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企业的差距,可怕的是技术和品牌上的双重落后。
家电业是很多人包括笔者学习管理的启蒙行业,前不久因为授课查了一些数据,了解了一下这个行业,我着实被吓了一大跳: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经过这些年与外国公司的竞争,这个我们曾经以为已经十拿九稳的行业,在很多方面,我们与国外公司的差距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
国内调查公司提供的市场份额数据是笔糊涂账,谁第一谁第二,家电公司之间时不时地要为之打一打嘴仗。相比而言,营业额数字好像稍微更靠得住一些。国内家电公司的典型情况是徘徊在两三百亿元的门槛上,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挣一两个百分点的利润。也有个别公司报出比这大很多的天文数字,但业内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有重复记账的可能。与此相比,是跨国公司不动声色的凌厉攻势。欧美公司不论,两家韩国公司,三星电子2005年在华销售额是176亿美元,而LG电子公布的在华销售目标则是150亿美元!
更可怕的是中国公司在技术与品牌上的双重落后。例如,冰箱与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的生产,到现在为止还几乎完全控制在松下、LG、恩布拉科、扎努西等跨国公司手里。CRT彩电中国人好像终于在玻壳、显像管等核心部件的生产上有点发言权,却又迅速面临被平板电视淘汰的大趋势。而这些新技术,掌握在夏普、三星、LG-飞利浦、友达光电、奇美电子等少数面板厂商手里,中国家电厂商处于追赶甚至是完全局外人的尴尬位置上。京东方、上广电的第五代线还没能挣到钱,日韩公司已经转向第六代、第七代。第六代线需投资约15亿美元,第七代线需投资约40亿美元。不说技术瓶颈,光是资金瓶颈,就够我们这些一年只能挣个三五亿元人民币利润的中国家电企业望洋兴叹的了。
与此相关的是让中国家电企业忍气吞声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2003年,安彩集团以4990万美元的“超低价位”将美国康宁公司9条玻壳生产线全部拿下,跃居“全球玻壳霸主”,一时间风头无二 。短短几年后,卸下包袱的康宁致力于液晶专用玻璃的生产,2006年实现销售额45.8亿美元,利润5.85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专用玻璃生产商。而这一厢咱们的安彩集团,却无可奈何地宣布巨亏。安彩集团掉过头来奋起直追,宣布总投资21.9亿元建设液晶玻璃基板项目,“打破国外在液晶玻璃方面的垄断”。但在2005年5月盛大的奠基仪式后一直没有丝毫动静,据说“计划第一条生产线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另一个例子是大家更熟悉的,因为THOMSON购并案连续两年亏损而走向ST的TCL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TCL没有适应平板电视在欧美迅速普及的趋势。据业界的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平板电视已经占据欧洲彩电市场销售额的80%,而TCL直到2006年才开设了第一家专门生产平板电视机的工厂,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三星和LG。再者,占电视机成本70%的面板掌握在同时是竞争对手的日韩厂商手里,这仗还没开打就几乎已经输定了。家电业的朋友还告诉我,现在面板厂商开始把一些核心部件在面板厂就直接装上去了,电视机厂面临的是根本没有活干的滑稽局面!
考虑到技术毕竟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国家电企业在技术上的落后好像还可以理解。蹊跷的是这些中国家电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孱弱无力。例如,手机业随着关键技术的模块化和市场化,技术上的差距其实已经不是很大了,类似的性能,大家拼的主要是品牌内涵和情感导向。与三星、LG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流行风潮相比,硕果仅存的几家中国手机厂商的产品却无法摆脱那种跟随者与效仿者的形象。我理解,要抓住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只要极而言之他们这一代人所看重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就行了,老大如中国移动,尚能喊出“我能”、“我的地盘我做主”之类的口号,为什么这些家电厂商就不行呢?在个体主义的消费文化上,韩国人同样是欧美的学生,我们与其在韩国人后面亦步亦趋,为什么不直接向欧美学习呢?中国也不乏懂得欧美个体主义消费文化的广告人,为什么就无法为中国家电厂商设计出那种让年轻人痴迷不已的“酷”形象呢?
估计多半还是没钱。一两个百分点的利润,这种刀尖上的小钱,随便一个什么闪失就能让公司吃不了兜着走。当然,技术与品牌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是问题。一方面,技术含量的多少本身是品牌内涵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个面,一些看起来纯粹人文性、概念性的品牌内涵也经常需要一些技术力量的支撑。例如LG电子推出艺术家电,在冰箱表层加上一些装饰性的花纹,如果没有在涂染技术上的足够积累,估计也无法真正让消费者买单。
如果说家电业是所学校,技术是数学课,品牌则是语文课,中国家电企业这些年是数学、语文考得都不好。数学不好,可以说是练习题做得太少,这语文可是你的母语呀,怎么还考不过外国人啊?但中国企业界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