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巨额冲销一般是通过对于可操控性应计项目的操纵,转移不同会计期间的利润,即将以前年度发生但没确认的损失或者将以后期间可能发生的损失集中在一个会计期间进行确认,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最终就是为了做大亏损,建立秘密准备,以便企业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在账面上“扭亏为盈”。本文以2006-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总体情况和实现手段的变化。 巨额冲销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管理者尽可能选择多计成本费用、少计收益的会计政策、方法和程序,从而降低当期报告盈利水平或扩大报告亏损,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王宾,2009)。可见,巨额冲销是一种盈余管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许汉友、刘皆,2008)。
从2001年起,我国会计准则允许在计提8项减值准备后可以在后续年度给予冲回,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2006年。许多企业对资产减值没有一个资产减值准备执行的判断标准,从而使得上市公司进行巨额冲销,在需要利润的年份获得所需要的账面价值。2007年的新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明确规定,对于提出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新准则减少了上市公司的巨额冲销行为,也减少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因此,本文以2006年为划分界限,通过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来比较2006年以前与2006年以后的巨额冲销行为。
文献综述
在国外,DeAngelo(1988)通过对美国发生高管变动的22家上市公司来研究上市公司高管层变动与巨额冲销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公司有在变更当年采取巨额冲销的趋势。Pourciau(1993)针对巨额冲销和高管层变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有非常规执行变化时,收益主管人员以在发生变化年度减少收益、在下一年度增加收益的方式管理应计收益。证明了高管层变动与巨额冲销存在显著相关性。
在国内,黄世忠(2002)发现上市公司以前年度虚增了利润并由此高估了资产或低估了负债,为了释放风险,高管人员不惜诉诸于巨额冲销。吴水澎、刘斌(2004)通过对1998-2002年间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巨额冲销的55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巨额冲销与董事变更比例正相关,与企业规模负相关。刘斌(2005)对2002年进行了巨额冲销的276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巨额冲销与经营困境、高管人员变更和会计政策变化正相关;与企业规模负相关;与控股股东和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不相关。唐清泉等(2008)实证检验了我国大亏公司进行“大清洗”的动机,发现非报酬因素是触发上市公司进行“大清洗”的重要因素。王宾(2009)分析2003-2004年间所有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上市公司,其中有6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巨额冲销,发现企业巨额冲销与企业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与企业独立董事人数正相关,与企业规模和“清洁”的审计报告负相关。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文献主要研究高管层变动与巨额冲销的关系。国内直接研究巨额冲销的相关文献也不多,且选取样本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由于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巨额冲销的实现手段、表现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本文对于巨额冲销的现状进行分析。
巨额冲销的理论基础
(一)信号发送理论
1973年Michael Spence 在《人才市场信号发送》一文提出了信号发送理论,他指出:主要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人才市场上造假情况严重,为了判断应聘者的基本素质,雇主不得不把应聘者的教育水平当作一种可信的信号。后来,信号发送理论运用越来越广,用于解释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盈余管理等。正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它才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信号发送理论,财务报表实质上体现了高管人员进行会计估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除去上市公司由于突变的经营环境导致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损失,巨额亏损的信号可能代表着:以前年度上市公司年报的利润可能存在虚报的现象,上市公司具有“资产泡沫”或“隐性负债”,公司管理人员为了降低风险,减轻负债,可能运用巨额冲销,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确认或有损失等形式,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清洗”和“消毒”。这或许就是巨额冲销之所以被称为“洗大澡”的真正原因。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始于二手车市场理论,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教授William Vickery和英国著名教授James对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为信息经济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实经济生活中,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信息是充分、完全的,行为是确定的,是不可能存在的,决策者所获得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是不充分、不完全的,普遍存在非对称信息现象(赵秋君,2009)。上市公司监管过程中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正是巨额冲销产生的影响因素之一。通常,证券监管部门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通过经审计后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其它规定披露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因而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往往不能够完全地了解。导致当上市公司有机会将以前年度发生但没确认的损失或者将以后期间可能发生的损失集中在一个会计期间进行确认,利用巨额冲销,最终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三)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假说
美国西北大学的财务会计学教授Lawrence(1991)在总结前人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假说。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是指在一定的信息内容要求规范下,上市公司管理者或是以财务报告要求为基础,通过计算程序或操纵核算的方法,达到使利润转移、平滑收益的目的,或是通过对信息披露详尽程度、披露时机来不违法地规避信息监管的一种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万平、戴辉,2010)。
由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所面对的会计问题越来越复杂,企业抓住新会计准则制定初期实施还不严谨之时,利用会计准则的空隙,进行利润的操纵,他们有时对于以前发生的资产减值的损失并不确认,而是归集在一起确认损失,产生巨额冲销,调整利润,特别是当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两年亏损后,公司为避免第三年继续发生亏损而导致被摘牌时,就会广泛采用此方法,或者新官上任,为了提升将来业绩,也会使用此方法,从而使某些上市公司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跌,以后期间却出现反弹。
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总体情况分析
考虑到巨额冲销手段的差异,本文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公司认定的巨额冲销样本:本年利润为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也为负;本年利润为负,发生了调减利润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本年利润为负,发生了减少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
从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年报中,手工搜集到48个符合条件的样本。根据吴水澎等(2004)和王宾(2009),结合本文搜集到的符合条件(3)的数据,得到通过会计政策变更实现巨额冲销的总体变化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2006年以前,基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样本逐年递增,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6年以后,则大幅度下降,2007年降至为零。这说明,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的确有效地起到了抑制巨额冲销行为的作用。
按照年报时间对巨额冲销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巨额冲销样本在2007-2009年的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巨额冲销样本主要集中在2008年,可能是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多公司出现亏损,在不得不报道亏损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实施巨额冲销,因为金融危机为其大亏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此外,把巨额冲销样本分为一般亏损公司、ST公司和*ST公司,分别计算这三类公司巨额冲销的平均贡献率,得到表3。
其中,巨额冲销的贡献率=巨额冲销影响净利润的数额/净利润,该指标说明巨额冲销对公司亏损的贡献。由表3可知,ST公司和*ST公司巨额冲销的平均贡献率都大于一般亏损公司,说明ST公司和*ST公司具有更强烈的动机去实施巨额冲销行为,因为它们比一般亏损公司面临更大的退市风险。此外,*ST公司巨额冲销的平均贡献率大于ST公司,说明*ST公司比ST公司更有可能进行巨额冲销,因为*ST公司比ST公司具有更少扭亏为盈的机会,其直接面临的就是退市。
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手段分析
2006年以前,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减值、非经常损益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其中资产减值最为常用(翁黎炜、黄薇,2010)。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手段会有何变化?按照巨额冲销的手段进行分类,统计每类样本的数量,得到表4。
由表4可知,在48个巨额冲销样本中有40个使用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可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已成为上市公司实现巨额冲销的主要手段。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之所以受到管理层的青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本身就存在较强的主观性;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制度仍存在概念界定不完整、披露不统一、披露内容不具体等不足。
从搜集到的数据中发现,采用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实现巨额冲销的样本主要集中在2007年,在6个样本中有5个属于2007年,因为2007年是执行新会计准的第一年,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要涉及新旧准则的转换。这也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带来契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强制性会计政策虚减利润来实现巨额冲销,然后把利润的减少归因于会计准则的变化。
由表4可知,有8个样本采用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说明上市公司也会通过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来实现巨额冲销。但与其他手段不同的是,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影响的是以前年度的利润,而不能影响当期利润,所以此时的目的主要是“消化”以前虚增的资产。
此外,上市公司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段的组合来实现巨额冲销,因为多种手段的组合可以拓展操纵的空间。
由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巨额冲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巨额冲销的具体手段。根据年报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披露的具体内容,收集整理得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分项数据(见表5)。
由表5可知,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巨额冲销的主要手段是或有事项和非流动资产处置的损益。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可见,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范围较广,并且在处置时,通常都需要对各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这样便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这也正是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被采用最多的原因。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其结果需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亏损合同、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承诺等。由于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采用的是概率范围,或有事项的业务处理主要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意识,所以或有事项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上司公司巨额冲销的现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从总体情况来看,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从实现手段来看,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实现巨额冲销的主要手段由比较明显的资产减值转移到更为隐蔽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并且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巨额冲销的主要手段是或有事项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本文提出抑制上市公司巨额冲销行为的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
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在我国主要是以罗列法为主,辅助方法是模糊的概念判断。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有相应的弊端。因此,应借鉴国外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经验,采取以原则为主、原则与列举相结合的方法来完善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为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加完善,应尽量采用非模糊性的会计语言,从而符合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可比性,使得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同向可比,同一公司不同时间纵向可比,降低管理层对上市公司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利润操纵行为。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二)规范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标准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口径不一致,使得投资者无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横向比较。为此,应在定期报告准则中规范上市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格式,制定统一的格式要求。对非经常性项目的披露希望以利润表的附表的形式进行披露,并披露“上年金额”和“本年金额”。对于重要的非经常性项目要进行详细的注释,披露具体交易事项、金额等内容。通过规范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有利于投资者获得有效的会计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
(三)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监管力度
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监管力度,修正对上市公司进行特别处理或者终止上市的条件。例如,不将“连续二年亏损”、“连续三年亏损”作为判断的唯一条件,应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和净利润较低者作为是否亏损的判断依据,从而避免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巨额冲销行为。例如,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ST公司实施暂停上市的评判标准是*ST公司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净利润是否为负,来决定是否将对该*ST公司实施暂停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一些*ST公司面临经营不善时,人为刻意去追求大额度的非经常性损益。 参考文献:
1.王宾.探讨巨额冲销的影响因素.内江科技,2009(5) 2.许汉友,刘皆.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洗大澡”现象之探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5) 3.DEANGELO,L. Managerial Competi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Use of Accounting Measures in Proxy Conte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10, No.1 ,January, 1988 4.POURCIAU, S.,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Non-routing Executive Chang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16, Nos.1-3,Jan-Apr-Jul, 1993 5.黄世忠.巨额冲销与信号发送.会计研究,2002(8) 6.吴水澎,刘斌,刘星.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动因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4(5) 7.刘斌,景晓丽.巨额冲销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05 8.唐清泉,夏芸,张迪.“大清洗”盈余操作的行为动机研究—来自我国大亏公司的经验证据.财务会计,2008(3) 9.王宾.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影响因素研究.财会通讯,2009 10.赵秋君.会计政策变更与滥用会计政策比较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 11.万平,戴辉.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改进研究.财会研究,2010(6) 12.翁黎炜,黄薇.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财务管理,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