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 |
副标题: |
作者:任保平 来源:2011年第2期《经济纵横》 人气: 时间:2011-5-26 14:30:10 进入论坛 |
|
|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流通问题研究的视角、重点和研究范式都有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西方经济学对流通问题主要从财富的源泉、交换的实现等视角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流通问题;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为主体,结合流通领域的现实变化,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比较 在后危机时期,扩大需求仍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任务,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促进消费和开发国内市场,而商贸流通业在促进消费和开发国内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过研究。因此,对两大理论体系的商贸流通理论进行比较,对当前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从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大环节: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商贸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交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纳入统一的流通过程中加以研究,从流通形式、流通作用、流通时间等方面建立了系统的商贸流通理论,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一般规律,建立了完整、系统的流通理论,充分阐明了流通在社会资本循环与周转中的作用。马克思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内容包括: (一)关于商品流通内涵的研究 马克思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从商品交换开始的。马克思认为,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随着货币的产生及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进一步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马克思将商品流通定义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马克思严格区分了“商品流通”与“直接的产品交换”两个概念。他强调商品流通是一系列永无休止的社会交换行为,“直接的产品交换”则是一种个别偶然的交换行为。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由此可见,商品流通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而且也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没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就不会有发达的商品生产,从而也就不会有发达的商品经济。总体来看,马克思的流通概念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即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商品流通是真正意义上的流通,而这一流通过程又分为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两个阶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 (二)关于商品流通过程的研究 马克思认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货币——商品的过程,其公式为W-G-W。商品流通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由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商品在其中经历了两个形态变化,W-G(卖)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是商品的一种重要变化;G-W(买)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该过程的实现比较容易。一种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同时就是另一种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同样,一种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同时就是另一种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W-G和G-W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商品的总形态变化。“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同时,商品流通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与物物交换不同。物物交换会受时间、空间及个人等方面的限制,而商品流通打破了这种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物物交换当事人比较容易控制,而商品流通使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地联结起来。物物交换不需要货币作为媒介,而商品流通要以货币为媒介,且货币不会退出流通,而是不断地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总之,从流通的一般形式中可以看出,商品流通的功能在于使用价值所有权的转移与商品价值的实现。 (三)关于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的研究 马克思从资本周转的角度将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个部分,其中,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称为流通时间。马克思进一步将流通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是购买时间,即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二是销售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流通时间受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的远近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流通时间的缩短能减少资本周转时间,加速资本周转,从而影响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六章集中论述了流通费用问题。他将流通费用区分为两种:一是纯粹流通费用,具体包括买卖费用、簿记费用和货币费用。二是生产性流通费用,包括保管费用、运输费用。马克思首先分析了纯粹的流通费用,认为纯粹的流通费用“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使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来自剩余价值总额,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同时,马克思又研究了生产性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等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系的费用。其中,运输、保管、包装等劳动也属于生产性劳动。这种劳动不仅能把劳动过程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且能创造新价值,即增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部分流通费用可从已经增大了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 (四)关于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之间关系的研究 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关系研究是马克思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分析两者关系的过程中,不仅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而且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即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是为买而卖;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即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为卖而买。虽然两者都具有买卖两个过程及存在相应的买者与卖者的对立,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从流通形式看,两种流通的次序相反,终点和起点不同。商品流通以卖为始,以买为终;资本流通以买为始,以卖为终。同时,两者的媒介也不相同。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资本流通以商品为媒介。第二,从货币的使用方式看,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是购买手段,最终被消费掉。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只是被预付出去。第三,从货币和商品的位置变换看,商品流通是同一货币变位两次,货币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资本流通是同一商品变位两次,货币又流回到它的出发点。第四,从流通目的看,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交换价值。第五,从流通内容看,商品流通是两个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相互交换,是不同物质的交换;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没有质的区别,只存在量的不同,即从流通中取回的货币多于原来投入的货币。 (五)关于商品流通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 马克思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从来都是生产和流通并重。马克思曾指出,“在商品生产中,流通与商品生产本身一样必要,从而流通当事人也和生产当事人一样必要。”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马克思指出:“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就分得更细。”可见,马克思的商贸流通理论不仅强调生产决定流通,而且也强调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如果不能转入流通过程,看来就要陷入绝境。”流通也同样影响着生产,并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六)关于商品流通危机性的研究 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孕育着危机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性。商品流通虽然打破了物物交换的限制,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同时却使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物物交换时,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开,卖了商品可暂时不买,或在此地卖,到别处买。在以货币为媒介的错综复杂的商品交换序列中,一旦其中一个环节的买卖中断,就会由于货币周转不畅而导致后续买卖的停止,从而出现卖和买的脱节,使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所以,在商品流通中包含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危机还只是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性,必须要有一系列关系的发展。总之,只有在商品流通发展为资本流通的条件下,买卖脱节危机的发生才成为不可避免的。 二、西方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 西方经济学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其商贸流通理论的研究内容等是不同的。总体来看,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内容主要有: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商贸流通理论 古典经济学对商贸流通理论的研究不仅涉及国内贸易,而且着重研究了国际贸易。重商主义最早提出了通过国际贸易顺差积累金银、促进国家财富增长的思想。17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将流通视为“财富的源泉”,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开展对外贸易。重商主义不但极端重视国际贸易,而且还认识到名目繁多的国内通行费和税收会扼杀工商业经济并引起一国出口价格的上升,进而影响到出口和财富的积累。之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将生产和交换联系起来,提出了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斯密尤其强调了是交换导致分工,而不是分工导致交换,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他只承认商品流通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而不承认经济增长对商品流通有影响。为了说明分工与交换的关系,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市场完全竞争、供求自动平衡、市场自动出清等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新古典经济学舍弃了客观上存在的媒介要素——流通,而视其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既定前提。在这一前提基础上,西方经济学者研究了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产生了系统的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内容,却没有产生专门的商贸流通理论。流通这一有形概念逐渐淡出经济学视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体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忽视流通理论研究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设——推理’分析为特征的公理化研究,逐渐使商贸流通理论不重视实际行为主体。二是新古典经济学在阐述市场有效资源配置时,完全抽象掉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现实中直接见面的过程。”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分支之一,它从交易费用角度拓宽了商贸流通理论的研究范围。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的不同导致市场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形式,契约依据交易成本不同而自发形成,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并对经济绩效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代表科斯以边际交易成本等价论证了企业、市场和价格的关联,威廉姆森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研究了产业组织特别是反托拉斯与政策实践,内容涉及不同制度条件下交易成本和长期契约的形成问题。 (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为商贸流通理论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20世纪80年代后,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利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淡出新古典经济学视野的、古典经济学有关的分工和专业化思想纳入决策和均衡模型,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商贸流通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旨在重新科学地寻找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建立起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在其理论体系中,商贸流通被重新纳入经济学研究范围之中,与之相关联的产品和劳务的交换与流通成为该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交换的产生、贸易的形成、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化等流通问题都以规范的形式进行阐述,因而可以认为,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依据。布坎南评价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对解释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议程,既有创新性又有重大的政策意义。 (五)其他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商贸流通理论 从新古典经济学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淡出了商贸流通理论研究领域,但一些西方经济学流派从应用角度出发,仍对流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了商业规模与布局问题,其中,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从交通运输距离的角度研究了工业的聚集扩展对商业聚集的影响及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问题;戴维·巴腾和戴维·博伊斯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区域间商品流通的“商圈”理论模型,研究了区域内商业零售企业的规模与布局问题。产业组织理论对商贸流通业的内部治理及外部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商贸流通发生的机理。当代的日本学者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将流通视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其中,日本学者提出的系统的流通革命理论,“揭示了流通革命的起因、内在机理、基本形式及其影响。” 三、两种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了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流通问题研究的视角、重点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一)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视角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商品流通看做资本的起点,认为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在流通问题研究中,马克思经济学总是将流通与生产、消费相结合,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相结合进行研究。在商贸流通理论研究中,不仅研究了流通的过程,而且重点从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关系、商品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研究。西方经济学主要从财富的源泉、交换的实现等视角研究商贸流通问题。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重商主义将社会财富的源泉归结于流通领域,认为发展商业可以扩大一个国家财富的源泉。斯密和李嘉图从分工、交换的视角研究了商贸流通问题。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流通问题,这实际上也是从交换实现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此拓宽了商贸流通理论的研究范围。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商贸流通理论重新纳入经济学研究范围之中,其理论的重要内容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交换与流通。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交换的产生、贸易的形成、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化等流通问题都以规范的形式进行阐述,这为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依据。 (二)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同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研究了流通问题,但由于两者研究视角不同,导致两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因此其流通理论具有系统性。马克思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不仅研究了流通的功能,而且把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相结合,揭示了商业资本整体运动的实质;在商品形态转变过程分析中,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商品流通的全过程;不仅研究了流通与生产的关系,而且研究了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关系,研究了商品流通包含的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特征。与马克思经济学相比较,西方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相对狭隘。古典经济学从财富源泉与交换的角度研究流通。新制度经济学仅仅从交易费用角度进行研究。新古典经济学由于把经济学研究对象限制在狭窄的资源配置角度,导致分工、々业化等问题都淡出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进而导致商贸流通理论也淡出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这造成新古典经济学能解释资源配置问题,但无法解释发展问题,诸如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关系、二元经济结构、国内贸易、商品流通等问题也都无法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寻求解释。 (三)两种理论体系的研究范式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是从理论范式视角来研究商贸流通理论的。马克思经济学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流通现象的观察,依据劳动价值理论,通过抽象归纳,形成了系统的商贸流通理论,以整体视野对商贸流通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以理论范式为基础形成的商贸流通理论,不仅视野宽广而且内容系统。西方经济学以应用范式为视角研究商贸流通理论。古典经济学研究商贸流通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财富的源泉,解释流通对市场形成的作用,并通过对这些作用的解释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商贸流通问题是为了解释交易中的摩擦现象。西方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也是从应用范式角度来研究流通问题的,但以此形成的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高度。 四、简要结论 长期以来,理论界只是片面地理解商贸流通理论,只认识到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商贸流通业对生产的反作用,这导致在经济实际中只强调发展生产而忽视流通。在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短期内需的扩大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这使消费者日益处于决定性和主动性地位,而且使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再生产过程终端的“中介”地位逐渐变为“先导”地位。尤其在后危机时代,在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工作重心的情况下,商贸流通业的先导性作用表现得更为重要。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我们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不仅揭示了流通的功能,而且研究了流通的过程及其实现机制,指明了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没有流通的顺利实现,商品经济的社会再生产就不可能顺利进行。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进步与发展,流通领域产生了重大革命,流通方式、技术手段、经营方式、组织结构和制度创新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流通革命催生了流通的现代化,流通的现代化需要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用以解释流通的巨大变革。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商贸流通理论为主体,结合流通领域的现实变化,借鉴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科学成分,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1.167,131。 [4][5]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7,14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0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8。 [8]程艳,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及其述评[J]浙江学刊,2007,(5)。 [9]周利国,中国农村商贸流通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5。
|
击更多【任保平】的文章 |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内涵与方向
下一篇文章: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策思考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中国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启示
商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
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浅析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扩大内需与我国流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相关分析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分工理论视角下商业集聚与零售业态多样性研
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国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中流砥柱
零售商品牌资产管理:结构、模式与路径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