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零售业态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我国也出现了多种业态并存的现象。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分工理论的角度入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零售业态多样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得出零售业态将会继续朝着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并逐渐走向联盟化的结论。 关键词:商业集聚 零售业态 分工 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商务中心区、商业街、贸易中心等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对商业集聚这一特殊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针对我国零售业态多样化的问题,国外有相关解释的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其中仍旧有不足,关于零售业多样性的形成原因,从分工理论角度解释零售业多样性的论述还比较少。在分工理论不被作为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的今天,从分工理论角度来解释零售业态多样化的形成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综述
(一)亚当·斯密对分工的研究
亚当·斯密在对分工进行系统经济分析时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于分工的重要性,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关于分工为何能带来递增的报酬,他指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这正是熟能生巧带来的结果; 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力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斯密还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本文将立足于分工与市场的关系,来解释商业集聚中业态多样性的形成。
(二)商业集聚及零售业态多样性研究综述
1.商业集聚经济理论。国内学者陆立军(2008)对浙江义乌的小商品企业集群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他认为在不同区域共享一个大规模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市场不断拓展所产生的投资协同以及由此引致的规模报酬递增,导致相关区域基于各自的比较利益更容易围绕市场形成有效的分工;即分工经济、网络外部效应以及规模报酬递增是义乌商业集聚的根本原因;徐从才(2003)以江苏南京为实证案例,研究认为都市圈带来的分工与资源重组效应、要素的聚集与扩散效应、分享效应以及新型的竞争与合作效应促成了商业专业化与商业空间集聚,并且指出都市商业结构应该包括形态结构、空间结构、业态结构和技术结构。武云亮(2007)实证了商业集聚的成本节约效应、区位品牌效应、组合经济效应和关联效应,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商业集聚的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三种主要演化机制,即产业互动主导机制、自然演化主导机制和政府主导机制。王艳红(2007)则从企业集聚体声誉的视角,基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个典型的商业企业集聚体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使用相关分析法深入研究商业集聚品牌与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的集聚体声誉越高,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就越高, 能接受的交通时间也越长。 2.商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在国外有着大量的应用研究。斯坦(Stine,1962)用中心地理论解释了集市的形成机制与动态过程,他研究认为,当经济发展使消费需求增加、交通条件变好时,商人的巡回销售路线就变短,集市将逐渐由巡回型变为固定经营型。Reginald 和Rajagruru(2008)用美国零售商店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最小差异化原则这三种古典区位理论,研究表明,中心地理论对微型零售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竞争优势形成具有最好的解释力。商业区位理论在国内被广泛应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主要侧重于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商业网点规模、等级和分布情况进行的验证性分析。
商业集聚区中零售业态研究
(一)商业集聚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商业集聚是指大量相互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商业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现象的特例,在商业集聚区内存在大量相关企业,它们围绕核心产业,按照供应链形成专业化分工,但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区内成员众多,但规模较小,主要满足区域内的市场需求,区域内自成一个生产消费的完整体系。从模式来讲,商业集聚属于水平型的产业集聚,即由经营同类商品、互补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聚集形成。
(二)商业集聚中零售业态的特点
传统的分工理论主要是针对生产性的分工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生产,更好地组织生产。零售业分工的形成,也是这种分工的结果之一。零售业的分工是流通行业的分工,在目前的市场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是竞争性。由于不同业态的企业同属于零售商业,其经营商品是具有差别的同类商品,以满足日常生活消费需求,这些商品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一次同区域内的企业经营具有替代性的商品时必然存在相互竞争关系,这是业态结构比重此升彼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共生性。在商业集聚体中,多种业态呈现既竞争又垄断的特征。但是,各种业态之间无法相互替代,都具有各自的市场份额。商业集聚区中的零售业态都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特定的市场定位,它们之间不是一种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三)商业的分工效应
商业的分工效应除了表现为专职交易和集中交易以降低交易费用而推动分工发展之外,商业的网络扩张性质使其大大扩展了生产行业的市场范围,促进了生产分工的细化,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基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商业集聚多样性的形成可以理解为:市场的扩大,导致分工的细化;分工的细化导致商业集群体内部业态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了集聚,集聚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促进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斯密所说的“市场范围”和“交换能力”指的是市场需求规模,较大市场需求规模允许了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由于商流在不同的市场个体中是双向的,需求也是双向的,商业这种双向扩大市场范围的效果使得分工发展更加依赖于商业的网络扩张。商业越发达的经济,其分工水平越高,整个经济体发展水平也越高。 商业集聚区中业态多样性的形成
(一)商业区位的差别需要零售企业进行不同分工
商业区位条件主要取决于交通、人口、地价和集聚对商业的影响,政策和历史等因素也会对商业布局有一定的影响;商业区位的条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不同的商业类型对商业区位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从零售企业的选址来看,每一种业态都有自己的特征。
一般而言,位于城市中心区人口流动量大、人口比较密集,属于商业黄金地段,租金相对也会很高,适合那些利润高、规模大的零售企业驻扎,因此百货商店的设置会选择这些地段。并且大中型百货商店作为城市的窗口,居于引领零售商业的潮流和消费时尚的地位。对于商业街或居民区,这些地段也是人口密集的区位,但较市中心租金稍低。需要像超级市场类的零售模式,超市经营的商品名目繁多,并以生活用品为主,消费的需求弹性小,比较符合该种地段的区位功能。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区内昂贵的地皮、拥挤的交通,促使居住区开始不断向郊区扩展。多数居民会离开闹市区,选择在郊区定居。因此需要形成新的商业区域,使得居住在郊区的市民能便利地享受城市的生活,因此,购物中心多数设立在城乡交界处,以满足该地段的需求。
同时,出于继续保持市区的繁华,并为市中心的其它零售商带来顾客流的考虑,一些城市把以往的传统商业街改造成了步行街,如此就将传统街道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既可以保留传统商业街热闹、繁华、古老的特色,又体现现代城市的紧凑与简洁,集方便、安全、舒适为一体。一般而言,中小型的商业街杂货店位于中小型商业街;夫妻店、便利店设在住宅区,都是基于商业区位功能进行的分工。具体如表1所示。 (二)收入多元化、消费需求多层次化推动了商业集聚和零售业态多样化
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会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对零售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针对消费者不同类型的需求发展相应的业态类型,丰富商品品种。
例如,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对象有差别。高收入群体主要关注消费质量、消费方式个性化和现代化,物质消费讲究高质、品牌、时尚和个性,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成为消费的重点和热点。从具体商品需求来看,高档商品、进口商品、奢侈品成为经常性消费内容。这类群体关注较多的是百货商店、购物中心等业态,其日常生活消费数量尽管有限,但往往引领消费潮流。从中等收入阶层看,中等收入阶层需求潜力大,但缺乏相应的购买力。这一阶层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满足,消费行为比较理性,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消费结构正待进一步升级,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支出比重不断提高,生存消费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家庭医疗保健支出上,满足他们消费的主要是便利店、杂货店、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业态。
(三)产业规模的扩大推动了零售业态分工多样化
分工可以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同样经济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促进分工的专业化。业态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必须以一定的市场规模为前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新兴零售业态的进入提供了市场支持。产业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扩大,原有的分工已不能适应现有规模而分离出去。如果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分工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熟能生巧、避免在不同环节跨越的劳动损耗。同样,对于管理者而言,零售企业的规模越大,中间环节越繁琐,管理就越复杂,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越匮乏。而且,企业内的各个部门随着差异化的增大,跨行业难度会越来越大,仅靠培训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还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所以,会有一部分零售形式独立出来,自立门户。如果该种分工形式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就会慢慢壮大,以致形成一种新的业态。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大批量生产需要大批量的销售。于是商业形式不断翻新,商业的销售方式也不断变革以适应流通过程中的需要,因此会不断催生零售业态的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力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在当今社会,零售业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技术使得商品分类细化,生活向精细化发展,使得综合性的分工模式已不适应,于是一部分细化的分支部门独立出来,形成新的零售模式,随着这些模式的复制和扩张,一种新的业态就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星原.促使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演变的因素与规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7 2.杨德锋,张帆.关于零售业态变革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13) 3.李颖,文启湘.零售商业业态的多元化及其选择[J].福建论坛,2003(9) 4.王磊.推动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多样化的主要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8,1(2) 5.卫海英,高庆伟.收入水平与零售业态演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6.史锦梅.零售业态演变理论新假说—需求满足论[J].商业研究,2003(18) 7.李明武.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4(20) 8.陈及.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变迁[J].商业文化(上半月),2004(3) 9.刘晓雪.竞争与共生:中国零售业态结构演变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