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曾经是中国制造业一个成功的标志,全球产量最大、市场份额最多、竞争力最强。然而,就在彩电从传统显像管向平板电视升级换代的时候,国内几大彩电企业却连连爆出巨额亏损,TCL在欧洲亏损约26亿元后,宣布退出欧洲市场,厦华去年也出现了5.23亿元的亏损。而海尔、长虹等六家彩电上市公司,去年第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只有0.076元,只相当于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率的三分之一。在今年五一黄金周的彩电大战中,甚至又传出了国产彩电即将崩盘的说法。那么,国产彩电究竟现在面临怎样的困境?
长虹卷土重来迎接未来挑战
青岛电博会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每年来此展出的都是国内外知名的消费电子企业。在今年的展会上,记者并没有看到萧条悲凉的气象,倒是看到一派热闹和繁荣。国内外各大企业都推出了各种样式、各种尺寸的平板电视,一眼望去分不清哪是液晶哪是等离子,但是很明显,此次展会平板电视真正唱起了主角,而且国内企业都对自己的产品表现了出极大的信心。
海信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现在展会上你可以看到我们一个42寸的样机,这个样机你会看到他的效果要比通常的和现有的技术明显地好。”
记者特别留意了国内企业的展台,在长虹的展位看到几乎所有展品都是平板电视,而且尺寸极为齐全,而无缝拼接的巨大屏幕电视则更加吸引眼球。记者还发现,甚至在全球著名的英特尔的展台上也看到了长虹的平板电视。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旭:“今天我们的展区里面也有长虹的产品,所以我们和长虹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无独有偶,今年的6月15日,长虹和微软也正式宣布战略合作,微软以总额9405万元认购长虹1500万股份,微软战略投资四川长虹这一消息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更早以前的4月28日,长虹宣布总投资达60亿元的等离子屏项目在四川绵阳正式开工。自从2004年巨额亏损37亿元以来,长虹这一系列的高调回归和眼下行业内一派悲观气氛显得极不协调。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长虹内部又发生什么?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的长虹总部。
刚到绵阳,正好赶上长虹集团在准备一个平板电视新品发布会。他们展出了全系列的32寸以上的等离子高清电视,然而主角则是一个大家伙,103寸的等离子电视。
和整个家电业的暗流涌动相比,记者在绵阳再次感受到了长虹的自信和乐观情绪。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公司一季度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6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8.87亿元增长了27.83%。实现净利润7246万元。除了电视产业外,手机、冰箱、IT产品等新产业的主流业务收入增长也相当迅速。”
长虹更大的自信表现在总共投资60亿元的等离子屏项目,记者发现这里正在忙碌地建设,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钢筋和混凝土。投资如此巨大,这对于刚刚经历了巨亏的长虹集团来说,无疑是一场胜败难料的豪赌。
长虹多媒体产业群董事长郭德轩:“别人掌握了屏的优势,相当于我们在跟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合作,买他们的屏然后跟他们竞争,所以如果你稍微卖得好一点,他就不卖给屏了,就釜底抽薪了,所以中国的企业发展非常困难,因此我们来投入,下定决定投入PDP等离子的屏,也是想解决这个瓶颈的问题。”
郭德轩说出了我国彩电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这也正是彩电业崩盘论的根源,中国彩电业在显像管时代成功地把外资品牌挤出了国内市场。但是,第三次电视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平板电视迅速取代显像管电视,其关键技术和主要利润都集中于屏幕制造,但国内目前90%的屏幕要依赖进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平板技术现在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头,欧洲人手里头,你现在是掌握在人家手里头,当然你通过,加工可以推动流通,你已经挣到一些钱这些钱是比较低端,比较少的,高利润的东西,高附加的东西给人家拿去了。”
现在外资品牌卷土重来,操起了本土彩电企业最擅长的价格战。实际上外资品牌降价还有更深一层用意,那就是从上下两个方向对本土彩电施压,一方面在整机价格上对本土品牌大打出手,一方面在面板的要价上毫不手软。
海信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众多彩电企业也共同面临这样一个挑战、担忧和忧患,那就是中国彩电业并没有完成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和核心技术的把握,这个历程还很长。”
关键产业链的缺失使我国原有世界竞争力的电视制造业无利可图,受制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正渐渐陷入微利甚至全面亏损的危险。
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战术突围
核心技术的缺失,已经成为国内彩电企业的一道软肋。随着彩电市场转型,竞争格局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价格战、规模战、概念战,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是否掌握上游资源,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以往以营销能力著称的国内彩电企业能不能追上转型的脚步呢?
20年前我们要买国外的显像管,20年后我们要买国外的显示屏。历史被完整地重演了。20年后我们遭遇了同样的包围,我们能否用同样的战术实现突围?长虹开工建设国内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似乎给我国的彩电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担忧之声也不绝于耳。
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士达:“你能干屏并不等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因为这一块竞争也很大。换句话说,有些做屏的企业,他就垮了,不是有屏就等于你有竞争力。
海信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中国的企业很多没有屏的开发,也不可能有很多企业都去开发屏,屏的资源如果足够,我们就不一定也去开发屏。”
然而长虹依然果断上马,长虹的信心来自哪里?这种信心的根据何在?深入长虹内部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在1978年,长虹以自己强大的技术能力,短时间内改进仿制了日本的13条彩电生产线,日方被震惊后使出了杀手锏,1986年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最新的彩电生产线和关键部件。长虹果然终止了自主技术的研发,于是技术的长虹不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善于打价格战的长虹。
长虹多媒体产业群董事长郭德轩:“因为长虹是一个老国企,老军工如果在新竞争的环境下,不改变方法论,不改变世界观,甚至不改变一种思路的话,很难进步的。”
长虹后来的迅速壮大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个海量地满足短缺的过程,而当我们的彩电工业发育成熟的时候,产能过剩成为一种必然。2004年长虹创记录地亏损37亿元。痛定思痛过后,长虹从注重产能重新又恢复到对技术的追求。
长虹多媒体(中国)营销公司总经理苏子欢:“任何变革都是一种痛苦,但是不变革那可能就没有痛苦,那就死掉了,所以说变是必然的。”
长虹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发生在董事长赵勇从绵阳市副市长的位置重返长虹之后。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长虹实现转型,我们现在最基本的战略,就是在我们长虹内部,大家都要清楚一个,我们叫“三坐标”的一个理论。”
长虹的三坐标的理论其实是摆脱单一依靠彩电的产业格局,面向3C融合的结构调整路线图。长虹认为,企业面临技术的压力、市场的压力和环境的压力。为了实现突围,长虹以传统整机为原点向三个方向布局。
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长虹决心从高附加值的关键部品、核心技术上突围。去年6月,长虹组建的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搭建起了IC芯片设计的核心技术平台。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刚:“我们起到了为长虹公司降低成本这样的作用,因为你归为产业芯片吧。如果你卖得贵我们就自己做,就无形中的产品,无意中成本就掉下来。”
杨刚2005年从美国硅谷回国,加盟长虹亲手组建了虹微公司,在他的公司里聚集了一批年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记者在长虹集团发现,很多关键部门都是由一群年轻人组成。当我们来到创新设计中心的时候,正好碰上设计师们的讨论会。
设计中心副主任叶根军特意隆重地向记者介绍了他年轻的团队。
我们的设计团队其实基本上都是80后,这位这个设计师就是80后。对对,这些都是80后,那位也是这位也是80后,其实我们这个团队,现在应该说非常的年轻。
叶根军:“我们设计师要站到那个柜台前去卖电视,去卖我们的产品,你要把你这个东西卖给人家,你看看,如果是不好的设计,一个不好的产品,你看你怎么把它卖得掉。”
1月13日,长虹企业技术中心“面向信息家电的嵌入式软件平台及关键技术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的验收。这意味着,长虹已经具备嵌入式软件突围的能力。记者了解到,就在04年前,技术中心还仅仅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名不副实的管理部门而已,并不进行实质的研发工作。
长虹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我们是在一些领域关注一些那个,一些比较,未来有可能,有可能会发展起来新的发展技术,同时我们也关注,不同技术的融合,然后能够创新出一些新的产品。”
应对市场方向的压力,面向通信和IT相继成立国虹通讯公司和长虹佳华公司,作为一个传统家电企业,长虹开始向信息家电扩展。长虹手机已经上市,长虹佳华更是在IT业创下不错的业绩,为家电融入IT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祝剑秋:“我觉得我们在融合,在融合,我们你看我们既做IT的产品,既有IT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现在又做消费类电子产品,同时我们又想办法,我们的产品又在跟这个视频、播放在融合。”
以3C融合为主要方向的下一代家电产业,俨然给家电、IT、通信各自领域内的厂商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3C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近,谁将争得主动地位?我们看到长虹在积极布局,处处埋下伏笔。长虹与中国电信和盛大网络公司合作,并加入了闪联标准工作组。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我们这个行业的话,早期是大家都清楚的是一个价格战,一个概念战,但是在结束了这个价格战、概念战以后,那么很重要的一个的话,这个企业就是看你有没有一个强大的整合资源的能力,就是你有没有你自己综合核心竞争的能力。”长虹的思路是由长虹的产品结合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一起面对顾客,共享利润。此外,谋求标准组织的核心地位,最终成为标准的制定者,以求在商业模式方向突围。回顾三年来变革的广度、速度和深度,长虹突围的路径依稀可辨,可以说长虹实现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蜕变。4月20日下午,长虹季报披露“扭亏为赢”1.74亿元。
记者:“长虹现在是不是真的走出困境了?”
郭德轩:“困境应该是走出了,应该说来任重道远,我们还没有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
记者:“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郭德轩:“我们要把自己做成像松下、像索尼这样一些企业。”
中国彩电业将何去何从
我们知道,长虹当初是在价格战中崛起的一家彩电企业,曾经是国内同行的领头羊。而长虹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立足于长远,掌握核心技术,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从长虹现在的举动看,它已经全面涉足显示器、集成电路、电源的开发,也是彩电行业中被称为“脸面、大脑、心脏”的核心器件。他们认为只有掌握了这些资源,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集体性的痛定思痛过后,我们看到了长虹的归来。而此时整个中国的家电业也处在绝地反击的危机关头,国产品牌被外资品牌的低价策略压得喘不过气来,一面上山下乡确保三四级市场,一面共同承诺把质保期延长至三年。
记者:“现在平板来的时候,价格战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我认为价格战不能打到底的,我们最终要想占领世界市场的平板电视主要是靠我们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这一点中国的企业已经明确了,商务部正在组织一些我们现有的一些企业,正在进一步地研究以前我们一些旧的做法,特别是价格做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在新的情况下面,我们只有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提高我们产品质量,让更多世界上的消费者喜爱中国产品,这才是我们平板电视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方向。”
今年3月1日起,美国开始实施强制数字电视标准,进口中国彩电将被征收15至30美元的专利费,而每台彩电的利润仅10美元左右,欧盟最近也在酝酿类似收费,这对中国彩电出口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了中国彩电业的尴尬:在将近3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中,中国彩电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产业创新体系,我们仍然被跨国公司的技术强者远远地落下。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旭:“我们一定是保持领先的,在不断创新技术,增加功能,然后使老百姓能够有更好的体验,你要不断开发市场,不断给老百姓找更多的体验,我想这就是赛跑,谁跑得快,你就第一时间抢到市场。”
美国征收专利费仅仅是冰山一角,更本质的问题是,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已经落后。发红头文件支持企业的时代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用政策密集抵抗技术密集可能仍是目前的出路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政府在产业政策上可以扶持,但是不是讲政府去完成这个技术。”
记者:“是不是他那种更有实力的大企业应该去完成这种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应该这样讲,不光是长虹,还是海尔,都应该掌握前沿的技术。”
液晶屏、等离子屏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型项目,国内的“先行者”京东方、上广电的液晶屏项目自上马以来,亏损不断。京东方甚至不得不在今年4月将亏损的液晶屏生产线剥离出旗下上市公司。现在造屏幕,是否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会不会造出来就落后?长虹的等离子屏项目也因此让人捏一把汗,但是陆刃波副主任却对此持乐观的态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因为我们相信08年奥运会,08年平板电视需要放量,我们估计07年大约有780万台的市场需求,那么08年可能有更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们长虹量产的话,不管是技术上,还是价格上,甚至规模上他都能有很好的发展。”
我国数字高清标准已经出台,08年奥运将转播数字电视,这对我国的彩电企业是个机遇,现在说彩电业崩盘似乎为时尚早,我们宁愿相信,经历20多年市场洗礼的中国彩电业一定不会倒下。
海信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时间会给我们创造些机会,磨难会使中国的彩电业成长,中国的彩电业通过自己艰苦的创新和努力,一旦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彩电业的日子就会变得好过一些。”
不管最终能否真正成功,长虹式的猛醒或许能给整个中国的家电业以启示。在展会的峰会上,有国内企业认为不做压缩机照样做冰箱空调,不做屏照样做电视,继续做技术的跟随者,顾虑一城一池的得失,丢掉的将可能是未来家电业的整个版图。
在青岛电博会盛大的开幕式上,记者感受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企业家们神情凝重、来去匆匆,无心流连这金花飞舞,不知道来年的电博会上能否看到他们轻松而稳健的身影。
半小时观察:把烧饼铺变成蛋糕店
从显像管电视,进入平板电视时代,不仅是我们老百姓家里的电视要换,彩电企业的发展思路更要换。如果说,当年的中国彩电是靠规模生产能力、低廉的价格、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把国外品牌打的节节败退。那么,到了平板时代,这三板斧却突然不灵了。
而这个时候,那些国际家电巨头们又在做着什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美国的通用电气将原有的中文名“通用电器”换成了英文的GE,他们告诉大家:他们已经不是一家电气公司,如今GE的金融服务、发电设备、水处理技术、医疗成像、商务已经遍布全球;而飞利浦把许多电器公司卖掉,大量买入医疗器械设备业务,如今飞利浦的医疗器械已经抢滩新兴国家市场,成为公司强劲的利润增长点;日本索尼公司也早已不再是一家家电公司,他们对音乐娱乐的开发令人刮目相看,索尼音乐的预期利润超过家电。
这让我想起了摇滚歌手崔健一首歌里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面对风云变幻的家电市场,国内的彩电生产企业,如果不进取,还是一个没有研发能力的组装车间的话,在这样的市道下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这就像一个卖烧饼的铺子,到了大家口味越来越高,都想吃点好东西的时候,即使烧饼做的再多,生意也赶不上一家蛋糕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