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现代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流通产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到来,在商品流通领域所进行的变革、创新,以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的过程。目前我国流通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15%以上,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化流通方式、管理方式,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流通企业的规模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的科技含量,提高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今后应通过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努力提高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业极具潜力的经营形式,是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改革。应以“大众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积极推进物流配送,不断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被国际上称为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外现代物流配送业发展迅猛,国内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也急剧升温。要坚持“市场引导、整合资源、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加快物流园区、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逐步构筑设施配套、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努力提高交易、管理水平。发展现代流通离不开现代批发市场建设。现代批发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交易主体组织化、交易商品标准化和交易方式现代化。要按照“统一规划、加强指导、分级负责、规范管理”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散功能强、辐射市内外、连通全国的大型现代批发市场,并逐步将其培育成一定区域内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要结合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对现有各类批发市场进行高标准、高起点地改造,一要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场交易;二是要提高交易商品的标准化程度,特别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和包装规范化;三是要提高市场交易的现代化程度,引进和推进竞价拍卖、网上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四是要提高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加工、包装和配送等增值服务,走批发交易和物流配送相结合的路子。 实现商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信息化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效途径。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贸易流通是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市场经济以需定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消费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现代流通充当生产与消费的媒介,一方面面向生产者,通过价格和信息传递,引导生产;另一方面面向消费者,通过把产品便捷、安全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服务消费。可以说,流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居于组织者、引导者和调节者的地位,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市场流通已经从过去局部的、断续的、国内的商品流转过程,变成了全球化营销过程,流通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与特征;流通对象从过去只有实体商品货物的流通,发展到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有形产权与无形产权的并存和交融;流通主体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加快向日益融合的大流通状态发展。现代流通体系的复杂性对流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发展转变,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建设一个能够适应消费、出口和投资协调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共同构成的,尤其是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信息流已经成为现代流通区别于传统流通的最重要标志。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 因此,要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协同,实现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协作顺畅,生产者有序、高效生产,消费者安全、便捷消费,整个社会循环处于一种高效运行的状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我国要以实现整个流通系统的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必须加快流通信息化改造,提升流通体系信息化水平,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效推进商贸流通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以信息化加快推进我国商贸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国家级流通领域数据库,夯实流通行业管理基础。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重要进展。行业主管部门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市场流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的作用仍局限在解决局部、个别问题的阶段,从整体上流通体系与信息化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和互动支撑。同时,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大型流通企业与中小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当前,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流通体系的全面发展。 数据分析是政府部门把握形势、科学决策的基础。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要准确把握行业运行态势、提高政府调控的预见性、主动性,更加离不开行业基础数据收集。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业务系统的支撑作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贸、外贸、外资、对外合作、对外投资等领域的信息搜集与统计体系,形成国家级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建立国内情况变化和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预测预警机制,打造智能服务型政府。 第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城市便民服务网络平台,构建现代生活服务体系。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多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民的分散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物流成本高,产品损耗大,造成大量损失和浪费。针对我国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的流通特点,建设一个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对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民增收至为关键。应尽快建设农村流通信息综合服务支撑体系,使市场需求与供给信息有效衔接,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及时调剂余缺,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订单农业、现代物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展便民服务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可以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利用手机、互联网、电话等终端,建设城市便民服务网络中心,统一受理居民服务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家政服务消费的规范化和便利化,带动了服务人员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应在已有城市便民服务网络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城市现代便民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实现便民服务资源跨地域发展,促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城市便民的安全消费、放心消费、便利消费环境。 第四,支持网络购物,加快发展新型流通模式,从多方面鼓励支持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商务部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要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推广进程,积极扶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促进传统流通体系向现代流通体系转型。大力发展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服务,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要加快“走出去”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实时的海外商情、项目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支持、翻译保障等综合信息服务,逐步建立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疏通资本流动渠道,引导和促进企业更有成效地“走出去”。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应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扩大多、双边交流渠道,积极参与联合国贸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国际与区域组织中的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相关国际标准、规范和制度的制定,与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基于多、双边经贸关系的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与已经同我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区域经贸合作促进网络平台,提供信息、物流、贸易、单证等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优化贸易环境。同时,大力发挥国际贸易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作用,建设以数据对接为核心的全球贸易促进机制,推动跨境贸易平台的互联互通,创新电子化贸易流程与结算方式,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便利化和无纸化。 第五,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抓紧培养熟悉现代流通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建立商业信用体系,开展商业诚信服务。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这个问题在流通业中更为重要,也十分迫切。应加强对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工作的指导,特别是要完善这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突出经营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结合流通企业的特点,通过多个企业商品共同采购和配送,转让商号使用权,输出管理等多种方式,密切企业之间的联系,把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做大。 推进流通现代化,关键在于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熟悉现代流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要熟悉现代化流通规则。二是要熟悉现代流通方式。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运行模式、发展规律等,应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并能够及时掌握全球新型流通方式的发展动向和趋势。三是要熟悉现代流通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管理与传统流通方式的管理相比,在观念、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只有依靠现代管理,才能把现代流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四是要熟悉现代流通技术。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是流通现代化的灵魂和动力。像POS、MIS、EDI 等系统,在强化管理、加快周转、降低费用、改善服务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衡量流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要有很高的商业信用,要遵守职业道德。推进流通现代化需要建立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提高也会促进流通的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