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品流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有机地集群在一起共同发展的现象,主要的驱动力是形成强势的、综合的核心竞争力。商品流通企业应积极利用商业集群效应,在选址、确定经营范围和经营业态等过程中充分考虑集群效应的影响。而在城市打造商业集群力时,要吸引更多的核心企业,注重营造有机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促使群内企业群策群力,形成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集群力,并建立集群体的战略联盟,积极营造集群体的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集群效应,本质成因,战略策略
一、商品流通企业集群化发展现象
商品流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有机地集群在一起共同发展,并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商圈的现象。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广州市天河城、正佳广场、中华广场等为代表的购物中心这一新型业态的迅速发展,并结合各种专业市场、商业中心旺地、商业街、步行街的情况,认为在广州等地的都市商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类似产品制造行业的“企业集群化”发展现象,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商业集群化”,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商业发展中,由几家核心商品流通企业带动,众多现代服务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形成多功能相配合、富有消费吸引力的综合性商业群体,并产生强大的共同发展效应的现象。广州市天河城购物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由广东天贸南大百货有限公司和日本吉之岛两家零售企业为核心、众多知名品牌专卖店同场经营、集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购物服务中心,众多商家同场竞技共同发展取得很好的经营业绩。在相距不足百米的地方,“正佳广场”购物中心在短短不足三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接近天河城购物中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经营业绩,它是由广州市龙头商品流通企业友谊商场、百佳超市和苏宁电器几家大企业为核心,聚众多知名品牌专卖店同场经营、集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二、商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背景
从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当今消费倾向于集购物、娱乐和休闲于一体,购物带有很强的消遣性质。本文涉及到的购物场所都具有舒适的购物环境、丰富的商品品种、高吸引力的饮食和娱乐项目,能够迎合当今消费需求发展的要求。
从消费心理来看,消费者具有货比三家的心理,希望作出购买决策之前能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比较。而本文涉及到的购物场所核心企业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大,集群经营同类别商品较多,商品齐全,能满足消费者充分挑选的要求。
从消费吸引力来看,消费者都会考虑某处是否值得“逛”,希望能满足充分挑选和多样性需求。而从购物的交通、精力体力和时间成本考虑,顾客也更倾向于去能充分和集中挑选的地方购物。
从购买行为看,消费者认为,小件小额和零星的消费可以就近便利购买,大件大额的消费则有选择、有计划地到某集中地购买,这说明商业集群更能适应购买行为变化的情况。
从顾客价值理论中的顾客购买和忠诚的内在动力考虑,“商业集群化”能提高顾客价值。依照科特勒提出的“可让渡价值理论”,顾客购买决策以顾客可让渡价值作为标准。顾客可让渡价值是指顾客获取总价值和顾客消耗总成本之差,前者指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和形象价值等;后者是指顾客在购买活动中所付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等。无疑,“商业集群效应”既能提高包括产品价值在内的顾客获取的总价值,又能减少顾客交通、精力体力和时间总成本,从而提高顾客的可让渡价值。
从虚拟经营战略理论考虑: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虚拟经营战略,是当代及未来企业经营战略的主流,在全球化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不断变动下,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已在市场竞争中无法生存,供应链管理共创和分享市场机会,它已经跨越了企业的界限,从建立合作制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从产品的源头开始到最终的用户,从全局及整体的全方位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动态性的竞争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共创和分享市场机会”战略观念亦可转化应用在“商业集群化”上,通过诸多商品流通企业以及与其他行业企业形成互补共赢的发展模式。如天河城一带商圈,毗邻有广百百货、中怡时尚、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时代广场、维多利亚广场、天河购书中心等商业体,再加上地铁直通的便利和天河体育中心的条件等,形成了理想的购物场所。
三、商业集群化的本质成因
分析商品流通企业集群化的本质成因,可以结合市场的实证和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两方面来进行。广州市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单体的商品流通企业在市场上是很难生存的,前几年广州市北部的沙河百货大厦以及曾经被誉为“南国商业的鲜花”的广州市南方大厦的衰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单体大型百货商场在当地都是单打独斗,没有与其他有影响力的商业功能店铺集聚在一起,产生不了有效的功能积聚,即没有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商业集群体?市场竞争力单一。
而打败这些店铺的恰恰是具有强势综合竞争力和具有商业集群效应的商业集群体,包括原有的广州市北京路商圈集群体、广州市上下九商圈集群体,新兴的广州市天河城商圈集群体、广州市天河北路商圈集群体、广州市农林下路商圈集群体、广州市区庄商圈集群体等。这些商圈集群体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几家核心商品流通企业带动,众多商品流通企业共同参与,并形成多功能相配合、富有消费吸引力的综合性商业设施,产生强大的共同发展效应,使所在区域具备综合竞争力,成为知名的商业旺地。
仍以1996年8月开业的、经营最成功的广州市天河城为代表的商圈集群体为例,它形成了由广东天贸南大百货有限公司和日本吉之岛超市两家零售企业为核心,飞扬电影城、游戏城、屈臣氏等众多知名品牌功能店同场经营,集饮食美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商业体,聚众多商家同场竞技共同发展,并且还拥有毗邻广百百货、中怡时尚、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时代广场、维多利亚广场、天河购书中心等商业体以及地铁直通设施和天河体育中心活动条件,从而成为了消费者理想的出行首选之地,成为广州市最著名的商业旺地。
从企业发展理论的角度,可以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一步说明商业集群化现象的本质成因。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开始逐渐转移到核心竞争力领域,该理论是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领域的一支奇葩,首先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提出,核心要点是认为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结构性的、隐性的,而非要素性的、显性的,并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过去商业竞争中单体店与单体店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但在单体店已经难于生存的今天,单体店与单体店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单体店与集群体之间的竞争,直至已经转化为不同的“商业集群体”之间的竞争,这说明“集群体的综合核心竞争力”(简称为“商业集群力”)是集群体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表明商业集群效应的本质成因是集群体具有强势的“商业集群力”。
四、商品流通企业集群化发展策略
在商品流通企业发展中,应积极利用商业集群效应指引和促进发展。
1.商品流通企业选址时应基于集群效应。传统的商品流通企业选址,往往是从企业的辐射能力出发,要求重点调查周边条件(如道路、用地、扩大可能性等方面)、人口条件、商圈等因素,其中商圈按美国学者里利的零售引力法则确定,商圈规模认为主要由人口、距离共同作用。按照现代商品流通企业选址要求,应从商业集群效应为主要因素来进行,企业选址应从集群效应出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往往可忽略,相反应是形成成行成市的集聚,才能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商圈。
2.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范围和经营业态发展中应考虑集群效应。集群效应更多的是一种综合互补的效应。所以;作为拟参与集群的某一商品流通企业应充分考虑到群内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的业态,尽量不要形成相互重叠,而应形成有效补充,使集群的效应增大。
3.中小企业可利用集群效应寻求发展。一是利用核心企业的影响力依附于群体,并经营有特色商品作为补充;二是利用专业市场寻求发展,中小企业可经营其中的某一产品,以“专”求生存。
4.积极利用“商业集群效应”促进商品流通企业发展。“商业集群效应”是可以复制的一种效应,商品流通企业在发展本地市场时可以利用,在开发二三线市场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因为在广东省和国内其他地方的二三线市场也存在着与广州市相似的市场态势。
五、打造商业集群力的战略策略
下面结合市场调查情况(详见表1)对广州市几大商业集群体的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从表1中可以发现,商业集群体的竞争力优势主要表现在综合的核心竞争力上。只有形成富有优势和特色的综合核心竞争力,才能进一步促进集群体的良好发展。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战略策略的思考:
1.吸引更多的核心企业同场经营。“集群体综合核心竞争力”主要由其中的核心企业决定,其他企业发挥着补充作用。为此,集群体应多吸引核心企业同场经营做大商业体。如广州市珠江新城吸引了广百股份太阳新天地、广州友谊同场经营。
2.注重营造有机的商业集群体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在集群效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集群体其他辅助功能体所起到的必不可少的补充,特别要注意引进不同业态和盈利模式的经营体,以完善综合配套,从而形成有机的商业集群体。这里之所以是有机的商业体,是因为如果仅是众多的同样业态和盈利模式的店铺组成商业集群体,就只能满足消费者集中购物挑选或某一方面的要求,并不能满足消费者集购物和休闲娱乐、集中多样的消费需求。如广州百货集团在打造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商圈时,在2007年1月开设了海珠区首个大型购物中心“广百新一城购物中心”,吸引包括百佳超市、肯德基、真功夫、星巴克咖啡和UME国际影城等具备号召力的餐饮休闲娱乐品牌进场经营,做大做强了集群体。
政府和企业还要以更大的视野为核心体以外的、可以聚合的范围营造更大吸引力,通过整合营销积极宣传,吸引不同行业企业共同构造集群体。如发展中的广州市珠江新城商圈,是第三个经国家批准建设的CBD;号称全球最大的地下商城——珠江新城15万平方米的中央广场地下商城运营管理招标公布一出,即引来广百集团、广州友谊、正佳、海印股份这些本土商业龙头投标:而随着广州友谊进驻西塔、广百杀入太阳城广场,高端的珠江新城商圈已经成型,成为目前辐射全省的四大一级商圈之一。
3.促进群内企业群策群力打造“集群体的综合核心竞争力”。从核心理论出发,“集群效应”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集群体的综合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而集群内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集群效应的关键。所以,核心企业应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集群内企业应当认识自身企业在集群内的生存法则,成为“集群体的综合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柱和有效的补充。
4.形成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集群力。在营造集群力过程中必须注意与其他商业集群体的竞争特色和比较优势。如万达在北京、上海取得成功的有万达广场模式,而现在正在广州市白云区建设万达城,就注意到了与现有集群体的比较优势,建设富有特色的户内户外步行街、酒店与公寓高端的住宿设施。而开张不久的广州正佳广场,与著名购物中心天河城相距100米左右,为了与这一老牌的集群体形成比较特色和优势,专门引进了备受儿童喜爱的溜冰娱乐项目,成为该购物中心一大亮点;另外,还吸引电器专营商苏宁电器进场经营,也成为与天河城相比“人无我有”的特色;再有就是吸引更多的品牌店提供更大挑选度亦成为它能赢得顾客的手段。所以,2007年开业至今仅几年就成为能与天河城比肩并进的有力竞争者和共赢者。
5.营造便利的交通条件。要吸引庞大的客流,完善和便利的交通是必要条件,天河城便利的地面和地下交通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交通主要靠的是政府,为此,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如在地铁的规划建设、公交线路的布局、商业通道联网完善上争取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同时自己也应当积极进行营造,如正佳广场与相邻的万菱汇正商讨打通地下商业连接,好又多通过穿梭巴士给顾客提供方便就是好的例证。
6.积极营造商品流通企业集群效应。综观商业集群体的发展,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历史的沉淀,二是政府的规划,三是商家的营造。商业中心旺地、专业市场、商业街、步行街一方面是由于历史渊源,另一方面是政府规划发展需要。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企业可以自己或联合来营造形成集群效应,以必要的投资培育所在街区的市场,形成具有经营特色的专业街、专营店等小零售商店群,从而与大型零售商店形成互补效应,使企业所在街区成为顾客购物消费的首选之地。如身处广州市北京路闹市的广州百货大厦开发大楼侧翼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进场经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产生了很强的“集群效应”。
7.建立集群体的战略联盟。要转变观念积极联合营造大的营商环境。从目前现实市场的商业集群效应中可以得到启示,同一区域经营的商品流通企业既是竞争对手,更是商业的战略伙伴,作为同一区域经营的企业应有战略的眼光,共同打造区域商业环境。集群体虽然很多是跟随而成形,但是,在当前竞争已经转化为集群体之间竞争的情况下,应当形成强烈的“集群体的综合核心竞争力”意识。而且从虚拟经营战略理论出发,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虚拟经营战略,将“共创和分享市场机会”战略观念转化应用在“商业集群效应”上,通过核心企业牵头,众多企业形成互补共赢的发展模式。如在广州天河北商圈,可以由百佳超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牵头,其他企业参与,建立联合优惠卡,顾客光顾其中某店,可以得到其他店的更多优惠来促进共同发展。
8.积极营造“集群体的文化竞争力”。努力从精神层面形成集群体的竞争优势,使集群成为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购物地首选。当今的竞争是企业品牌为载体的竞争,因此,同样要有塑造集群体的品牌意识。为此,集群体商家要有整体的意识,要为整体形象的塑造出力。具体可以通过以集群体整体形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造成影响,如参与赈灾活动;开展集群体的文化建设积聚文化底蕴,积极营造良好的商业经营环境,如共同参与成为“诚信一条街”、“放心购物城”等;通过广告、公关活动塑造整体形象,如广州天河城发展有限公司注重整体形象,在广告活动中一直注重整体形象的打造,使天河城成为广州市市民家喻户晓的理想购物首选之地,更是成为广州市购物天堂的一张“名片”,成为众多旅行社的购物定点,也成为南来北往的旅游者必到之地。
总之,商业集群模式已经成为广州等都市商业发展的现实,在当前都市的商业发展中应通过多种的战略策略积极加以营造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