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其直接服务于商品生产、促进制造业不断升级的强大功能,也得到飞速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作为生产和生产性消费的中介,是联接各个生产过程、各个生产企业和部门的桥梁和纽带,这决定了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特殊地位:生产资料流通的高效率,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科学高效地组织生产资料流通,发挥生产资料流通的功能,对于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对于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资料流通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商务部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距离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服务业发展成为我国主导产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节能减排等重大措施的实施,生产资料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以及生产资料流通在服务业中的特殊地位出发,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高效率的生产资料流通,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服务业的比重在发达国家超过2/3,在发展中国家超过一半。生产性服务业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而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现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与生产性服务功能的日益融合使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许多子行业融合互动发展,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会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其附加值中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研究表明,在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中,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的70%以上,产品价格中直接制造成本仅占1/3左右,价值链的增值过程大部分发生在服务环节中。从这个角度讲,加快发展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是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第二产业与服务业分行业的服务投入率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显示出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的有力保障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表2是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然而其增长率却不尽人意。
另外,我国生产性服务投入比率在第三产业中偏低。三次产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率均低于其它发达国家。因此,与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还有差距,需要大力发展并积极创新(见表3)。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重化工时代,工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是必不可少的,服务业不仅要自身获得快速发展,还要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生产性服务业由于服务于制造业,同时又占服务业比重较大,因而,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产资料流通特征及其在服务业中的作用 从社会经济活动角度看,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中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从企业的经济活动角度看,流通是企业的商流(商品价值形态的流通)、物流(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信息流(商品经济形态的流通)、资金流(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的总和。
生产资料流通是联结生产和生产性消费的中介,与生产的联系更直接、更密切,对生产有更大的制约。生产资料既是生产的结果,又是生产的物质条件,是生产要素的物质基础。它作为生产过程的直接成果进入流通领域,经过商品和货币形态的转换,又作为生产的物质要素进入另一生产过程被消耗掉,形成新的生产物。反映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生产资料,从生产出发,经过流通,进入生产性消费后又回到生产,自始至终总是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而生活资料则不同,它作为生产成果,通过流通进入消费领域,被人们消费以后,形成了劳动力自身,表明它已脱离了生产过程,成为独立于生产之外的经济活动。可见,生产资料流通构成了包含在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生产过程的进行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规模、速度、比例和结构,同时,各生产部门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获得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说,生产资料流通对生产具有更直接、更大的制约作用。
由于生产资料流通具备上述特征,进而决定了它在服务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而在服务业当中,生产性服务业能否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资料流通是否顺利、高效。生产资料流通顺畅,就可以保证生产者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同时促进生产资料供应商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产销衔接作用。反之,生产资料流通效率低下,就会既耽误了生产者的正常生产经营,又造成服务业的供给不足,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它对GDP/ GNP、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社会就业、消费水平及城市化等方面,更在于从整体上促进了经济循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本周转和经济运行节奏。流通业的产值贡献见表4。
根据表4中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流通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相关性,得到Pearson相关系数表(见表5)。
根据表5中的结果看出,流通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高度相关,由此可见,流通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且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高于第一、二产业,而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又高于第一产业。 结论及发展建议 与国外相比,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再加上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多企业还在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要实现我国工业的大跨越,更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因此,应该跳出局限于围绕工业抓工业,坚持一手抓工业生产,一手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大力发展工业生产中的现代流通业。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企业普遍追寻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通过发展现代物流、租赁、电子商务、供应链等服务业,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引领和先导作用。
综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需要贯彻执行“创新引领、支撑带动、聚集发展、开放促进”的发展思路,继续向高端迈进,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而这需要生产资料流通业的创新发展,以促使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明显扩大、服务功能显著提升、高端服务体系完善,形成与新型工业化相促进,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全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子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200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赵娴.流通经济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3.周日星.商贸流通业统计监测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4.[日]田村正纪.流通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