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产业功能作用显著增强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指出,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及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其功能作用正不断放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经济、惠及民生的重要载体。
姜增伟谈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过去10年,我国流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在今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39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调整为消费、投资、出口。上述两方面表明,过去10年,我国流通产业的功能、作用显著增强,流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政府对流通领域的支持不断加大,国内市场的繁荣和稳定离不开流通产业的作用,流通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有效衔接。
姜增伟表示,200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万亿元,2011年达到18.4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结构调整。2011年,流通业创造了全国15.8%的国内生产总值、19.2%的税收,吸纳就业1.05亿人。特别是内贸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世界面临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对我国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11年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1.6%,虽然不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但其贡献不可小视。
他指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获得了大幅提升,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城乡市场繁荣稳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极大丰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第二,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流通网络日益完备,已经形成了有形与无形、现货与期货、批发与零售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包括内资和外资;第三,营销方式加快转变,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第四,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净化市场环境都取得了明显进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姜增伟透露,从2009年至今,中央财政安排流通领域的专项资金达到1800亿元,政府对流通领域的支持不断加大。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有实力投资于流通产业,流通产业应该更多地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运用金融资金,包括债券。国家之所以能够投入这么多财政资金支持民生,就是要消费者受惠于更多的改革开放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投入也带动了社会资金,包括企业的投入大大增加。另外它带动的产品生产让老百姓提前进入了高端的消费层次,同时支持了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收到了多赢的效果。
国内市场的繁荣和稳定离不开与国外市场的有效衔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已达991.1亿美元,是2002年的6.2倍,10年间年均增长22.5%。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流通产业外商企业已达48319家,利用外资总额达450亿美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姜增伟指出,也必须看到我国流通业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流通网络的布局不尽合理,流通的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食品卫生安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改进这些方面的工作应该说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也需要政府采取切实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
姜增伟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流通产业的功能、地位、作用还要进一步放大。商务部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全面推进所履行的工作,为加快流通产业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出席在国新办举行的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市场供应情况新闻发布会。
我国消费增长仍处于上升通道
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在介绍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市场供应情况时谈到,今年以来虽然我国消费增速缓中趋稳,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同时,国家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措施建设,并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所以,从长远看我国消费增长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今年前8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月有小幅下降,但到8月份已经开始回升,达到13.2%,累计增长14.1%,呈现出缓中趋稳且下一步有上扬的势头。房爱卿表示,虽然当前有一些因素,包括国际需求萎缩,一些工业领域增速放缓等,都影响了消费的增长,但是从长远看,我国消费还是处于上升的通道。
房爱卿表示,近年来,商务部围绕扩消费做了四项工作:抓政策,建体系,搭平台,抓重点。
围绕扩大消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134号文件),财政部等部门对扩大消费工作非常重视,为流通体系建设给予了资金支持。同时,商务部等国家相关部委也先后出台了鼓励“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国务院今年8月颁发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39号文件),在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出台的政策将对扩大消费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搞活流通对扩大消费会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商务部积极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一是通过完善城乡商业网点方面的合理布局来创造便利消费,二是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实惠消费。
在农村,商务部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在已建成60万家店,覆盖75%的建制村;在城市社区,商务部加强了便利店、小型超市、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力求建立15分钟购物圈。
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商务部做了大量工作,可概括成四句话:“以农批对接为主体,以农超对接为方向,以直供直销为补充,以电子商务为探索。”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目前占到流通总量的70%左右,减少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的环节,便可降低成本,扩大消费。随着农业组织化和零售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商务部拟加大力度推进农超对接。商务部最近几年还在城镇推广临时蔬菜直销点来稳定居民菜篮子价格。此外,电子商务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最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消费,对增强便利性、稳定商品价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通过循环流通,以旧换新、收旧送新也可以扩大消费。
商务部每年4月都举办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各省区市或者一些企业也举办各种促销节庆活动“搭建平台”,对扩大消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房爱卿还透露,今年商务部重点抓网络消费和信用消费,这两方面在目前形势下对消费的影响更大。
电子商务需纳入法制轨道
姜增伟表示,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遵循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目前商务部正在抓紧起草电子商务管理条例。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在2011年5.88万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中,网络销售达到7800亿元,今年上半年仅网上购物的用户就达到2.1亿人。
姜增伟指出,在电子商务领域,一些事关商务诚信和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要抓紧完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定要让电子商务企业认识到,图小利,忘大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这种浮躁的心理不可取。
姜增伟称,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等加以解决。要制定标准,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很难解决营销过程中的边界问题。要通过行业自律,让企业认识到在电子商务领域,诚信是基石。
将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讲诚信是商业发展的基石,诚信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姜增伟表示,商务部正在研究对长期缺信失信的经营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姜增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上下了工夫,取得了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在商业领域中也得到集中反映,如假冒伪劣产品、消费欺诈、恶意拖欠货款、虚假促销等。这些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败坏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下决心解决。
对于当前商务部重点开展的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行动,姜增伟介绍:第一,专项打击,坚决不能手软,露头就打。第二,商务部正在研究对长期缺信失信的经营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与此同时,开展商务诚信建设工作,主要是树立诚信意识。姜增伟表示,诚信意识体现在:一是商品要货真价实,二是服务要春风如面、宾至如归,三是要有百年老店的品牌意识。所以,更多的竞争应该体现在服务和营销方式上,绝对不是一种价格上的竞争,甚至是价格欺诈的竞争。
第三,开展专项治理和专项教育。9月份,商务部在10个城市开展商务诚信专项试点教育,包括京津沪豫,所有商家店铺都要坚持诚信的理念来开展经营活动。对于商业领域里存在的道德缺失、食品卫生安全不达标、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商务部将进行全面制止和清理。
培育大型保姆服务企业
在谈到“保姆荒”、“保姆贵”问题时,姜增伟表示,保姆服务企业面临的经营和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员工的社会保障。要培育大型保姆服务企业,实行员工制和企业制,通过连锁经营实现普及。
姜增伟表示:“‘保姆荒’、‘保姆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事实,但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可能不会在近期之内解决。同时,家庭家政服务行业发展也尚不成熟,保姆服务企业利润低,盈利能力差,管理风险大,面临经营和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员工的社会保障。另外,保姆的服务能力技巧也千差万别。在保姆市场方面,第一,要把家庭护理、老人护理和婴幼儿护理作为保姆市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方面加强规划,同时列入我们工作的政策和保障体系之内,着力提高保姆的服务质量。这项工作应该说是迫在眉睫,当然也需要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来配合。第二,把保姆工作纳入教育和培训机制,保姆市场将来可能是一个庞大的就业市场,是人对人的服务、对人的直接奉献,应该得到社会尊重,有必要进行职业化的教育。第三,建立保姆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要把保姆应该得到的福利待遇以及我们应该提出的要求,从标准和制度角度加以完善。此外,要培育大型保姆服务企业,实行员工制和企业制,通过连锁经营实现普及。”
另外,整个家庭家政服务业也应该按照社会的需求,不断细分门类,根据门类提出行业的标准,争取形成政策支持的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