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商品流通业巨头凭借管理、规模、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如在超市领域。商品流通业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程度最高,也是我国近几年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现阶段中国商品流通业组织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兼并、联合、重组促进了商品流通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但是,中国商品流通业组织结构长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低、进入壁垒低而导致的地区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国际竞争力差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促使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快速、健康、规范地发展,就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文献回顾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框架是分析某个产业最常见的研究范式之一。以梅森(E. Mason)和贝恩(J. 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即“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以施蒂格勒(G. Stigler)和德塞姆茨(H. Demsetz)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指出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源于市场需求和技术管理水平的进步,企业效率决定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金碚(1999)以我国经济体制为外生变量建立了修正的S-C-P框架。魏后凯(2003)深入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但其关系并非完全是线性的、连续的和单调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和扰动。刘小玄(2003)在产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经验验证了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重要影响,而且发现一个产业的产权结构与其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高辉,张伟(2004)则通过考察产业规模和资本结构来研究产业绩效并实证得出产业投资资本规模与产业绩效呈现负相关,所有者权益项与产业绩效成正相关等结论。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实际上,产业绩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产业的自身特点,使得产业结构、企业行为及产权结构等各种因素,在决定产业绩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赵萍(2003)[1]分析了零售企业技术壁垒较低、成本障碍难以逾越、本土化程度大幅上升,并提出通过上市和购并等资本运作中的方式降低规模扩张的成本、发挥本土化优势、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求得规模经济和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战略主张。尚慧丽(2007)[2]对我国流通业进行SCP分析后认为,目前,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为低集中度、低壁垒、规模小,必然会形成低水平无序竞争,导致我国流通业的经济效益低下。赵凯(2007)[3]指出中国商品流通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寡占趋势较为明显,同时又表现出显著不稳定、波动较大的特点。
上述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的结构、行为及绩效之间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而且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在不同产业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目前,国内对商品流通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分析及单一指标的描述性研究上,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对中国商品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建立市场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产业组织理论,通过计量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商品流通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商品流通业市场结构与绩效水平的度量
(一)商品流通业市场结构的度量 1.市场集中度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绝对指标CRn(Concentration Ratio)、相对指标H指数(Herfindal Index)及熵指数(Etropy Index)等,直接反映市场的垄断或竞争程度。CRn测度的是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有关变量(资产、利润、存款、贷款)占整个行业的比重。该指标简便易行,能综合反映企业数目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中商品流通业集中度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商品流通业中少数较大的企业的销售额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用我国零售业前四强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重来计量[4]记为CR。
2.进入壁垒 所谓进入壁垒是指新企业进入某产业比原有企业多承担的成本。进入壁垒一般由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费用壁垒和行政法规壁垒等四个方面构成。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本文用中国商品流通业各年度的成本增长率来度量,记为B。
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水平是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后规模报酬递增的水平和程度。一般而言,行业的最低经济规模越大,新厂商进入的成本性壁垒越高,则集中度越高。本文以中国商品流通业各年度资产余额与企业数目之比来表示,说明各企业的平均资产水平,记为S。
(二)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水平 1.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商品流通企业通过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积极扩大经营和服务,加速资本周转,节省和降低费用,增加利润,进行良性的经营循环。因此,在评价商品流通企业经济绩效方面,一般把握下列原则:第一,商品流通企业利润的实现程度;第二,商品流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第三,商品流通企业的社会服务效果程度。根据以上评价标准,本文从商品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构建了评价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指标体系(见表1)。
2.市场绩效水平得分序列——基于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模型是通过对一组变量(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综合成少数几个综合性因子,并将原始变量再现为这些因子的一种线性模型。利用表1中的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综合评价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现状。但是,11个二级指标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而且逐一进行分析会遇到困难,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可以简化过程。
(1)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相关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业年鉴》及《中国连锁经营年鉴》,并经过整理。
(2)市场绩效水平得分序列 首先,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能否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676,该样本数据较适合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383.159,p<0.0001,检验通过,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于是,得到1995年-2007年的中国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水平时间序列,把它与按前述定义而计算得到的市场集中度(CR)、进入壁垒(B)、经济规模(S)一起列于表2。
四、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分析
(一)计量模型 根据前面的分析,假设中国商品流通业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以市场绩效水平为因变量,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从上述结果可知,各变量和整个回归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调整后的拟合优度达到0.928,模型通过了统计准则检验。根据DW值判断,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由怀特检验可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综合分析,该模型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根据方程(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市场集中度对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影响系数为0.4746,远远超过了其他变量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通企业力图获得规模效应与外商抗衡,在外资大型超市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经过淘汰、兼并及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我国零售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对商业业态的快速发展和经营绩效的不断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第二,进入壁垒对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影响最小,其系数仅为0.0015,这表明进入壁垒对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商品流通业属于竞争很充分的行业,进入壁垒低、信息透明化程度高、竞争非常激烈,行业收益率趋于平均化,比如大型零售业的净利润一般都不会超过4%,商家对成本的承受是有底线的。外商以雄厚的资金进入中国流通业后,中国商业企业普遍感觉到压力,销售增长率远远低于外商。第三,经济规模对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影响为正,这与预期结果相符,但其影响系数也较小,说明经济规模对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流通企业一方面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大型化,造成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大量小商业资本的盲目扩张趋势使商业企业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导致流通领域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第四,产业政策对中国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的影响为正,其影响系数较大。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商品流通业的市场绩效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现代商贸服务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进一步加强,更有利于中国在商贸服务运作机制和方式上同国际接轨,推动中国传统商贸服务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的转化。
五、结论和启示
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中国商品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及构建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方法实证了中国商品流通业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从变量系数来看,四个变量对中国商品流通业市场绩效都具有正向作用,但其影响程度相差很大:影响最大的是市场集中度,其次是产业政策,再次是规模水平,最小的是进入壁垒。国外商业的发展路径证明,只有提高产业集中度才可能赢得利润和发展空间,而扩大规模、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兼并重组。因此,为促进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中国商品流通产业市场绩效和促进中国商品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在流通产业组织政策上应构筑适度的进入壁垒与合理的退出壁垒,构建寡占型的市场结构,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同时,要促使产业内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集中,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并购、控股、联营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淘汰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提高流通产业集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