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逐渐显现。笔者认为,此时用十七大报告的八种新提法来看我国流通业,总结和展望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通产业。十七大报告将“建设”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制和体系,形成了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总体框架,打破了传统的日用工业品“三级批发,三个固定”的流通体系,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的市场体系。我国已经加入WTO,同时现也有近70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性质,她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如英美的自由市场经济、法国计划市场经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日韩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俄罗斯等转轨型的市场经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今后,我国面临着发展社会主义流通产业的历史任务,这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体系、商品零售市场体系、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体系、餐饮住宿业体系、美容美发照相洗染洗浴等商业服务业体系以及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等,形成合理的流通产业结构。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流通产业道路。十七大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流通业也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在批发市场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提出“消灭三现批发交易(现金、现货、现场)”,“消灭流动商贩”,搞“清一色”的“大楼盒子经济”,甚至一些生鲜农产品也包在全封闭的水泥大楼里,在一些地方形成“千城一面”、“千店一面”、“千场(市场)一面”、“千街一面”,这不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876个,交易额达到3.7万亿元,其中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钢材现场交易中心——上海物贸中心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交易额超过768亿元,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义乌小商品城,交易额超过315亿元,拥有在全国控股参股12家批发市场上市挂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圳农产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总交易额超过400多亿元等。
完善流通企业基层群众民主管理制度。十七大报告在政治体制建设中,提出了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管理问题,我认为,在流通企业改革和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发挥基层员工的民主自治,形成良好的监督关系和民主管理。如许多流通企业在实现“两个置换”后,应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员工“三险一金”的待遇,不仅仅尊重资本的力量,也应尊重员工的力量,重新认识“商业劳动造价值”这一新马克思主义的新理念。商业劳动者在实现商品的价值过程中,同时也在创造商品的价值,如许多服务品牌就是商业员工创造的,许多自有品牌是商业员工与生产企业的员工共同创造的,许多老字号企业包含着多少年、多少代、众多员工的辛勤汗水。
提高流通企业的人均经济效益。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对我国流通产业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流通产业只讲究总量轻视平均产出,如人均劳动生产率、地坪效、人均商业面积等,今后应更讲究经济效益,追求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额、人均地坪效等经济指标。零售企业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用供应商的商品销售,拖欠和延期付款,收取过高的进场费”的“飞行加油”模式,流通企业应采取增加“服务附加值”的方式,向上下游两头要利润:流通企业既要利用销售网络资源向供应商要利润,又要向消费终端要“进销差价”利润,但必须坚持以提供增值的网络服务为基础。
重视消费对国民经济的“第一”拉动作用。过去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并将消费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的排序改为“消费、投资、出口”的顺序。据2007年三季度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投资、出口、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排序仍然是投资处于第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0%,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这种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状况是不可能长期下去的,必须改变。2007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加快,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时期,应充分发挥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绿色商业和绿色流通。十七大报告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这是一种进步。生态文明必然会带来适度消费模式的选择,生态文明对于流通产业来说,应把建设绿色商业/流通、和谐商业/流通、生态商圈作为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流通业在“三绿工程”(绿色市场、绿色通道、绿色消费)的基础上,又推行绿色商品、绿色包装、绿色商业/流通、和谐商业/流通、生态商圈、未来商店等,符合现代流通的发展方向。
注重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调和统一。十七大报告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中,除了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更多注重其多重统筹的和谐关系,其中包括两个市场的对接,两个市场的联动,形成良好的市场关系极其重要。2003-2007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排名不断提升,已稳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已经连续4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9.8%,是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出口增长31.3%,进口增长28%。2007年1-9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570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3.5%。预计2007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有望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
用信息化带动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十七大报告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基础上增加“信息化”。流通产业是传统产业,在新的时代下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如1993年我国引入电子商务、1998年第一笔电子商务成功交易至今,我国网民现已超过1.6亿人,2006年交易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2007年将超过1.7万亿元。据统计,2006年淘宝网交易额达到169亿元,2007年将超过400亿元,正如1998年江**同志所讲“21世纪贸易的发展方向是电子商务”。至今我国网商已经超过3000万,预计今年网商交易额将突破13000亿元,其中淘宝网2007年上半年的交易额已经达到157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400亿元,2007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淘宝网已为社会直接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间接拉动的就业机会更多。
流通产业应转变发展方式。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去人们谈的更多的是“经济增长”,这次提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产业经济发展比较粗放,具体来说,资金周转速度较慢;产品流通速度较慢;流通成本较高;商品库存量较大;流通浪费十分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至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美国仅为1%至2%。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环节多,收费点多,造成流通成本较大。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至40%,而对于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至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至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距离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