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流通效率的提高与交易费用的降低上,在提高效率方面,电子商务使商品流通产生新的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境界,同时电子商务产生了新的渠道合作效率;电子商务对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表现在通过市场组织生产的费用降低,从而使市场机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交易费用高昂的企业。
【摘 要 题】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导致了新的交易方式与流通模式诞生,与传统的交易方式、流通模式相比,新的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
一、流通效率的概念
根据日、美等国对流通效率的研究,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流通效率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流通联结生产和消费,流通效率高可以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价值损失,如鲜活商品的流通,流通效率越高,价值损失就越小。第二,经济是在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中发展的,流通沟通在时空上分离的生产和消费,流通效率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第三,流通职能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其他经济部门提高运行效率扩大经济效果的作用(姚力鸣 1991)。
研究流通效率,可以从四个层次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层次上的研究,即以单个企业为对象,分析其经营成本(投入)同销售额、利润(产出)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判断企业经营效益的水平及影响因素。第二个层次是流通渠道或供应链效率的研究,研究整个渠道在协作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效率。流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的效率提高或下降,会怎样反映到其上下游环节,进而影响整个渠道。第三个层次是整个流通行业效率的研究。在流通的市场组织与企业组织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流通社会化和流通手段现代化的情况下,整个流通业将如何获得效率,如流通费用的节约,意味着同样的流通资本可以实现更多的商品价值。第四个层次是社会经济效益或宏观经济效益,流通是整个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流通效率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若流通效益提高,则会导致社会再生产过程加快,增加国民收入;此外,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流通效率的提高也会为其他产业带来效益。
电子商务对流通效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既对个别企业产生影响,又对整个流通渠道产生影响,既有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又有宏观层次上的影响。
二、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
电子商务对流通效率提高的影响体现在流通成本的降低上,流通成本包括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把流通费用混同于交易费用。事实上,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是有区别的。
关于流通费用,我们可以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马克思把流通费用分为纯粹流通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三个方面,纯粹流通费用包括直接与买卖商品有关的费用、簿记费用、货币生产上所支付的费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费用看作是商流和资金流方面的费用,而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则是物流方面的费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146—170页。)
根据科斯的论述,可以把交易费用则理解为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注: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具体包括的费用有: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交易对象,获取与买卖有关的各种信息;为确定价格的讨价还价过程:起草、讨论、确定交易合同的过程;对合同的监督和贯彻,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等等。
显然,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具有不同的内容,流通费用考虑的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它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但是它对商流的概括不全面,它隐含的前提是商品能够顺利地买卖,交易没有障碍。交易费用考虑的是现代商品交易中最为困难的问题,这就是寻找信息和交易对象、确定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交易费用属于商流和信息流的范畴,但它不包括买卖中为实现商品在空间转移所付出的费用,也不包括流通企业为实现商品流通所需的簿记和各种管理费用。
由此看来,流通费用属于商品流通中的“硬费用”,交易费用属于商品流通中的“软费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流通模式既产生对流通费用的节约,也产生对交易费用的节约,它实际上导致商流费用、物流费用、信息流费用、资金流费用的全面降低。
三、电子商务与流通费用
电子商务导致流通费用节约的革命集中体现在交易速度加快和流通时间缩短上。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时指出:“重要的不是市场在空间上的远近,而是商品到达市场的速度,即时间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在一定期间资本能够增值多少次,它的价值能够再生产和增值多少,就取决于流通速度,取决于流通经历的时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1页。)
流通效率固然可以从多方面考察,然而最为根本的是流通时间,资本在向全球扩展时赢得了巨大的空间,然而产生空间扩大和周转时间延长的矛盾,于是资本“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3页。)。
可以说,在电子商务出现以前,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并没有真正实现。经济全球化使市场越来越远,人类虽然拥有电话、传真等先进的通讯工具,但是流通渠道仍然冗长,交易方式没有根本变化,传统的流通模式使流通时间提速难以突破。
电子商务导致了新的流通模式诞生,互联网将全球的生产者和客户(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交易双方空间上的距离顿时消失了,交易者在网上解决从收集信息、签订交易合同到支付的整个过程,实体商品则由离客户最近的物流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至客户手中。
电子商务真正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电子商务使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网上一次性完成,流通时间大大缩短,它从根本上节约了流通中垫付的资金,极大地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
传统的流通渠道在空间上是一种驿站式、传递式的流通环节构成的流通渠道,是依靠众多中间商起分销和传递作用的商流过程,中间商能够在流通过程取得这种地位是以拥有资金、囤积商品为条件,因此,传统流通模式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需要大量的投入,形成了流通过程的高额费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流通模式使流通过程极大简化,中间商的减少使各种中间环节所需的费用省却了,流通费用自然降低。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渠道合作效率
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另一个效率提高是使参与流通的市场主体从以往的“不合作”转变为“合作”,从而产生新的协作经济效率。
在传统流通模式中,参与流通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渠道成员的关系是以牺牲对方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利润来自于向对方压价或抬价,如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利益对立的关系。零售企业与供应商在供货价格上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零售企业在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毛利率趋于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地向供应商进行压价,把供应商的让利作为自己利润来源之一;另外,零售商还不断地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进行无本经营,实现“拖欠出效益”。供应商则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以各种理由和手段变相涨价,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双方在价格上进行博弈,都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相互之间不能建立信赖的协作关系。
在传统渠道中,渠道成员(供货商、中间商、零售商)在交易价格上不断地进行博弈,各企业为了在与外部打交道中不至于陷入被动,都尽量完善自己内部的物流系统,都没有自己的库存,当一方增大库存时,其它渠道成员为防止自己在价格博弈中处于不利,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增加了商品资金和库存费用。
在渠道关系中,渠道环节上的各个经营者在商品的供求信息上相互封锁,都以自己掌握的信息为私有财产,信息不能共享,首先获得信息的经营者可以借信息先机得到好处,但自己的渠道伙伴却因信息不灵而付出代价。渠道成员在信息上的互相保密增加了对方获取信息的成本,双方为了在销售中不至于断货或积压都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渠道成员之间的互不信任使其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各方在市场供求关系一有波动或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就要进行重新谈判,各方为收集信息、谈判、签约、履约等交易费用很大。
传统流通模式的渠道成员关系以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隐含的前提是使对方利益最小化,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一方受益以另一方受损为条件。渠道成员面临不宽松的外部环境。
电子商务导致流通企业重新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局域网和供应链管理把渠道成员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此环境下,每个成员的任何一个生产或销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地传递到所有成员那里,其它成员都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经营或库存,这种非常即时的信息共享使所有成员受益。新的流通模式下渠道成员面临的外部环境使协作比不协作更有利。
这种新型协作关系给经营主体带来的利益有:(1 )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可以与渠道成员实现信息共享;(2 )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减少了企业为预防难以预测的供求变化而设置的库存;(3 )使渠道成员维系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减少因经常谈判、签约、监督和执行合同而付出的成本。
电子商务产生的新的流通模式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渠道,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减少了,这样就使参与流通的市场主体可以获得比以前大的收益。
在实行电子商务条件下,流通领域的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中,参与的企业越多,网络的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加入网络、参与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后,企业的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收益(利用网络的优势,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网络使用效率提高使每一个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降低了所有参与者的交易成本,也即降低了社会为完成一定量的交易所必须配置的资源成本)。
五、电子商务与交易费用
按照科斯的论述,交易费用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实现交易所支出的费用,为了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出现了企业,企业将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注:r. h. coase, thenature of the firm,4 economics, new serise,386(1937.))
现实中,由于实现交易的困难在加大,导致交易费用上升,经济行为主体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于是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加大,企业的规模亦越来越大,企业运行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交易费用下降的影响发生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企业层面,参与交易的企业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和利用电子商务实现交易从而使交易费用下降。二是渠道层面,由于实现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整个渠道上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速度加快、效率大为提高,这种渠道整体效率的提高使成员均受益。三是流通产业层面,网络化和电子商务搭建的交易平台使所有企业的商品流通效率增加,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社会物流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费用。整个社会的流通在以比过去少的投入实现了更高的效率。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市场的功能加强,市场组织生产的效率提高,由此产生的一个革命性影响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与以前截然相反的趋势:不是企业代替市场,而是市场代替企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趋势,首先是因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上获取信息的搜寻成本下降。市场上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平均价格,一个是最低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购买中付出的是平均价格,而不是最低价格,因为获得最低价格的搜寻成本很高,也就是:最低价+搜寻成本>平均价格。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搜寻成本极大地降低,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最低价+搜寻成本<平均价格,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向最低价靠拢。
获取信息的容易使经营主体可以极大地节约交易费用,从而可以直接利用市场机制,而不再象过去那样耗资去努力营造庞大企业的科层组织。
市场代替企业的第二个原因是电子商务降低了市场的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市场是社会生产的天然组织者,市场的浩瀚一方面使资源有可能达到最优化的配置,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利用市场组织生产的成本很高。因此,在过去利用市场组织生产的规模是有限的。电子商务出现有可能使整个市场置于电子商务平台之上,市场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极大地降低了,利用市场组织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比企业组织生产更为经济。
市场代替企业的第三个原因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流通产业社会化程度得以提高,市场经营主体可以将许多原先都由自己承担的业务外包给社会,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存储、运输、配送等等,更多地直接利用市场机制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企业得以“瘦身”,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得以减缓,过去被大量“内部化”的交易行为又外部化了。
市场代替企业的第四个原因是电子商务导致“虚拟企业”的诞生。虚拟企业是市场配置资源与企业组织要素的一种结合,虚拟企业虽名为“企业”,实为市场组织行为,虚拟企业使一些独立的经营主体通过网络形成一个具有时间性的经营联合体,它们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其效率和一个真实的企业一样。虚拟企业按照市场原则组建,其成员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其组织可以在调整中不断地得以优化。这样的市场组织显然比传统的企业更具灵活性和活力。
以上所阐述的市场对企业的替代趋势,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使市场组织生产的费用降低了,从而出现由市场组织生产相对有利的状况,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扩大了;与此相反,企业组织生产的费用由于没有发生变化而显得相对昂贵,企业的扩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第146-170页。
[2]r. 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 第3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 第33页。
[5]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4 economics, new serise, 386 (1937).
[6]奥列弗·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96。
[7]桂田,李全正.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极其性质[j].经济研究,2002,(1)。
[8]姚力鸣.日、美关于流通效益的研究[r].调研资料,1991-03-01。
dv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