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商品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其先导作用越来越显著。流通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学者黄国雄指出,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并指出流通业具有基础产业的全部特征[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流通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受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国区域流通业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地区流通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占60%,但该地区拥有的零售业网点和人数却不到全国的一半。每万人拥有的零售网点和人数,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分别低34%和36%。从交易市场来看,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现象很明显,东部地区商品交易成交额占全国的79.2%,而中部和西部分别仅占13.1%和7.1%。鉴于流通业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流通业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中国区域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少,有的也主要集中在分析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流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作用是互相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本文试图从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几个因素分析我国地区流通业的发展差异。晏维龙(2006)利用中国1960-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协整理论为工具,分析了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2]。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区流通业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试图对影响地区流通业发展因素做出更全面的分析。
二、我国流通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市地区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中流通业发展水平用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的生产总值来衡量②,用CGDP表示,并以1998年为基期,把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的名义GDP折算成实际GDP。在实证分析中被解释变量是流通业的CGDP,解释变量包括城市化率、市场化指数、对外开放度。本文选取各省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用UT表示。本文的市场化指数采用樊刚、王小鲁所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中所测算的结果,用MA表示。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表示对外开放度,用OP表示。
(二)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为了分析流通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实证分析基本回归方程为:
式中各变量取对数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其中表示各省市的流通业的生产总值,表示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表示各省市的市场化程度,表示各省市的对外开放度,为截面个数,为时期个数,分别表示各省份和时间,为随机误差项。
一般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包括三种形式: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和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形式,通常使用F统计量进行检验。为了从整体上分析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市场化水平及对外开放度的关系,利用全国各省市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估计。首先进行模型形式设定检验,构造F统计量,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F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应该采用变系数模型。关于模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一般来讲,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总体的所有单位时,即个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做回归系数的参数变动时,固定效应模型便是一个合理的Panel Data计量模型[3]。而本文所选择的数据包括了我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模型仅就我国各省市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因此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合理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指数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城市化和市场化能够促进地区流通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度的回归系数也基本上显著为正,但有些省市如广东等对外开放度的回归系数是显著为负的。不同的省市三变量回归系数的大小存在着很大差异,为了分析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性,下面分别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东部、中部、西部模型的F检验结果为东部的F1=1.672,F2=102.06;中部=1.539,F2=44.968;西部F1=1.667,F2=129.57,三个地区均采用变截距模型。通过Hausman检验可得出三个模型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
从表3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与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然而三者对流通的影响在区域间有很大的不同。城市化水平对流通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流通业GDP增加1.41个百分点,而对外开放度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西部地区流通业GDP增加0.1个百分点。这说明西部地区经济比较封闭,自身内部经济因素对流通业的影响大,而外在经济对其影响较小。市场化指数对流通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是市场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种活跃的市场经济对流通业的带动作用显著。东部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开放的地区,然而对外开放度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并没有预想的大,这是由于外向型经济即可能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可能有消极的影响,例如流通业利用外资可能导致本土的流通企业受到挤压,缺乏竞争优势,丧失了生存空间[4]。因此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流通业的负的效应抵消了一部分积极作用。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流通业的促进作用是三大区域中最大的,这不难解释,相对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更开放,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带来了较明显的优势,然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又不会像东部那样高以至于开放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通常情况下,对外开放的负面作用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而逐渐显著。
三、结论
本文利用1998-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流通业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对外开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影响关系也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对流通业的带动能力最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流通业的带动作用较大。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东部地区经济虽然是最发达的,但是受土地、空间、能源、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约束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化对流通业的促进作用,此外过高的对外开放度也会对流通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国流通业发展中应该进一步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改善流通环境。中部和西部地区应该积极推行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建设促进流通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商贸流通业需求具有聚集的特性,只有生产要素和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产生对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足以促使商贸流通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此外,还需要加快本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只有活跃、开放的经济才能带来流通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本文的各个指标样本数据都是1998-2005年,原始数据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这样划分中国东、中、西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下同。 ②本文研究的流通业是指狭义的流通业,即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的统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