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以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当前商贸流通体系区域发展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整合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主张。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流通业取得前所未有大发展的同时,相对于市场形式的变化仍有其落后的一面,缺乏合理的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更重要的问题是,伴随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越来越明显: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0%,但拥有的零售业网点和人数却不到全国的一半;从交易市场来看,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现象也很明显。鉴于流通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必要对流通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最终实现其协调性的共同发展。
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各区域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这种结果的形成,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影响机理作用于商贸流通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而影响到流通业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东中西发展程度依次弱化的格局。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一)社会、文化、政治及法律环境
人们赖以成长和生活的社会形成了人们的基本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会形成顾客的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由于商贸流通企业在各地开展经营活动,必然会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而文化又影响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由此影响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果。就东部沿海地区而言,由于在较长时期内更多的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因而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更多的精神文化条件,使得经济个体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极强的商品货币意识,会极强的倾向于市场化的进程,而反观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闭塞,造成整体经济文化落后,市场意识与东部相比而言可以说是极其落后,商品交换意识较低,因而造成两个地区的市场参与度极大的不同,市场参与度的差异对市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形成直接冲击。
商贸流通企业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和法律环境变化的影响。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各种社会性质、各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的各项基本政策、政权的稳定性等方面。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可能为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机会,也可能造成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损失。东部地区由于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受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环境的影响居多,相对西部内陆而言,政策上的倾斜、法律法规上的完善既对各商贸企业有极大的优惠又在法律上有完善的保护,这样,无论是从吸引外资方面,还是从保障本地商贸企业发展的角度上,东部地区都较中西部地区拥有极大的优势,因而是形成当前商贸流通业区域差距的一大因素。
(二)城市化水平
城市与商品流通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城市的产生源自商品交换,交易效率提高导致了城市形成,由密度经济所引起的交易效率是城市规模合理化的标准。城市的发展促使了简单商品流通向发达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是造成流通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对商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商品流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发展的进程缓慢具有互为因果关系。国家采取的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商品流通发展缓慢也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大力吸引外资,加强开放程度,进而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各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很多在几年前小村庄式的存在,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的大都市,城市化进程的高节奏很快便带动了商贸业的快步伐、高水平发展,因而在商品流通发展速度上要远远快于城市化进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
(三)市场化程度
城市经济是流通业存在的基础,决定着流通业的需求结构和城市流通能力,影响着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金融、运输、商贸及生活服务的需求,推动流通业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同时分工协作需求增加,也需要流通业提供更好服务。
从我国的情况看,在一定的时期和地区,如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而在市场化程度低的时期,城市经济(生产)的发展影响着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上海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大量国外商人和国外资本进入上海,推动了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从而使20世纪成为上海人口集聚的高峰期。充满商机的市场和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流涌向上海,上海这所大都市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扩大。城市规模的膨胀必然会导致城市流通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化程度上难望东部地区之项背,既无力又无优势在吸引外资、劳动力方面形成规模优势,同时,由于本身经济市场意识的落伍,自身的发展程度也不高,与东部地区相较,在市场化程度上的差距也就愈加明显,进而,其商贸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发展规模等也就明显的处于下游。
(四)对外开放程度
说到对外开放程度对流通业的影响,则需要提到流通国际化的概念。流通国际化是经济规律运行的客观结果,与社会分工深化条件下流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共同作为流通革命产生的背景而存在,从当前国与国之间贸易联系日益便利,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市场影响日益扩大的现实情况来看,流通革命的进行过程必然会与流通国际化的进程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促进。而流通国际化具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正在向着多样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另一方面则由于各国大型流通企业为克服国内市场饱和的局限性,有着向国外拓展以寻求新的市场空间的强烈动机。
就中国而言,能实现流通国际化的目标仍旧是以东部地区为核心。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东部地区受益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速度与程度也最高,使得能在流通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与世界现代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相一致,能与国外流通产业在组织、资本和营销活动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融合或联合的商贸流通企业绝大多数都落户在东南沿海地区,在强强合作的条件下,中西部地区先天处于弱势。同时,在开放程度上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使中西部地区无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国际化流通的程度,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因得不到机遇而发展缓慢,因发展缓慢而与东部差距更大。
(五)其他因素
信息是进入现代流通的无形商品,但它一旦进入流通,就成为流通运动的先导,使流通成为由信息化带动的全过程加速度运动。信息进入流通,更具有社会产品被公用的特征,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扩张信息的流通规模,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创新信息的流通方式,发挥信息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现代流通运动方式的核心特征。而因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同样构成了各区域间商品流通行业发展在起跑线上的差别。
实现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实现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
1.基本思路。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要以建设全国性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为方向,以区域协作(指不同区域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社会经济发展合作关系,促使区域经济结构得以合理调整,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议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一般有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一体化等形式)为基本手段,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及统一大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
2.路径选择。从扩大商贸市场规模、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入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流通体系;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速度,发挥流通对生产的服务和引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向低成本、低能耗、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转变,构建多元化现代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
(二)实现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区域间的商贸合作,实现合作—带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打破区域封锁,加强区域际间的商业合作与交流。在全国各省际间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建立定期的协调与交流机制。行业间、协会间、企业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把握各地的商业经济发展中的新机遇、新增长点。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内商业资源,扩大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建立省际间合作项目及市场功能开发的综合平台,包括商业投资、贸易融资、管理技术发展、管理模式和产业调整等。通过举办集高层论坛、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和商业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推介、展示各区域经济状态。以各区域商业主管部门政务信息网络为依托,积极筹备建设全国统一性的商业合作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反应迅速、快捷、准确、全面、综合化、社会化的商业信息服务体系。利用这一信息平台,使我国各区域商业流通产业的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和人才流充分流动,发挥最大的积聚效应。为各级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与沟通起到枢纽作用,实现区域间商业战略合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中西部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强区域间的商贸合作,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仅体现在国内各地区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国际市场的有益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扩大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中西部地区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机遇,继续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东部地区多年形成的经济技术联系,着力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中西部各省市要依托各自优势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通过与东部地区合作或自己拓展营销渠道,加强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中西部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认知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实施“人才强商”战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二,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对流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在不断加强区域间合作的进程中,实施“人才强商”战略,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人才齐全、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流通人才队伍,对促进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提升中西部交通枢纽地位,发展中西部现代流通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加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利用中西部交通枢纽地位的作用。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条件。交通先行,是发达地区提升竞争力的成功经验,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有一个发达而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长三角”如此,“珠三角”也是如此。中西部地区虽处我国中心交通要道,但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建设特别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远远落后,长期“交而不通、通而不畅”,处境尴尬,引资困难,是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瓶颈。而中部地区地处我国东西结合部,大通道建设不仅是自身崛起的内在要求,也是全国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全国流通业乃至全国经济大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把中部建设成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构筑立体交通、综合交通和现代化的协调交通体系。着力强化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部快速、顺畅、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大通道,同时促进与之在地理空间上联系紧密的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重要的跨省、跨国通道,作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主骨架,在着力构建大通道的同时,全面加强区域内干线交通网络建设。
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通过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形成一批在全国和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商品集散地、出口商品基地、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枢纽基地,以及完善的、网络化的区域内部物流分工协作体系。中部地区具有“沟通南北、衔接东西”的优势,而西部更有无与伦比的资源要素优势,中西部地区煤、天然气、石油以及金、银、铁、钼等几十种重要或稀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尤其是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和经济安全。努力推动中西部能源和原材料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通过市场改变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合理定价机制,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贸易条件。应加大对中西部物流业的支持力度,建设东中西部一体化的开放的现代物流市场。从流通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建设若干个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围绕为一、二、三产业加速发展服务,建设若干个企业配送中心,拓展第三方物流配送业务。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建设商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的共享。
3.建设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在空间分布上,依托中部发达的交通网络,构建东中西部商贸流通大市场。我国“五纵七横”的道路主干线,中部占了四纵四横,京广、京九两条南北主通道,横向的有陇海线等。依托中部发达的交通网络,建设以大城市市场为中心的多层次、开放性、网络化、布局合理的商品市场空间体系。省会等大都市和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城市为主体,依托小城镇和新兴市镇,形成城乡商品汇集与交流的集散中心,加快城乡市场的融合,着力辐射农村市场。发挥高速公路、铁路、空港、航运对周边地商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我国流通业相对落后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平台和沟通桥梁,促进地区商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争取有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在落后地区建立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实现商业流通资源的共享。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各省会城市走市场规模化、专业化、综合化齐头并进的路子,各省市属地方以规模化市场、专业化市场为重点;市场发展主体动力模式上,由各省整合前的市场自身规模缓慢自然发展方式,转变为省际联动早期的政府推动、中期的政府—市场共同推动、后期成熟的区域市场体系的自动良性发展方式;市场发展的对象动力模式上,以产业的发展、产业群的形成促动市场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以特色小商品繁荣搞活区域市场,通过省际联动打造快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信息平台,营造市场环境,衍生区位优势大市场。
加快连锁经营和大型流通集团发展。发展多样化的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合理布局和规范商品交易市场,构建具有连通性和规模效益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快速推进以连锁商业为核心、以多种现代零售业态经营形式为主体的商品零售终端网络体系。促进各类批发企业加快经营转型和服务功能延伸,鼓励大型、优势工商企业的采购分销组织的发展,逐步形成大宗商品的采购分销渠道网络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应用,促进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发展。规范与整合现有商品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具有现代商品交易手段与交易服务功能的新型商品交易市场,形成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城乡集贸市场、集群式商品交易市场为支撑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市场风险巨大,由此造成的直接、间接的实物损耗和价值损失极高。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大多发生在农村,要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农村、农业的发展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在彻底改变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同时,使更多农产品以更好的价格、更便利的渠道销售出去。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给中西部地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更大的支持,特别是像新疆、陕西、河南、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更应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宋则,荆林波.中国流通理论前沿[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周日星等.商贸流通业统计监测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07,4 3.徐从才.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J].铁道货运,2006(10) 5.柳思维.推进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1) 6.李本和.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J].理论建设,2006(1) 7.宋则,张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8) 8.王怡川.问题与对策:浙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5) 9.夏春玉.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及其评价[J].当代经济科学,1997(3) 10.马广奇.中国流通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经济管理,2005(3) 11.夏春玉.流通、流通理论与流通经济学—关于流通经济理论(学)的研究方法与体系框架的构想[J].财贸经济,2006(6) 12.杨建立,魏农建.流通生产力:理论思考与现实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