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市农村商品流通发展的现状
一是农村多元化的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商品流通打破了国有商业、供销合作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竞争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外资、合资企业的进入和兴起,加快了农村商品主要是农产品的开发和对外流通。2004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县及县以下)90.8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7.3%。
二是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除粮食等收购实行保护价,化肥(主要是尿素)零售价由各地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烤烟收购价、成品油销售价实行国家定价外,其余商品购销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形成。
三是乡村市场初成体系。初级市场发展较快,专业市场逐渐崛起。在主要农产品产区、交通枢纽集散地兴建了一批以骨干商品为主的、辐射力较强的专业市场。农产品交易开始由小型、综合向规模化、专业性的方向发展。生活消费品专业市场、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农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等都有所建设和发展。
二、农村商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较低。主要原因:一是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低。我市第三产业近几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与2003年比较,第三产业增长了12%,增幅与一二产业比较,比一产业快,但比二产业慢。第三产业占全市GDP总值的比重只有46%,与发达地区比相差悬殊较大。二是农村第三产业占全市农村经济总量的比重小。这在总体上制约着农村商品流通,同时也说明农村第三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
(二)农村商品市场发育程度低,功能不全,结构分布不平衡,制约着农村商品流通有效运转。一是能反映地方优势农产品和拉动、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高效益方向发展的区域性市场较少。二是市场交易除工业品专业市场、少数几个农产品专业市场有一定批量的批发交易外,其余大多数市场为一卖一买的零售交易。市场整体影响力辐射力不强。三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差,服务功能不健全。广大农村多数市场以大棚、围墙式为主,影响了农村商品交易和农产品的对外流通。
(三)农村商业网点不足,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人员少,与农村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一是大中型网点基本集中于市县以上,农村多为小型网点。二是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人员少。
(四)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滞后,流通企业负债经营情况严重,影响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作用的发挥。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既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又影响了农民消费。
三、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对策建议
1、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开拓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关键在于商品的品种对路,质量上乘才是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基础和关键。要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市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调整粮经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改善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品种质量,提高单产;要以市场为取向,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结合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其比重,开辟农村劳力就业门路和农民增收的领域和渠道,繁荣农村经济;要围绕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发展优势产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调整提高农村工业水平,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要以商务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契机,创造条件努力采用连锁、超市、仓库式销售、特许销售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农村市场的流通网络,发展多门类、多形式的市场;要对现有设施差、服务功能不完善的市场进行更新改造,改善交易环境,加强、完善市场管理,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并规范运作;继续调整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改善交易、购物环境;继续放心放胆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充分发挥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发展民间流通组织、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加强市场建设的同时,还要引导农村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相互配套、相互促进。
3、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科技服务、农用物资、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体系建设。二要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建议首先建立市级农村信息中心,开发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平台,上连省和国家专业信息网,横连各相关部门,下连涉农企业(重点企业),逐步开发建设,逐步形成贯通网络。
4、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目前许多农产品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给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带来诸多不便。产品质量法规与产品质量标准亦应同步相应确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这方面的要求将更高,需要尽快制定、完善,并认真组织实施。
5、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开拓农产品市内、市外,省内、省外畅通的运输网络。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现有运输潜力,结成快捷运输体系,确保重点农产品对外运输。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物资与商流配套运转及发展民间运输,促进农产品流通。
6、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间接管理为主的职能作用。目前,政府间接管理主要在总量控制、市场取向、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指导、引导、政策扶持、保护,法律法规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并要加强服务、督促、检查,使之日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