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想过制造业的定义是什么?就是用最低的成本雇佣素质最差的工人,生产出市场上最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好的管理。”这位浙江老板饭桌上的牢骚在某种程度上很完美地阐释了现在从事制造业的困局。这些在早年甚至把销售都外包给了外贸公司的纯粹制造业们,在一连串的外汇和紧缩政策下,开始了对自己行业的深刻反思。
事实上,从英国工业革命、大规模制造开始的那一刻,这个行业就开始了寻求最低制造成本的旅程。从英国到美国到德国到法国再到意大利,然后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辗转到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在中国大陆境内,制造业依旧延续了自己一贯的逻辑:从靠近香港的珠三角发展到长三角,现在正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就拿最早开始在国内制造的眼镜框架来说,深圳是国内的前沿阵地,然而没多久就被后来者温州占了上风。而现在,台州路桥的农民们白天出门干农活,晚上洗脚后在家拧螺丝,全手工做出来的眼镜架成本再次刷新了温州的低成本记录。“这逼得我们不得不往中高端走。现在我们这儿规模较大的企业早已明晰了自己的布局,就是在深圳生产高端产品,把中端产品放在温州,然后到路桥去采购低端产品。”一位温州眼镜制造商表示。成本压力逼得他们不得不把产品质量和层次往上提。
而这还不是全部,早两年已经初露端倪的“民工荒”现在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境地。制造业不断往内地迁徙,这正是劳动力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一个明证:原来是内地劳动力追逐着稀缺的工作岗位涌入沿海城市,现在则变为沿海工厂追逐稀缺的劳动力向内陆转移。
同样是那位温州眼镜制造商,已经有800名工人的厂房今年扩产,本当新招募300名工人,但实在是一个都找不到,最后投资500万元购买了自动化设备,用更精密的设备来代替人工;又投资了当地第一个产品检验实验室,来检测自动化生产线出来的产品,使之能够达到欧盟和美国所有苛刻的检验标准。这条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比手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更加标准化,成本却也是原来的一倍以上。于是,他们不得不重新定位,寻找自己的客户和销售渠道。
但是,制造业的生存环境恶化远不止于此。制造业发展需要的土地和厂房从原来的“无限量供给”到现在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中国企业自身运作规范性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使得西方对中国产品实施标准壁垒、关税壁垒、知识产权壁垒,贸易纠纷层出不穷,花样年年翻新;加上原辅料不同程度的涨价和创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规范成本,依靠资本和劳动力密集打造的低成本规模型经济遇到了自己的物理限制。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品类产品的制造业次第重复。身为制造业中的一员,似乎你永远无法逃脱“制造业终将追逐成本更低而去”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