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紧急行动,立即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热潮。现撷几例,以飨读者。
辽宁省
出台28项政策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辽宁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提出7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加大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大力开拓城乡市场,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积极吸引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加快建设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二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今后两年全省再改造、新建乡村连锁农家店8000个;3年内重点培育100个跨区域流通的品牌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三是健全居民生活服务体系,扩大城市消费需求。实施标准化菜市场改扩建示范工程,3年内改造建设100个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实施“早餐工程”,重点培育建设20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50家“早餐工程”龙头企业、5000家示范型的各类早餐连锁服务网点。四是提高市场调控能力,促进市场繁荣稳定。五是支持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六是开发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七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保障安全放心消费。
在过去的一年里,辽宁各级商业部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全省改造建设面向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65个,新建、改建连锁农家店2890家,使得连锁农家店总量达到1.5万家,覆盖了95%的乡镇和77%的行政村。去年辽宁省连锁农家店销售额增长30%至50%。由于这些连锁农家店均实现了商品统一配送,营销规范管理,农民自主经营与政府补贴支持,使之成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跃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村消费。
大连市
提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十项措施
一、 构筑农村流通网络,活跃农村消费。一是拓展“千村百镇市场工程”网络服务功能,提升“千村百镇市场工程”农家店水平。新建和改造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提高商品配送率。二是引导大商集团等现代流通企业下乡,用3年时间在农村中心镇建设30个单体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现代超市,配套其他服务业态,带动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其中2009年启动6个。三是重点完善瓦房店、普兰店、长海县等3个商业设施相对落后地区的县级现代购物中心建设。
二、发展社区商业,拓宽服务消费。实施城市社区“菜篮子便利工程”、“早餐工程”和“商业服务信息工程”,满足居民多样、个性和便利化综合消费需求。一是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商业参与菜篮子便利工程,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400个以经营肉、蛋、果、菜等副食品为主的生鲜超市,覆盖全市主要社区,其中2009年建设50个。二是发展大众化餐饮,在城区新增50个便民早餐网点,改造、新建2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三是组建商业服务信息中心,搭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满足市民购物、餐饮、家政等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畅通供需信息。
三、推广家电下乡,拉动农村消费。扎实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确保家电下乡政策惠及全市农民。要加紧启动和实施家电下乡工作,健全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组织企业做好产品供应和销售,保证产品质量,根据农村消费需求特点,适时扩大销售品种,保证及时兑付补贴。
四、加快重要商业设施建设,增加投资消费。一是改造双兴、南关岭、金三角等主要果菜批发市场,改善交易环境,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二是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在农产品主产地选择3-5个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扶持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络、物流配送和冷链设施建设,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三是依托烟大轮渡和高速路网,规划建设旅顺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后盐果菜批发市场2个大型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四是完善重要商品物资储备,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市级粮食储备库和市级专用重要商品储备库,发挥应急保障和“丰时收储,欠时投放”的调控作用。五是做好城市地铁、东港区、火车站、体育场等搬迁改造项目的商业规划及“两区一带”经济发展区的商业配套。
五、营造消费氛围,引领消费。开展“促消费、保增长”系列主题活动,活跃节假消费和会展消费。充分挖掘消费文化内涵,利用传统和法定节假日,开展“购物风景线,年货一条街”特色年货展、“大连之春”名优服饰展、“大连名片”地产服饰大展演、全家欢乐美食月、大连海鲜万里行、商品服务送下乡等系列主题活动;利用服装服饰博览会、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夏季达沃斯年会等大型活动,组织企业开展定向促销;配合安居工程,组织家居建材企业,开展“装点新居、温馨生活”大型促销活动。
六、培育消费热点,拉动即期消费。组织农民进城、市民下乡,城乡互动,拓展体验消费。一是充分利用和挖掘城乡、海岛资源优势,促进区域间人流、商流、物流、信息相互流通,组织农民进城采购商品,感受都市文明;二是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市民到农村、海岛体验农家、渔家风情,组织市民到农村赶大集,采购绿色农副产品;三是鼓励全市党员干部和在职职工,自愿将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折抵为购物券,对在规定期限内的购物券消费,政府给予10%的奖励性补贴。对低收入群体,增发购物券。
七、创新消费模式,培育新型消费。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扶持大商集团依托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建设国内最大的网上百货销售平台。发挥大连作为全国数字电视试点城市的优势,倡导电视购物、网上购物;二是推广城市“一卡通”工程,扩展“明珠卡”功能,用于零售店铺、社区店、便利店等小额结算。支持商业与金融企业合作,扩大信用消费、折扣消费的品种和范围。
八、促进产业融合,以产业发展带动消费。实施商农渔对接,搞活农产品流通,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实施工商联手,扶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为地工产品全方位进入流通领域创造便利条件。实施商旅结合,发展特色商业和旅游商业,创新商旅结合双赢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提高地产鲜活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大连地工产品销售力度,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为地工产品销售提供便利,支持大商集团带动地工产品进入其全国流通销售网络;与旅游部门联手开展“冬季购物、吃海鲜到大连”活动,吸引外来消费。
九、改善消费环境,实现安全消费。实施“ 放心肉”、“放心酒”工程,保证食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和谐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信心。一是组建畜禽屠宰监管执法队伍,加大对生猪、牛、羊屠宰环节的检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二是建设市场运行监测和预警系统,继续实行春节期间肉菜财政补贴,确保市场运行平稳;三是为商业企业店外促销提供便利,缓解购物停车难的矛盾,改善商业环境;四是在成品粮油市场实施质量目录准入制,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粮油市场;五是规范市场秩序,改善零供关系,促进公平交易。
十、尽快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消费。制定“千村百镇”市场工程配套扶持政策、农村中心镇商业建设扶持政策、发展“菜篮子便利工程”和“早餐工程”等社区商业扶持政策、商业服务信息工程扶持政策、商农渔对接扶持政策、促进地工产品销售扶持政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扶持政策、鼓励直接消费补贴政策。
截至目前,全市投资超亿元的涉商大项目共计31个,其中在建、继建项目30个,前期规划1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2.78亿元。其中:
◆ “中心镇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开工1个,开业1个,签订合作协议4个,累计完成投资4368万元。
◆ “香路礁物流园区”项目,在成功引进宜家、百安居、麦德龙、迪卡侬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陆港物流业务,现园区7号地已达成初步意向,进入后期土地平整。截至3月末,园区项目落实前期投资累计达5亿元。
◆ “长春路商业街综合改造”项目。该项目从2005年启动,现北部和中部已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61.3亿元,占总计划投资的67%,南部(科技馆至八一路)也于年初完成了二次规划,现正在进行局部招商和论证工作。
◆ “华南商圈综合改造”项目,商圈内7个投资超亿元单体项目,已累计落实投资达5.2亿元,成为甘井子区重点培育的商业积聚区。目前奥特莱斯和夏威夷洗浴大酒店项目已进入装修阶段,有望今年开业。“启航广场项目”土建工程也于3月初开工,“五星级酒店项目和沿海·国际中心项目”也进入相关手续报批阶段。
杭州
以“五交会”和婴童产业促消费
杭州市商贸部门今年推出以“五交会”促消费的新举措:一是“广”交会,各城市利用广场不定期举办广场交易会;二是“集”交会,举办传统的农村集贸市场交易会;三是“夜”交会,组织好夜市交易会;四是“专”交会,搞好专业市场交易会和专场交易会;五是“文”交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品发展。 另外,根据杭州市经委制定的《杭州市婴童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婴童产业五年内行业销售目标锁定在200亿元。
有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6岁以内婴幼儿用品市场的容量至少5000亿元,这还没计算孕妇的花销,未来3至5年,婴童用品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经过之前四届国际婴童博览会,杭州婴童经济产业整合第一步已经产生出集聚效应。美国恩沛力特实验室、韩国丽儿宝、香港华兴玩具、台湾广禾堂月子餐六甲村等均已入驻杭州。而落户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国际婴童产业园,已有20多家企业准备进驻。该产业园建成后主要分食品、用品、服装和玩具四大类,两三年后产业园的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
杭州市婴童产业五年内将重点实施五大项目:一是将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妇幼婴童产业博览会办成特色展会。2008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妇幼婴童产业博览会作为第十届西博会的首个项目,成交金额逾4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行业内最大成交量的交易平台。二是打造杭州特色婴童街区。针对杭州孩儿巷目前已经聚集了一部分婴童店的现实状况,将孩儿巷一带打造成“婴童特色街区”,将集孕婴童产品展示、销售于一体,成为行业新品创新发布平台和国内婴童产品时尚消费的风向标。三是研究促使婴童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并有序发展。2009“亲子杭州”休闲文化节的活动,将加强婴童企业与消费群体的互动。四是推进构建“杭州国际婴童产业园”步伐,推进国际婴童企业向杭州转移,强化产业功能建设。五是策划建设“杭州国际婴童游乐(文化)园”为核心平台,推动杭州四大优势关联产业——文教、动漫、旅游、婴童产业链接整合发展。
浙江省
今年重点推进惠民、强商、兴市三大工程
2009年,浙江省商贸流通工作将重点推进“惠民、强商、兴市”三大工程,努力实现全省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抓好惠民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抓好菜市场的改造提升,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善市场经济环境。今年要在全省推开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让城乡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二是抓好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区便利店、连锁超市和专卖店等一批深入居民社区的商业网络,满足日常便利消费;加快发展早餐、快餐、夜宵等大众化餐饮,建设“放心早餐”、“中心厨房”等现代化食品加工配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家政、维修等社区服务业,规范发展美容美发、洗浴等生活服务业。三是抓好农村消费网点的建设,着力推动农村放心店向连锁便利店转变,进一步提高商品特别是食品统一配送率,同时注重“一网多用”。四是抓好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的改造升级。
第二,推进强商工程,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一是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国家确定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的基础上,全省又确定了50家较大型的流通企业进行培育,一些地市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一批企业进行培育,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的重点流通企业培育梯队。同时采取财政补助、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形成一批具备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零售连锁超市集团以及综合性购物中心,增强流通业开拓市场和促进消费的驱动力。二是促进专业市场的转型提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规模、品牌优势,辐射国内外的工业品批发市场,使其成为国际采购中心和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集散中心、分销配送中心。三是提高工业企业营销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在国内外自建营销网络,鼓励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工业企业,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发展产品分销连锁网点。四是增强中小商贸企业特色优势。中小流通企业占流通领域企业总数的85%以上,它们点多面广、贴近生活、就业量大,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密切、最广泛、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加强流通网点布局的规划和调控,合理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建设,确保中小流通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第三,实施兴市工程,稳定和拓展市场。一是保持市场稳定运行。二是激活市场潜在需求。三是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帮助企业寻找商机。加强产销对接和工贸联动,鼓励工商企业通过开展总代理总经销、合资组建贸易公司以及发展营销战略协作等方式,联手拓展市场。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生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尤其是适应农村需要便捷实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质量可靠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