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对已有流通或流通产业国际化定义的局限进行了分析,从宏观角度对流通国际化含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流通国际化带给中国流通及相关产业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流通 流通国际化 流通竞争力
加入WTO后,中国的流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在现有关于流通与国际化的文章中,论述流通产业国际化或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章比较多,而论述流通国际化的文章却较少。流通产业或流通企业作为流通职能实现的主要载体,其国际化问题虽然是流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流通国际化的全部。流通国际化虽然也论述微观和行业问题,但更多的是从宏观高度审视这些问题,从产业联系和市场互动的角度分析流通国际化的含义和影响。由于流通国际化题目很大,本文仅就流通国际化定义、流通国际化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启发。
流通国际化含义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流通国际化并没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在能够检索到的相关专著或文章中,一些作者对流通或流通产业国际化的特征和内容进行了大致界定,普遍把流通量作为衡量流通或流通产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首要标准,认为商品流通总量包括国内流通和国际流通两部分,跨越国界、面向国外市场或直接在国外进行的商品流通占流通总量的比重越大,流通(或流通产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另外,这些专著或文章也把国际间商品流通层次、国际间商品流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标准,从总体上看,这些标准都是以流通范围是否跨越国界为前提,以跨国流通数量的大小作为衡量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准。但是,在给流通国际化定义时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探讨。
关于流通国际化首要标准的判定
能不能把跨国进行商品流通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流通或流通产业国际化有无的首要标准?对此,从微观的企业层面看,数量或许可以成为衡量其是否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标准;但从宏观的角度看,这种提法的正确性值得思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一些商品也进行大规模的跨国流通,有些商品在国外市场的流通比重超过在国内市场的流通比重(因为国内没有流通)。由行政垄断的外贸行业,其经营活动的绝大多数比重也是面对国外市场。能不能说这些产品或这些行业实现了流通国际化?答案是否定的。流通国际化首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消费者效用和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国际间进行的商品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如果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即使跨越国界进行的商品流通数量再大,也实现不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内贸与外贸的对接统一,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流通国际化。所以,跨国商品流通数量不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流通国际化阶段的前提性标准,流通体制的国际化才是实现流通国际化的首要前提。
关于流通国际化充分性标准的判定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把跨国进行商品流通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充分性标准?即只要跨国商品流通量大,流通国际化的程度就高。对此,答案也是否定的。跨国商品流通数量大,并不意味着流通国际竞争力高。流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不仅看数量,更要看流通控制力和体现流通质量的流通效益。以中国的纺织品为例,中国是纺织品的出口大国,出口量占世界第一,理应已经实现了纺织品的流通国际化。但中国纺织品的效益只体现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的收益很少或者没有。原因就是这种体现比较优势原则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流通环节由于控制在国外进口商或经销商手中,中国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根据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欧盟的亚麻衬衫中,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仅占产品销售总利润的4%,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流通商获得。中国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存在类似情况。流通环节利润少,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国际化流通缺乏控制力。在按“微笑曲线”原则组成的价值链中,中国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对低端产品而言,跨国流通量大只能说明中国实现了生产国际化,而没有实现流通国际化。
关于流通国际化必要标准的判定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对外商品流通量能不能成为判断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必要标准。即能不能理解为只要一国流通国际化程度高,该国对外商品流通量就一定大?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对此要对大国流通国际化和小国流通国际化区别对待。小国由于市场狭小,其商品流通必然要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流通国际化的衡量标准自然也就以对外商品流通数量的多少为依据。而大国却不然。在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的前提下,大国由于市场巨大,其潜在的市场需求会吸引他国有竞争力的商品和要素到来,以求均衡收益。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国生产和流通商不可能视而不见,首先会以本国市场为基础,在国内市场供求达到均衡,边际收益为负之后再组织跨国商品流通。这种情况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尽管也会有企业在国内市场饱和之前就去开拓国外市场,但毕竟是少数。何况这部分先行从事跨国生产、流通的企业,支撑其跨国经营的技术研发、信息控制和利润来源等仍在国内。所以,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大国的流通国际化更多地体现在国内流通的国际化,是在国内消费国际化的前提下,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内标准国际化、国内经营管理方式国际化等的综合表现。本国对外流通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固然可以说明本国流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但缺少对外流通或对外流通规模低,对大国而言并不说明其流通的国际化程度低,根本原因就是流通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没有边界,流通国际化不等于流通国外化。
关于流通国际化基本标准的判定
有的文章把流通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作为衡量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需要探讨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传统专业分工的规模经济已越来越被范围经济所取代。范围经济体现的是非专门化即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走向科研、生产、流通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综观世界发达国家跨国组织生产、流通的大公司,大多是进行贸工农研多元一体化经营。究其原因,首先是产销、研销等结合后,生产和科研可从流通环节获得最为宝贵的市场信息,从而获得生产、科研的主动权。其次,全球竞争的加剧,交易不确定性的增加,使更多的企业将外部市场交易内部化,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节约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再次,信息技术革命为企业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边界拓展提供了现实支撑,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所以,并不能把流通专业化程度、流通产业发达程度和流通国际化程度单线挂钩。从发达国家流通国际化的发展情况看,就存在以流通企业主导和生产企业主导两种不同的流通国际化模式,而多元化综合经营又是两者的共同特点。
以上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已有理论对流通国际化概念界定的不足,也反映出本文对流通国际化的界定:流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流通规制市场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国内外竞争一体化、流通客体综合化和客体标准国际化。当然这只是大致定义,需随研究的深入而完善。
流通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流通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国的流通国际化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以中国加入WTO为转折的。目前,中国的流通国际化进程仍在继续中,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有利于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商品、要素等的国际化流通需要遵循体现市场经济原则的国际规则,随着流通主体面临的国际化竞争程度不断加深,流通客体进行国际化流通的数量、结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对流通业本身的市场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促进与流通密切相关的物流、信息、资本、技术、法律、会计等相关领域的体系完整和制度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先行主导产业地位,决定了其国际化程度可对其他产业的国际化产生引导带动作用,从而有利于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和市场传导机制。
有利于流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流通国际化打破了国内国外市场分割、内外贸易分离的局面,而对内对外开放更把竞争机制引入流通领域。经营空间、竞争程度、经营方式等的扩大提高,可促进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生产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首先流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提升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的地位,获得除生产效益外的流通效益。其次,在生产国际化程度加深的条件下,拥有流通主导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可摆脱生产企业在设备、原材料进口及产品出口方面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再次,由于流通是生产和消费的媒介,所以对国际流通渠道的控制,意味着对国际市场供求信号和消费信息的掌控,有利于调控生产、组织研发,以更快的速度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国际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最后,流通国际化为中小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一个平台,流通的中介作用可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至少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每一次成功的调整与传递,都是以畅通高效的国际化流通系统为条件的。中国目前正进入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新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引进发展发达国家转移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较低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开始将部分生产能力过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竞争力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流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由于已有文章对如何开拓国外流通有较多论述,对国内流通国际化却缺乏论述,所以本文仅对后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国内市场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存在部门和地方垄断现象。这使市场规模缩小,资源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大大降低了市场配置效率。以零售行业为例,一些大型的现代连锁零售企业在进行全国性的经营布点或购并时,常会受到当地行政或行业力量抵制。这种垄断限制了高效率企业的发展壮大,使行业整体结构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限制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国内部分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在流通国际化形势下,由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相互融合,所以国内的价格体系须和国际价格体系接轨互动,国内价格形成机制与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相符。我国的市场体系中,商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高,而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至今很大程度上仍受行政调控。非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不与国际接轨,无法正确反映世界市场供求情况,无法利用价格信号调节生产,组织流通,所以从长期看不利于流通国际化发展。
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无形商品流通发展滞后。流通国际化的结构在不断提升,由最初的商品流通发展到后来商品、资本流通。目前,包括技术、信息等在内的服务贸易,又成为当前及今后国际流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国内这类市场体制、政策等的落后,将直接影响这类商品的国际化流通,也不能有效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
国内产品标准国际化进程滞后。我国产品在生产的市场准入、质量、卫生标准、检疫检验程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与国际不接轨的地方,这给流通国际化造成很大阻碍。一方面,造成国内市场商品流通的混乱,无法满足国内消费标准国际化要求,如今年的苏丹红事件;另一方面,中国商品在出口国外时,更多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所以,产品标准的国际化应是流通国际化的技术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