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流通产业是拉动内需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目前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流通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在诱导投资、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充分认识流通产业的重要地位,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前,受计划经济“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不明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流通产业经历了不断开放、发展、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产值基本上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2008年流通产业产值是1978年的99倍,同时流通产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较高,经过改革初期的发展,贡献比例基本保持在15%以上。本文根据全国流通产业产值的变化,结合其他指标,将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大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5年):改革变动期
这一阶段,流通产业各部门开始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的“无流通论”理论,伴随着国民经济开始快速、稳定增长,商品流通得到了改革和发展。流通产业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商业企业进行扩权让利,包括经营机制和所有制改革,积极发展非公有制商业企业,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参与商品流通,改变国有独家运营和渠道单一的状况。
从发展情况来看,流通产业依然受计划经济影响,商品流通活跃性较差,流通效率不高,发展速度仍然具有不平稳性,在1978年和1982年出现负增长,而在1984年和1985年同比增长速度惊人,达到46.26%和70.56%。其中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业增长波动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发展良好,年均增长13%。
2、第二阶段(1986—1990年):改革转轨期
这一阶段,流通产业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政策和理论指导下,继续向前推进商业管理体制、批发体制、企业内部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分步骤实行价格改革,逐步形成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同时积极推动跨地区、跨部门的商品流通,搞活流通市场。
从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流通产业出现繁荣景象,到1990年末,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产值达到1570.8亿元,比1985年增长67%。同时交通运输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值年均递增24%。总的来说,该阶段流通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之后的流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第三阶段(1991—2000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期
在此期间,产业结构政策出现调整,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指导下,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流通产业经营主体更为多元化,经营方式更多样化,流通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日益现代化,出现了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店、连锁经营店、便利店、邮购、网上商店等多种新型商业业态。
从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流通产业处于高速且稳定增长期,流通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达20%,在2000年末产值达到16465.8亿元,是1990年末产值的6倍多。同时积极建设物资集散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到2000年,全国货运量达1358682万吨,较1990年增长1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产值达到6161.0亿元,是1990年末产值的7倍多。
4、第四阶段(2001—2004年):流通体制改革深化期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形成国有、集体、个人私营、外资多种所有制结构,大型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连锁、代理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连锁企业加大兼并和联合发展力度,使批发市场的功能不断完善、辐射面逐步提高,中高级批发市场的集散能力增加。
从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流通产业迈向了新台阶,流通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2004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501.0亿元,是2000年的1.5倍。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产值为16118.6亿元,增长速度较快。同时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推进物流园区建设,使流通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5、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流通产业全面开放期
2004年12月11日,零售业得到全面对外开放,外资商业企业数量大增,同时港澳台等地区的中小企业大量涌入,带来了较先进的业态和经验,为国内流通产业界注入竞争。在该阶段,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向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把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流通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商业经济效益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截至2008年末流通产业产值达46341.9亿元,是1978年的98倍,对GDP贡献度达15.4%,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现阶段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通组织机构结构缺乏合理性
一是我国流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松散,其主体是中小企业,约占全国流通企业总数的90%以上,呈现小、散、乱、落的状态,这是我国目前流通企业的特点。二是我国流通企业之间关联性差,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流通产业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如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配送落后于发达国家。三是我国流通企业网点分布不平衡,造成流通成本过高,流通领域的损耗过大。这些都影响着我国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流通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国际销售渠道优势参与国际市场。
2、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我国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流通企业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比重不高,许多流通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流通经营方式,管理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化经营管理体制。同时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许多中小流通企业专业行业人才的匮乏。管理人员分析和运用数据能力较差,在网络营销方面,缺乏网上交易理念,电子商务基础薄弱,制约了流通效率的提高。
3、流通产业交通设施基础规模偏小
交通运输业是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偏小限制了流通产业产值的增加。目前,我国交通运输总体规模偏小,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备设施建设滞后,各种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技术水平不高、标准化程度较低,高效率、布局合理的物流配送设施相对缺乏,制约了流通产业各行业、各业态、各企业单位流通效率的提高,导致我国大部分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4、流通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力不强
我国流通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水平及技术能力不高,某些行业专业人才缺乏,如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的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流通产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经验型人才比重大,精通流通业务、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制约了流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了流通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应对国际化竞争能力的上升。
5、农村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生产力低下的影响,在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造成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缓慢、流通体系不完善、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网络残缺不全等问题。目前活跃在农村的个体工商,大多是分散经营、场地狭小、设备简陋,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造成农村消费环境的恶劣,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的提高。
三、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培育有竞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
要加快我国流通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具体应从两方面实施:一是要遵循优胜劣汰原则,通过企业收购合并等形式,大力发展一批国内具有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实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二是由于中小流通企业的灵活性与对本地区经济的适应性,应该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和水平,最终形成大中小流通企业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
2、加快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要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继续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应用。建立以顾客分析为中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系统、决策分析系统,推动经营技术、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等的创新,全面提升我国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等流通产业基础设施规模有待提高,因此应加大投入,围绕城市中心建设一批商品储备库、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新型流通设施。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同时,还应支持农村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计算机网络、城乡流通网点等新扩建的基础设施建设。
4、推进流通领域法律和信用体系建设
我国在流通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政府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制定规范商品流通主体、商品流通活动、市场行为、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竞争行为、控制市场秩序。同时要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改善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提高流通产业在促进消费方面的先导作用。
5、搞好流通产业区域发展规划
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首先要搞好流通产业区域发展规划,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使商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同时应充分考虑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开拓农村市场,合理配置流通资源,建立适应农民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零售业态,打破城乡阻隔,构建中心区域与边缘地区、城市与农村一体化的流通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学工:论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 白永秀、任保平:充分认识流通业在扩大内需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与改革,2000(1). [3] 商务部“十一五”专项规划课题组:流通现代化及流通业竞争力研究[J].流通经济,2006(6). [4] 陆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J].中国流通经济,20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