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零售业不断发展,走向资本市场,零售业上市公司成为行业主导力量。这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尤其是资本结构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影响的因素,并对零售业上市公司改进提出建议。 [关键词]资本结构优化;上市公司;零售业
1 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代表性的有MM 理论、米勒模型理论、权衡模型理论。最初的MM理论(无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修正的MM理论(含税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在考虑公司所得税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情况下,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因为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财务杠杆利益呈正方向变动。米勒模型是用个人所得税对企业负债利率与财务杠杆利益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对降低修正的MM理论进行了校正,认为修正的MM理论高估了负债利率能增加财务杠杆利益。权衡模型理论认为,MM理论忽略了现代社会经济周期中的两个因素: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而只要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负债经营,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就可能会发生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 2 影响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2.1 企业规模 我国零售上市公司正处于扩张发展阶段,企业为了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零售商带来的激烈竞争,国内的许多零售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极尽所能地在各大中心城市零售市场上开展“圈地运动”,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期获得规模效应。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张,需要资金的支持。在我国,企业规模往往代表企业的实力、发展前景,同时又意味着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所以越是规模大的公司越容易被外界所熟识,其对于债务的担保价值也越高,这就表示规模大的公司比小公司更容易取得银行的贷款。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大企业较小企业有较强的负债融资能力和内部融资能力。
2.2 企业成长性 由于我国近几年的消费零售总额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为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因而其具有较高的成长性。通过对证券市场的考察可以发现,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其面临的投资机会也会非常多,对资金的需求也会非常旺盛。由于负债的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加上股票融资有诸多限制,故成长性好的公司应倾向于相对较易取得的负债融资,其负债融资比例相对就会高些。
2.3 营运管理能力 企业的营运能力是反映企业资产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营运能力强的企业,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好,其资信能力较好,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企业就越有条件进行举债经营,就有实力借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拥有更多的负债。零售企业具有利润薄,存货少的行业特点。存货周转率对零售企业运营的影响应该是非常大的。周转率快,商品的销售速度越快,则内部资金充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减弱,企业的负债水平应该越低。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管理者对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
2.4 赢利能力 根据融资顺序理论企业融资的一般顺序是:保留盈余、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因此,当企业获利能力较强时,企业就有可能保留较多的盈余以满足公司融资的需要,而不依赖与外部融资,因而就可更少地发行债券。赢利能力强的企业还可以产生大量的税后利润,其内部积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扩大企业再生产的资金需要,降低对债务资金的依赖程度。 3 优化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策 3.1 优化宏观经济环境,完善流通产业政策 企业经济活动在市场引导下健康地运行,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作为后盾。从企业筹资角度来看,这一良好的经济环境意味着,首先是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会引起利息率的上升,增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筹资困难度,还会引起企业收益的虚增,扭曲企业投资主体利益关系。其次是合理的经济政策。国家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货币政策等,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筹资环境。 3.2 扩大公司规模,扩大公司发展空间 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负债融资能力和内部融资能力就越强。我国大多数零售行业处于发展阶段,规模小,网点数量有限,难以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抗衡。随着我国全面向外资开放零售市场,外资零售巨头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市场扩张店铺数量,扩大规模,对国内的零售业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除了少数大型企业以外,其他大多数企业不论是在网点还是在资金、规模上都处于比较分散的状况。在国外大型商业集团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下,国内的零售业如果单打独斗,必将在国外零售商的强大压力下走向失败。因此,国内零售公司可以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互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赢利能力,增强融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此外,国内零售企业可以走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
3.3 提高赢利水平和营运能力 提高公司赢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是零售业上市公司现有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赢利能力较好的零售企业往往会有较多的留存收益。同时,运营能力强,运用资金的能力强,同样的资产取得的收益越多,资金的内源供给会增加,对外部资金需求可能减少,降低对外部资本的依赖。因此,应加强对零售企业赢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4 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经营反应速度 零售业的合理变革与创新必须依附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不断更新的需求要求零售商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有效客户反映系统,形成需求拉动和连续同步的供应链,加快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减少库存,提高新品导入、商品配置、货品补充的效率。因此,零售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发挥网络竞争优势,立足对采购、销售、库存、结算的管理,协同制胜,达到与制造商、批发商双赢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零售业上市公司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资金及存货周转速度,促使自身实现财务目标最大化,形成最优资本结构。
3.5 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建立约束机制 我国一些零售业上市公司经营者考虑自身的利益,不愿大量举债经营。针对这种情况,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为强化零售业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融资成本意识,约束其“过度圈钱”寻求扩张的倾向和冲动,上市公司应在资本结构决策时给予财务部门一定的决策权,在财务部门与公司经营者的意见出现分歧,并且在分歧较大的时候,应及时报告董事会。并通过引入独立董事,或者派出债权董事的主办银行制度,改变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状况,通过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动态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强化管理层的股权融资成本意识和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意识,使公司的资本结构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