否能够帮助、帮助是否及时则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家电 企业要把销售服务人员 培训成有能力服务而且也愿意服务的专业人员,使导购员从接待、收款、包装等技能性服务转化为顾客提供购买商品解决方案的智能型服务。
(4)超市满足顾客价值的营销附着点分析。以价格低廉为中心定位点。感知价格是影响超市顾客满意度最核心的因素。但由上述 研究发现促销的吸引力对顾客的价格感知影响最大,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所以,综合超市需要了解顾客对什么商品和什么样的促销形式敏感,从而对合适的商品采取合适的促销手段。以企业形象、产品质量稳定和购物环境为次定位点。综合超市的可信赖程度和社会责任感对商店形象有较大的影响,而知名度的影响却较小。但中国内资企业在树立商店的诚信和负责任形象方面的努力比较有限。所以,综合超市如果能够在与顾客接触的各个环节对顾客负责,积极地参与居民社区的建设及合适的公益活动,对于树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从而建立消费者的情感忠诚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产品质量稳定方面,应加强店内商品管理水平,保证产品为顾客实现效用价值。在购物环境方面要改善购物环境。顾客在综合超市购物,除了商品,还非常注重购物体验。商店是否宽敞明亮、是否卫生对顾客的购物环境感知的影响最大,其次才是 商店的氛围。所以,综合超市要讲究店内的照明和空间的宽敞、干净,提高顾客环境感知价值。
可见,零售企业以顾客价值为中心进行 企业定位,营造、改善消费环境,增加城乡居民的福利,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从货币储蓄到实际消费的转化,达到促进、催化、开发消费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还可以看出,顾客与商贸业是相互依赖的关系。通常所说的“零售业要依赖顾客消费者”、“消费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只是表面现象。而由于商贸业的影响力,致使顾客、居民消费者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都强烈依赖商贸业才是事情的本质。个别 商店可以因为大环境恶化、经营不善或慢待顾客而垮台(例如国际金融危机时刻),但商贸业和居民消费从来不会垮掉。各国的商业实践显示,那些在经济困难时期因洗牌加剧而垮掉的商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将为更多的有效率的 企业腾出发展机会和空间,从而实现商贸业与消费者的整体提升和更大跨越。从前面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认真 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直接贡献和外溢效应的影响力问题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有希望据此作出新时期成本最低的战略选择,并有可能挖掘出巨额的近期实效。在这里,我们不是按照原有的思维惯性讨论某些政策的细节,而是提出一系列有助于政策创新的设计思路。
实践表明,以往主要依赖外延扩张形成经济增量来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促进发展的政策思路,即“增量解决法”,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在逐步衰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集约化道路的战略意图。经济越是快速增长,“总量块头”越是增大,就越是考验中国化解原有经济存量的能力,就越是需要依靠“存量解决法”来寻求改革攻坚式的突破。而从积极的态度出发,目前种种触目惊心的损失、浪费状况刚好反衬出、折射出“腾出手来挤压存量”的潜力巨大,今后工作思路的主要注意力迫切需要从“靠加法、拼增量”转变为“靠减法、解存量”。
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创新思路观察,强劲而低效的外延式增长之害,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财富增长质量和终极目的的评价问题。引入时间因素,从动态化和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角度看,便会发现一种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最终目的的新财富观:不仅要看我国每年生产了多少物质产品和为得到这些产品付出了多少代价,更要看这些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即看有效产品率的高低。在当今国际国内分工日益加深的场合,不经过市场、流通的检验过程,社会财富只不过是观念的、想象中的存在,并不会带来任何效用和效益(马克思语);社会财富存量既定以后,货畅其流,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努力使所有经济环节和领域趋近于“流畅平滑”、最为经济合理的有效状态,就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真实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实惠;反之,则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虚假增长。假如缺乏“关注存量效能”的新财富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就仍然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打折扣。①
因此,从国民经济大局观和大背景出发,从政策分析、对策分析的角度提出“关注存量效能”和重视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新财富观,有助于找到事关全局的新的政策思路和解决方案,设法从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其“双优”的天然功能入手,最大限度消灭经济存量中的闲置、浪费和损失。而一切存量的优化与盘活,最终都是稀缺资源的节省和生态压力的减轻。这是新时期成本最低的战略选择。
通过相互关联的五项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在未来5~10年,按照“减法、效能的思路”,通过培育市场体系、优化流通环节,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有希望从经济存量中“挤出”6万~8万亿元的巨额收益。 概括而言,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多向性的影响力。为此,迫切需要长期开展相互关联的五项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
一、实施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1.要从战略高度改变结构调整的制造业思维。中国原有的纵向化、条块分割、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是与横向性市场流通体系相互冲突的体制,它使得原本可以更有效率的、更具竞争性的、内外贸一体化的商品流程和流通网络被切割得零零碎碎、混乱不堪,导致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计数。新时期中国商贸流通业已经不再是次要产业,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天然基础。中国要将主要注意力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的制造业转向贸易、市场和商贸流通业,寻求借助商贸流通服务业解决原有问题的新途径;要改变凡事习惯于越过市场流通过程这一市场经济的天然基础,直接凭借政府力量配置资源、调整结构的传统做法。
2.结构调整要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我国的结构调整要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壮大商贸流通服务业。目前,由于网络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兴起,产业结构实现竞争性升级和高效率运作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外部体制和政策环境,在于改善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的纵向化、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要着力解决政企不分、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问题,商贸流通服务业要率先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切实实现 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治管理。同时,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和相应的执行机制。
3.强化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中介功能。在依靠通常的财政、货币政策解决我国经济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强化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疏导和中介功能。最新迹象表明,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格化”表现,企业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及其流通渠道已经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凭借贴近市场和了解消费信息的优势,流通服务企业已取得对上游制造商、供应商的支配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要给市场以机会,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商贸流通服务业,不应再继续把它当作次要产业带看待。为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必须将主要注意力从制造 企业转向商贸流通服务业,寻求和探索解决原有许多问题的新途径。4.鼓励商贸流通服务业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结构优化只能更多地依托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寻求彻底解决,实行市场化、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和流通渠道建设,促使商品和生产要素高效率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分工深化进程,改变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高度趋同的自然经济体系,改变国内商品和要素市场分割、封闭、垄断、无序以及价格信号扭曲的局面。
二、实施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流程优化行动 保守估计,通过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我国全社会工 商企业可节省至少10 000亿元的流通资本。目前,我国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同过去相比虽然略有改进,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特别是2007年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出现减慢趋势。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对应的另一种指标是库存率。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减少商品库存量是 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一项可行的战略。因此,通过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加快经济节奏和消除迟滞耽搁来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已经成为新世纪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以制造业流程优化为主导的经济节奏的较量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表现在微观主体层面就是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资本周转、控制库存、精确采购、强化销售、降低成本、推行供应链一体化等。为了促进中国工业领域的流程优化,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要努力促成国民经济实现“第三个转变”。中国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塑造传导机制,提高流通效能,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促进工业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突出强调“第三个转变”,是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出发提出来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中国经济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到处缺钱”,而是“缺少动感”,是流程粗放,“几个钱不顶一个钱”。时至今日,工业经济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地区无不声称“资金短缺”,与此同时却又放任经济节奏的缓慢、迟滞,任凭已经投入的巨额资本沉淀不动或隐性闲置。日本经济尽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平成不景气”时期,但其制造业流通资本年平均周转率始终保持在7.5~8次,周转速度是中国同类企业的4~5倍。2004年末,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 企业流动资本占用达到86 884.71亿元,如果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速度从2004年末的2.16次提高到3次,则周转时间可缩短48天,同等经济规模下可节省流动资本11 280亿元。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缺少资金,而是循环太慢,缺少动感,资金利用率不高。
2.要努力实现工业品流程的三个“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批发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14%~1.29%。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运行节奏的不断加快,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比例很小,进一步印证了周转速度普遍较快的现实。另有调查显示,美国71%的制造商利用这一可行的战略,已经使商品库存时间从最初的2个月下降到了1.2个月;而汽车、电子产品和零售企业的周转时间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27天,缩短为90年代末的12天。因此,在新财富观指导下,历来比较重视周转速度和流通成本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包括现代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要发挥市场中介的影响力,积极主动介入工业和工业品流程的优化整合,实行“三个改变”。一要改变工业品流通渠道行政化,商业资源重复建设,信息传递受阻,货不对路,产、供、销脱节,脱销积压并存,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局面;二要改变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工业经济体制,把制造业从一个个非市场化的封闭型车间孤岛中释放出来,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三要改变我国工业 企业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无渠道、无品牌、无订单、无技术,处处受制于人、勉强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
3.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利益关系的优化调整。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市场化的公平原则,推动流程中相关各方,特别是零售商和供应商、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 企业结成“利益共赢体”,改变目前因为利益冲突而轻易损毁流程的状况。具体而言,就是促进流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等的利益关系趋向公平、公正、合理、稳定,使原有的松散型、节点状资源,以共同受益为主线优化整合成平滑的链式资源。
三、实施以物流合理化为主导的节能降耗行动 从全球看,产品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发生了新的结构性变化,即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所取代,物流成本占产品销售价格的比重平均高达30%~40%,已经成为吞噬 企业利润的巨大“黑洞”。为了实现削减物流环节成本的目标,需要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推进物流高效化与合理化。将快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推行物流合理化和高效化纳入节能降耗,提高国民经济质量的总体 规划,新时期要明确将社会物流资源优化整合、工业企业物流绩效改善作为主攻方向。在我国,物流的主要问题不在批发、零售业等商贸流通服务业,而在于制造业,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其普遍“自办物流”的低效格局。在历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中,工业企业自采自销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5%以上,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目前,对工业企业自设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所造成的巨额投入,以及成本和效率状况几乎难以统计,原因在于游离于市场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这正是中国物流效率低下、流程恶化的原因所在,也是改善潜力之所在。如前所述,提高物流效率,改变粗放格局,可降低至少20 000亿元的物流成本。而根据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工业企业通过外包物流服务,平均可以节约39%的物流成本。这对大多数处于微利状态的生产型 企业而言,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2.既要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又要防止资源利用不足。针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格局散乱的状况,有必要就目前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重点是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仓储设施和运输能力的种类、结构、分布、水平、闲置状况以及探讨其现代化升级改造、存量重组的可能性等,以便为制定宏观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要坚决制止各地巧立名目,采取违背物流规律的做法“大办”物流产业的倾向。对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等“第三方物流”领域的投资行为,应当采取严格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和 规划,注重存量重组、升级改造,避免滥占土地、滥上项目。新时期要以大幅度降低跑空率、提高综合效率为近期目标,改变物流资源条块分割,铁路、公路、水路、海运、航空、管道各自为政的物流管理体制,以市场化为基础,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存量,使各类车辆平均跑空率从目前的40%下降至20%,明显缓解能源、道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3.加强物流成本核算等基础性工作。上述物流状况同成本核算、监控缺失有直接关系。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导致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中国物流成本信息近年来虽已开始分析发布,但统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与核算能力相当薄弱,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解释评估能力模糊不清,物流 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封闭状态,监测调控更是严重缺失。倘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将会严重阻滞新时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总进程。中国迫切需要符合自己要求、准确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真实数据的支撑。
为此,一是要加强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和数据库,并由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物流成本评估报告,对数据信息形成过程、统计框架、统计口径等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二是要尽快统一中国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规则和方法。即建立协调机制,确定物流成本指标,统一核算方法,加紧数据搜寻,切实强化物流信息管理,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对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的物流管理数据接口 研究,同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推进物流成本科目的试点。考虑到从物流成本核算到物流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建议在企业会计科目中增设物流成本项目或者分立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管理成本项目。提出相应的数据剥离方案、专项补充调查和分析测算方法。四是要开展对物流成本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别细化考察。以领先 企业为基础确定标准化数据。五是要在具备科学可比性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国际比较和国际交流,加强国内物流成本实际状况变动的实时跟踪监测,从中提炼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和措施。
四、实施以商品畅销为主导的增进消费行动 连续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提高并不同步,非收入消费制约因素大大抵消了收入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消费水平未能实现同比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这是近两年来,居民储蓄存款连续跨越的第四个万亿元大关,高储蓄率的背后折射出消费环境的隐忧。而从商贸流通服务业入手,排除非收入制约因素的影响,可化解至少1万~2万亿元的购买力存量,从而增加即期消费需求。
为此,迫切需要在增长动力、经济结构和扩大内需上完成由政府推动、投资主导型向市场调控、消费主导型的转变。 1.要先行管住“四大取款机”,高度重视其对居民即期消费的巨大阻碍作用。城乡居民日常的、大量的、基本的消费需求,即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统计范围内相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始终是最大量、最直接体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消费权益,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予以优先保障。然而,当前即期消费范围之外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这四项最大开支已经成为许多家庭支出的重要负担,俗称“四大取款机”。目前,政府投资向市场越位,而建立社会公共保障体系职能缺位,迫使许多家庭为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四大取款机”而被迫储蓄或借贷、还贷,不得不紧缩日常开支。由此所造成的挤出效应,正在剥夺公众的即期消费,甚至造成新的贫富差距,被迫节衣缩食,有的已经“返贫”,成为“时尚穷人”。②
2.要切实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促进消费方面转化剂、催化剂功能,建立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商品畅销体系。要顺应消费国际化趋势,提高有效产品供给比率,调整优化商品供给结构,促进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从批发、零售场所建设转变为大批发商、大零售商的培育;倡导绿色、健康、环保、可持续消费;建立、巩固快速反应体系;在内外贸一体化背景下,优化各类商贸流通 企业资源和国内外商品产供销流程,实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有效对接;等等。
五、实施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主导的反哺农业活动③ 在新时期,反哺“三农”固然需要直接补贴、外援式的输血机制,更重要的是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在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形成内生式的造血机制。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商贸流通服务业水平,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流通市场化。建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大力发展面向生产者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提供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为主的产前服务,以技术为主的产中服务,以产品营销为主的产后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发展农业保险业,降低生产者经营风险。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协会。逐步扩大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权威性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政府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一)培育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万事之本。 中央一系列“三农”利好政策为何得不到有效落实?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历史原因,制度原因,体制和政策原因等;从微观层面讲,根本原因是责任主体不明,实施效果不佳。在整体上,农村经济没有形成良好的微观基础,即农村经济里,没有能够形成像 城市工业经济里的居民和 企业那样,具有独立承担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民事责任的能力、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农民在整体上组织程度比较低,还处于松散的组织状态,这是中央一系列“三农”利好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的根本原因。
培育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具有重大意义,要摆在新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农村经济的多种微观基础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最适合国情的组织形式;推动、唤醒农民行动起来,大面积创办真正属于自己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时机已经成熟。所有有关农村的经济政策,都要从“外在于三农”的包办代替模式,彻底转变为“内在于三农”的内生性自主模式,从千方百计“替”农民办实事,转变为提供条件允许农民组织起来,依靠真正属于自己的组织,自己办好自己的实事。换句话说,中国的政策要点,需要从“他组织”转变为“自组织”,要从为“三农”服务的包办政策,转变为促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为自己服务”的自主政策。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尊重农民的创造,总结农民的经验,制定政策、程序和办法,例如合作社登记注册办法,内部组织管理办法,以及合作社优惠政策等,为农民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合作组织创造条件。同时,要促使它始终保持经济独立和农民自治,改变农村行政机构与经济组织极度混淆、机构臃肿、人员庞杂的状况。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是重中之重。 由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加工、储运、保鲜等多方面的原因,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比工业品更加脆弱,农产品滞销积压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农产品最迫切需要建立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目前农村卖难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工业品也出现大面积滞销积压,这种状况的背后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即新时期以市场协调为基础的工农、城乡互为供求的一体化关系还远不够牢靠,甚至彼此脱节,这就要求创建畅销体系、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新思路和新对策。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农业不发达、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生活水平较低,极度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尖锐,城乡市场发育的差别过大。工业品滞销积压不全在城市和工业本身,还主要因为农村市场对工业品需求容量的相对狭小,以及农村不断涌现的初级产品得不到 城市和工业及时充分的吸收。城乡交换关系的紊乱和“双重滞销”的产生,更反映出城乡之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交易支撑点。
从这个角度观察,便不难发现, 城市市场、大量工业品滞销积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新时期农村市场的 研究、开发滞后;将农村市场作为建立畅销体系和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重要启动点,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工业品滞销积压,而且可同时缓解农产品的滞销积压,把全局走活。因此,除了增加农民收入等原有思路以外,政策的要点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现代流通服务体系,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城乡产品购销重新活跃起来。
(三)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目前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村经济微观基础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成为低成本、高效率、增收入、促消费的新型载体。同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也是商务部主导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防止重复的单纯政府行为,商务部会同许多部门组织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前期调研,目前已经取得“农民得实惠、 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初步实效和经验,要切实做好“万村千乡”工程,关键在以下几点:
1.提高农民的参与度。促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参与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同培育农村经济微观基础和发展合作组织紧密结合,通过 培训机制,提升个体商户、夫妻店,使农村剩余劳力、农村生意人成为农家店的主体,并且切实使农民受益。
2.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企业的参与度。根据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城市迅速发展、竞争激烈而农村严重不足的强烈反差,从城乡一体化和建立畅销体系的角度重新考虑商贸流通服务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鼓励商贸服务 企业发展连锁式经营,突破城乡、所有制和主管部门的界限,向农村多渠道延伸、渗透,设立网点。这样既可以改变城市商贸流通服务业过度竞争的局面,又可以发挥其影响力,将城市的商业意识、商业经验、市场信息、技术知识向农村广为传播,加快农村商品化、市场化进程。要鼓励 城市各类商贸流通服务业 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自愿互利地加入进去,成为内在于“三农”的、紧密型的合作伙伴。
3.提高“良性循环”度。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要使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网点尽快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形成以低成本支撑的长效机制。对此,需要后续跟踪 研究解决的经济核算等问题还有很多。
4.提高政府的扶持度。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对 企业微利模式或保本模式要采取相应的政策保障。在启动阶段,提高公益性投资的质量,重点关注涉农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与统一配送产品品种和所占比例,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资金、用地、用水、用电等对应的政策要配套、完整、稳定。另外,推进“万村千乡”工程要避免“一刀切”,要充分估计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中西部地区条件暂时不具备的,“万村千乡”工程可以先行在乡镇一级尝试开办“中心示范农家店”,以便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5.提高渠道资源整合度。整合渠道资源,降低“涉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至关重要。包括来自种养殖业的农产品、满足农民需求的工业消费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等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为此,要整合商贸流通服务业资源,促使现有的各自为政的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 企业系统等整合成农村采购和农村销售一体化的流通体系,注重资源存量提升、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消灭各自为政、多头储运造成的“跑空率”,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切实解决“出村的贱,进村的贵”这一“剪刀差”问题。
六、落实中央“搞活流通、促进消费”重大措施的近期对策 围绕以上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从市场、流通领域入手挖掘潜力的思路,还需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暂时困难,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2月30日出台的“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重大措施,并利用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从各个方面加以配合。近期对策要点是:
(1)深化自身体制改革,如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增强竞争力;(2)以公平竞争为主导扩大开放,同时确保商贸流通服务业产业安全,警惕外资负效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绿色通道,剔除不合理的体制性流通成本;(4)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重大作用,加强商贸流通服务业原创性建设,改造提升农产品和其他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同时实行零售业创新;(5)商贸流通服务业要介入第一、第二产业,以优化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和流程为己任。特别是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受挫背景下,商贸流通业要充分发挥独特的时间空间网络—信息优势,最大限度地化解工农业产品库存积压;(6)要改变发展的不平衡现状,优先发展中西部商贸流通服务业,推动发展商贸带动型经济;(7)建立低成本、高安全、动态化的商品应急储备体系;(8)根据外溢效应特点,加快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中公益性认定工作,强化公共财政扶持力度;(9)要在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推动商业资本国际化、走出去,分销渠道向国外延伸,切实改变中国商品输出庞大而商业资本输出弱小、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严重失衡的状况;(10)要不断增强商贸流通服务业 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1)积极开展以服务至上为主导的诚信商业行动,改变流通服务业“普遍不讲求服务、不讲求诚信”的形象,切实提供优质服务,而不再提供“麻烦”,从源头上降低交易成本中急剧增加、数以亿计的社会防范成本(实际上,化解诚信危机,也可从源头上降低至少1万亿元的社会防范成本);(12)要以精确化为主导的科学监测行动。切实解决数据、信息、指标等缺失、虚假、混乱,不全不准不及时的问题,加强商贸流通服务业监管体系精确化、制度化基础性建设。重点建立商贸流通服务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商贸流通服务业标准化指标体系,商贸流通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特别是要按照竞争力系数及其以相对指标为主导,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改变现行绝对指标为主导的外延式、粗放型、拼数量的评价体系。
最后,必须强调指出,鉴于2009年以后国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严峻形势和产成品滞销、库存积压的强劲势头,无论中远期还是近期,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所有政策措施都要努力形成一股合力或一种机制,即充分发挥全部影响力,实施“反滞销战略”,千方百计促进消费,有效遏制滞销增量,化解滞销存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必要储备和滞销积压的区别;在滞销积压中,要注意绝对滞销和相对滞销的区别;在相对滞销中,要注意滞销存量和滞销增量的区别。④“注意三个区别”可引出多向性的对策思路,为反滞销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报告执笔人:宋则、赵凯。报告在2007年申请和获准立项时使用的术语是“现代流通服务业”,而在同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的术语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简称“商贸流通业”)。为避免歧义和误解,本报告已将原“现代流通服务业”称谓全部改为“商贸流通服务业”或“商贸流通业”,其内涵和外延均没有改变。)
注释: ①宋则:《从市场流通入手突破存量困扰的思路前景和政策要点》,载于《财贸经济》2006年第6期。 ②宋则:《我看2005年的城乡居民消费》,载于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2期;宋则《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九大要点》,载于《中国商贸》2007年第2期。 ③宋则:《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从市场流通入手最关键、最重要》,载于《商业 研究》2007年第4期。 ④宋则:《反滞销的近期对策研究》,载于《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64期。这份报告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背景下撰写的,是国家社科基金1998年项目《缓解工农业产品库存滞销的近期对策 研究》最终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