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在2005年火速开店的基础上,今年屈臣氏集团下的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将再次给自己松绑——部分店会以独资的身份加速在全国的布点。而在去年,屈臣氏集团以一连串儿收购风暴成为全球最大保健品及美容零售商。
这必将搅动内地的个人护理店市场。目前,台湾统一企业旗下的康是美和香港牛奶公司下属的万宁都已经进入内地市场。2006年,康是美将北上布局上海,三家店将在内地市场掀起新一轮的布局和对抗。
李嘉诚布局内地市场
在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集团作为李嘉诚的零售旗舰近来不断发力市场。而在内地市场,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率先抢占市场。
在去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开出第100家店的时候,其中国区常务董事艾华顿透出独资的风声,表示在进驻一些新的城市时会部分采取独资开店的形式。当时在屈臣氏已经布点的28个内地城市都没有成立独资公司。
但在2006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将迈出独资开店的步伐。
“这主要是为了在全国抢先开店布点。”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助理黄华军分析,目前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已经在广州、上海、北京和深圳等核心城市拥有较高的影响力,现正在向二线城市拓展。在2005年年初,屈臣氏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第100家个人护理店后,开店明显提速,至年底全国已有近200家店。
此外,屈臣氏公布了其未来五年的“千店计划”,即到2010年为止,屈臣氏在内地的门店数量将多达1000家。
“这意味着李嘉诚看好内地零售业的发展,并开始大力扩充这块业务。”某零售业内人士分析,同时屈臣氏集团下属的另一零售业态——百佳超市也开始大力渗透内地市场。
目前,百佳超市以广东省为大本营积极北上、西拓,去年成功杀入成都。同时为了强化经营管理队伍,现在掌舵百佳中国区业务的是原家乐福华南区总经理的元老级人物冯砚祖。
同时,在屈臣氏集团内部零售与制造业共同运作,其属下的各零售部门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自有品牌商品。据记者了解,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在其他超市的售价低20%~30%左右,这极大地提升了屈臣氏零售业务的盈利空间。此外,也使屈臣氏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能掌控终端的话语权。
统一康是美北上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屈臣氏在台湾的劲敌——台湾统一旗下的康是美进入上海目前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统一超商流通次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张简云辉证实,“现正在对进驻上海进行评估。”同时他透露,此次进入上海将在与丽珠医药合作的基础上,牵手上海当地一家企业,而新成立的公司将拓展上海以及周边城市,如南京。这些细节意味着康是美进驻上海即将明朗化。
另据记者了解,统一超商正在和淮海集团谈判,如果顺利,康是美个人护理店上海第一站将落在淮海路。而屈臣氏已经在此布点三家店,双方的竞争将不可避免。
“康是美登陆广东是为了试水温,其实一开始就制定了进军上海、北京的规划。”某零售业内人士分析。
2004年底,统一超商与丽珠医药合作,共同组建统一康是美商业连锁(深圳)有限公司,统一派曾直接参与台湾康是美创立的高义明担当总经理。也就从2004年开始,统一超商确定了在内地重点发展超市、量贩以及个人护理店等几块业务。
个人护理店市场竞争加剧
对于屈臣氏而言,康是美和万宁各是其在台湾和香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在内地市场,三家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康是美、万宁作为后进入者,它们进入内地的策略是先试水华南,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布局内地。”某熟悉万宁的人士分析,万宁为了后来居上抢夺市场份额,还计划预留了5年的亏损期,可见公司高层的决心不小。
“万宁、康是美相继选择在屈臣氏的大本营华南试水个人护理店,对屈臣氏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三家在国内的店铺数量都不多,谁发展得快谁将最终主宰市场。
“但三者存在某种程度的错位竞争。”上述统一超商内部人士表示。虽然三家都是经营药品和化妆品的个人护理店,以吸引女性消费者为主,但由于店内商品构成的差异导致各有特色。
据介绍,在商品结构上,康是美一般是药品占 40%,化妆品占35%,居家用品占25%;万宁店铺里以化妆品为主,占到60%~70%,保健品、药品占20%,其他如食品等仅占10%多;而屈臣氏店铺里,目前几乎没有药品,主要是日用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这使三家店各具特色,并拥有基于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另据某接近康是美的人士透露,目前在康是美内地店里药品占了很大的比重,但由于我国城市大小药店很多,竞争比较激烈,康是美可能会减少药品的比重。
2006年,屈臣氏再次率先提速,而康是美、万宁等加紧内地布局,三家之间新一轮的布局和对抗将拉开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