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4日,共有1003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据统计,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22亿元,同比增长14.49%;实现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12.7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423元,同比增长5%。在收入增幅低于15%的条件下,净利润与主营收入首次出现同步增长。
净利润增幅较大
今年上半年,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不到15%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仍然达到12.76%,与主营收入增幅基本持平并实现同步增长。与此前多年的经验数据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关系变化十分明显。
从近10年的半年报来看,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幅为29.76%,净利润增幅为31.15%;2004年主营收入增幅为32.51%,而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47.09%。历史数据显示,当收入增幅在20%左右时,利润增幅一般会比收入增幅低10个百分点以上。例如去年中期,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幅为24.24%,而利润增幅只有4.20%。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看似复杂的关系,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在粗放式增长模式下,维持利润水平不下滑或小幅增长,确实需要一定的收入增长幅度。而在收入增幅超过平衡点时,由于净利润增幅弹性远大于收入增幅弹性,其增长也就更为显著。“煤电油运”等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使得收入的增长撬动了更大幅度的利润增长。
内生性增长明显
已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不少公司成本费用控制力度加强、以非经常性损益为代表的“盈余管理”思路发生改变,业绩开始显露出内生性增长态势。
统计显示,上半年1003家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9424亿元,同比增长15.22%;三项费用合计为1214亿元,同比增长13.89%。成本和费用的增长与收入基本同步,改变了多数年份成本费用增长超过收入,从而造成增收而不增利的现象。此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上半年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增长8.04%,比扣除前的净利润增幅低4.72个百分点。
尽管很难从总体上量化,但在一些公司身上仍能深刻感受到股改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如有股权激励计划的G深振业,深圳市国资委出让6%的股份(1522万股)给该公司管理层,公司管理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所需成本出现大幅缩减,今年中期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净利润由144万元增长到17458万元。类似的情况在有业绩承诺、增持承诺、以重大资产重组完成股改的公司中并不鲜见,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收益已经逐渐显现。业界人士认为,市场变化对半年报的改造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其潜在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市场吸引力增强
由于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发生变化,使得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关系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也使得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今年上半年,QFII、保险机构等持仓市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机构持有A股流通股总量达12.03亿股,持仓市值合计约91亿元,比今年一季度末分别增加了1.28亿股和20亿元,增幅分别为12%和28%。截至6月30日,保险机构共173次出现在120家上市公司的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持股总量为12.03亿股,其中,平安保险、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分别出现在共20家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位置上。中国人寿持股量达6.42亿股,名列保险机构持股数量第一位,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04.19%,持仓市值约51亿元。平安保险持股数量达5.10亿股,持仓市值约37亿元。
此外,截至上周,在已公布半年报的公司中,二季度末QFII在99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从持仓情况来看,QFII在相当多的个股上有增持和新开仓的行动。新建仓的品种中巨轮股份、G山鹰、G金龙等都有多家QFII介入,且持仓数量较大。G老窖、G五粮液、G沱牌、G益民、G新世界和G穗友谊也被QFII增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