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得到显著成长,但通过产业成长机制分析发现我国流通产业产值是在规制缓和引发资本推动的成长机制中增长起来的,而增长效率分析则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尽管产值得到突飞猛进,但期间持续性的国际间与产业间相对效率低下状态,凸显出流通产业成长的自身能动力不足。可以认为我国流通产业实际上遵循的是被动成长路径,即作为先导产业的流通产业实际上是被引导而成长起来的。 产业成长路径研究就是要剖析产业成长机制以及产业产值增长的实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产值得到了大幅提升,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成长,但产业发展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对较低、与相关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愈发突出。这不得不引发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增长模式以及成长路径的思考。从现有文献来看,流通产业增长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视角或内生视角下流通产业成长方式上。但流通产业之所以能成长不单是生产要素推动的缘故,更表现为内外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令人遗憾的是从内外综合作用视角对流通产业成长机制的探讨却十分有限。解决当前流通产业所面临问题和矛盾,不仅需要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或发展建议,更需要正确把握流通产业成长机制及产业产值增长的实质。因此,本文在明确影响流通产业成长内外各因素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在内外综合作用下我国流通产业的成长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增长效率分析把握产业产值增长的实质,厘清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的成长路径。
一、我国流通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学者从多方面归纳和提出了流通产业的成长模式,如徐从才(1995)依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将流通产业成长模式划分为外延型和内涵型;刘勇(1999)根据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产出贡献情况,将流通产业的成长类型划分为集约型和粗放型;王先庆(2006)则指出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流通产业是在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和产业自身边际费用最小化两种驱动力作用下实现成长的论断。结合流通产业成长模式研究的现有文献,就流通产业成长影响因素而言,聚焦于内部生产要素的研究多,多因素综合作用视角下流通产业成长模式的研究少,而做进一步实证研究的几乎没有。
笔者认为要明析流通产业的成长路径,必先对产业成长机制加以解析;要解析产业成长机制,必先对产业产值增长影响因素加以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的增长尽管受多项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无外乎是内生要因与外生要因。根据新古典成长理论,只要向经济体导入资本、劳动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能提升产业的生产能力。流通产业同样如此,资本、劳动及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产业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视这些生产要素为流通产业增长的内生要因。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不仅剖析了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阐释了经济循环体系中生产、消费等要因对流通的影响,即流通的发展不仅制约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发展,还受制于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水平,进而指明了影响流通产业增长的外生要因,即生产和消费状况。然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又可进一步转化为商品的供求关系,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或市场形态亦成为影响流通产业产值增长不可忽视的外生要因。但这种影响作用还表现出短边效应,即在卖方市场状况下,供给对流通的影响较需求更强烈;在买方市场状况下,需求对流通的影响较供给更强烈。
具体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济体制的转变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对商品计划性管理的减少,原有的以计划分配为特征的商品流通体系开始逐渐向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商品流通系统转变。流通部门中投资市场化、产出市场化以及价格市场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政策因素亦成为我国流通产业成长中不得不考虑的外生要因。
由此可以认为我国流通产业是在以生产、消费、供求状况及政策因素所构成的外部作用力和以资本、劳动及全要素生产率所构成的内部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成长的。据此,笔者试从外生性成长及内生性成长两方面对流通产业的成长机制做进一步分析。
二、流通产业的成长机制分析
(一)流通产业的外生性成长分析
外生性成长分析就是要分析外生要因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基于我国经济体制及市场形态转变的考虑,笔者提出如下流通产业的外生性成长回归分析模型:
其中Y表示流通产业发展状况,以批发零售业产值表示;Z表示社会生产状况,以工业产值来表示;X表示消费状况,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a1与a2代表市场形态转换对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虚拟变量。根据原商业部商业情报中心自1982年以来每年两次的主要商品供需状况调查,确定1998年为我国商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拐点①。虚拟变量同时遵循短边效应原则,在取值上满足以下关系,即:R表示体制转换的政策因素,以政策转换率来表示。政策转换率根据流通领域投资市场化、产出市场化、价格市场化,经主成分分析后综合计算得出②,具体数据如表1。
根据表1数据,对流通产业的外生性成长分析回归模型做回归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通过对外生性成长模型回归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流通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因素。由各回归系数结果可知,政策转换率对流通产业发展影响最大,达15.18,而消费对流通产业0.19的影响水平虽然较生产0.14的影响水平略大,但基本上仍可认为与生产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从流通产业的外生性成长分析来看,经济政策的转变无疑是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生产和消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影响程度远不及政策转换因素。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构成变化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经笔者计算,1980-1997年间,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零售商品额分别以10.9%和9.9%的年均增长速度稳步成长的同时,公私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零售商品分别以41.6%、46.2%及30.7%的更快增速成长起来。截止1997年末,私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零售份额已分别超过国有企业及集体所有企业的零售份额,位居零售业界的第一位及第二位。计划经济体制下被限制发展的私有企业及其他非公所有制企业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发展概莫于政策转变缘故。这亦可被解释为流通领域中政策制度转变所引发规制缓和的结果。 (二)流通产业的内生性成长分析
流通产业的内生性成长分析就是从影响流通产业成长的内生要因来分析我国流通产业的增长。对此,笔者提出如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试从资本、劳动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内生要因来解析流通产业成长状况。
2.各年度流通产业成长分析表明1996年后资本对流通产业增长的贡献趋增。根据(3)式进一步测算了1986-2002年间各要素对流通产业增长率的贡献值,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1996年以后资本对流通产业成长的贡献愈发明显,超越同期劳动投入对流通产业成长的贡献成为流通产业发展主因。而劳动对流通产业成长的贡献趋降,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产业增长的贡献趋势不明,具有波动性。
3.全要素生产率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引发的产值增长率与流通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在波动性上呈现趋同性。根据(1)式,计算出各年全要素生产率,即A0eaTt后发现,1985年到2002年期间流通产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如图2所示呈现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数值从1985年的1.10上升到2002年的1.52。而进一步分析各要素所引发的产值增长率发现,流通产业总产值增长率与由全要素生产率引发的产值增长率在波动性上趋同,如图3所示。这表明稳定发挥流通产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对于促进流通产业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内外两方面成长分析来看,我国流通产业产值的增长一方面受益于经济体制的转变,通过规制缓和弱化了对流通部门的计划性管理,而另一方面伴随着体制改革,资本可以宽松进入流通领域,并进而推动了流通产业产值的上升。因此,人们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流通产业产值是在规制缓和引发资本推动的成长机制中增长起来的。
三、流通产业的增长效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成长机制分析的结论,尽管印证了流通产业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遵循规制缓和诱发资本投资这一普遍规律,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所引发的规制缓和同样也作用于其他各产业,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在产业发展普遍性下流通产业发展的特性问题。为此,笔者从同时期国内主要产业间的发展对比以及国际间流通产业发展的横向对比两方面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产值的增长效率问题。
(一)国内产业发展的效率比较
无论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还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工业在各产业中均可被看作是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产业部门。因此,笔者通过与工业的成长效果比较来反映流通产业与国内主要产业间的效率状况。
首先,在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上,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间,与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相比流通产业呈现出低速增长态势。如图4所示,通过流通产业与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对比可知,在改革开放初期,流通产业的发展速度曾以远超工业发展速度的水平得到发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改革开放初期流通产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存在很大关系。自1988年以后,流通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工业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低速成长状态。经笔者计算,1978-2006年间流通产业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6%,而同期工业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则达到11.6%。
流通产业与工业的成长差异,不仅体现在产值增长速度上,而且也体现在产业内要素生产率上。关于流通产业与工业间产业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刘振滨(2009)曾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与流通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不仅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内的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工业内要素生产率的结论,而且还从劳动要素生产率及资本要素生产率的实际表现两方面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由此可见,流通产业在与我国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业相比较过程中已经表现出增长缓慢、效率低下的态势。
(二)国际间流通产业的效率比较
产业特性的存在使得有必要进一步做国际间流通产业效率的横向比较。但受统计数据限制,笔者对流通产业的生产效率从零售业与批发业两方面加以对比分析。由表3零售业生产效率的国际比较可知,美国与日本零售业内人均销售额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与美、日相比,我国零售业的生产效率则显不足。1996年我国零售业人均销售额仅为2.83万元,零售业的生产效率仅相当于美国同期水平的约1/52,日本同期水平的近1/50。而从2004年数据来看,我国零售业的生产效率尽管有较大幅度提高,人均销售额达到54.83万元,但仍明显低于美国与日本。此外,考虑到2004年数据仅为限额以上数据,反映的是我国较大规模零售企业状况,因而也可以认为我国零售业生产效率整体上与美日水平仍存在明显不足。
就批发业来看,我国与美日等国的产业生产效率差距依然明显。如表4所示,1996年我国批发业人均销售额为25.58万元,仅为日本同期水平的1/31,美国同期水平的1/22。同样,2004年从限额以上批发企业的人均销售额及年均销售额来看,我国批发业的生产效率虽有所改善,人均销售额达到318.04万元,但与日本和美国仍有明显差距。若再考虑上2004年数据统计范围仅为限额以上的较大规模批发企业状况,同样可认为我国批发企业生产效率在整体上与美日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以上两方面效率对比结果可知,我国的流通产业在增长速度及要素生产率上既落后于同期国内主要产业的效率水平,也未达到先进国家流通产业的生产效率水平。我们可以认为,我国的流通产业仍处于非最优流通效率且产业间相对效率低下的状态。特别是持续性的产业间相对效率低下状态,无法自发促成产业间生产要素转移,更凸现出流通产业发展的自身能动力不足。
四、结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产值尽管得到了显著增长,但这种增长不过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规制缓和,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实现的增长。且这种增长状态下流通产业的效率并未达到最优流通效率水平,未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与国内主要产业相比仍处于相对效率低下的状态,这使得流通产业在其他主要产业快速、高效的发展背景下,既无法凭借要素生产效率优势获得发展动力,但又不得不受生产——流通——消费这一经济循环关系影响而表现出产值增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实质上遵循的是被动成长路径,即受经济体制转变影响,受动于产业间关联特性而形成增长的成长路径,甚至也可以认为,作为先导产业的流通产业实际上是被引导而发展起来的。
尽管如此,通过成长路径实证分析所解析出的流通产业成长特征结论,对今后流通产业的再发展也能给予些许启示:
1.从政策推动发展转向经济驱动发展。经济体制转变的政策因素对流通产业发展形成了显著推动作用,同时也印证了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效。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规制缓和的推动效果势必趋弱。着眼于今后流通产业的发展而言,流通产业应摆脱对政策因素的依赖,应建立真正的为生产和消费服务,以经济纽带驱动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2.弱化流通产业劳动密集型部门发展意识,强化流通产业资金密集型发展概念。流通产业的内生性成长分析已经显示劳动对流通产业的贡献日趋下降,而资本要素对流通产业的贡献却愈发凸现。尽管流通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缺少的却从来不是劳动要素,而恰恰是资本要素。仅仅将流通产业的发展意识拘泥于劳动密集型部门,忽视资本因素对今后流通产业发展的贡献趋势,无疑会拖流通产业再发展的后腿。
3.建立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心的流通产业稳定发展机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诱发的产值增长率与流通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具有波动趋同的分析,建议流通产业的再发展应当进一步明确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管理科学化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方向,提高流通产业内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现流通产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从才.商业产业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2] 刘勇.商业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 王先庆.工业化进程中流通产业发育成长问题的初步研究[A].祝贺良.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丛树海,张桁.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 Ulrich,R,Kohli. A Cross-National Product Function and Derived Demand for Imports and Supply Export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8):369-386. [6]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7] 叶裕民.全国及各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2(3). [8] 吴三忙.全要素生产率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