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企业并购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美“吞并”永乐后三大悬疑待解       ★★★
国美“吞并”永乐后三大悬疑待解
副标题:
作者:令伟家 来源:2006年11月03日 经济参考报 人气: 时间:2006-11-3 15:54:00 进入论坛


    备受关注的国美收购永乐案终于尘埃落定。11月1日晚,国美电器宣布,国美以52·68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中国永乐。退市后的永乐将成为国美电器的全资子公司,并继续以自己的品牌、在自己曾经的地盘上为国美“打工”。

    永乐的消失,创造了家电流通领域的一个“巨无霸”。这使得原本以国美、苏宁、大中、永乐四方为主体的竞争平衡遭到破坏。国美电器逐渐逼近一统天下的“野心”背后,是整合行业资源,还是谋求寡头垄断?而当个性鲜明的黄光裕成为这艘航母的“船老大”时,带给业界的,到底是福音,还是祸患呢?

悬疑之一:“吃厂家”的盈利模式

    在业界颇受争议的“国美模式”,就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实现快速销售,并最大化地占领市场份额。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国美电器的大部分利润,并不是来自于通常的销售环节,而是来自于上游供货厂商的销售“返利”。国美电器的报表也显示,向供货商收取的进场费、广告推广费等“其他收入”,占据了公司利润的很大比重。

    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球家电论坛上,一些电器厂家直言不讳,矛头直指国美电器。黄光裕也承认与厂家的分歧,双方的矛盾公开化。除了长期与国美交恶的格力外,今年以来,美的、海尔、格兰仕等更多厂家开始转向,将销售渠道开始从单一的连锁卖场转向专卖店或传统渠道。

    黄光裕和他的国美电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今年下半年以来,黄光裕一改往日的强硬态度,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向生产厂家“示好”,表示要让厂家也有钱赚,要实现双赢。而在收购永乐后的宣传中,国美电器甚至将改善厂商关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如,将厂家促销员逐步转化为商家的营业员,使厂家将精力转移到本职的产品研发,从而减少厂家过分参与终端而产生的高额的成本投入;整合厂家目前过于分散的物流、仓储成本,减少过多物流环节和仓储库存分散,提高商品周转频次;集中提供准确的终端信息,协助上游厂家提高研发和生产计划的科学性;通过精细化的经营管理,加快商品的流通,盘活现金流,缩短交易的时间,减少交易成本,等等。

悬疑之二:“吃独食”的老大心态

    今年8月,上海发生过一场荒唐的“闹剧”:刚刚宣布合并的国美和永乐,通过手机向供应商传达了“四不政策”——不参与苏宁联合报纸广告、不参与苏宁联合促销、不参与苏宁户外活动、不参与苏宁任何开业活动。上海国美的一位高层人士甚至要求几十家供应商“站好队”:不要为了20%的市场,得罪80%的市场份额。

    国美和永乐的这种无理要求,遭到了生产厂家的反对,也成为业界广为流传的笑料。“四不政策”的迅速破产,表明垄断不得人心。那些从国美店里撤柜以示抗议的生产厂商,用行动表明了对平等竞争的支持。

    国美收购永乐,将使门店总数达到800家,年销售能力接近800亿元。合并后,新集团在业界的“老大”地位进一步巩固。国美电器在新集团成立的宣传材料中称:“国美将充分发挥领导地位,引领行业的竞争向健康、守法、安全的方向快速发展,提高供应链效率。”

悬疑之三:“吃规模”的发展思路

    正如中国是家电大国而不是家电强国一样,整个家电连锁销售行业“规模而不经济”的问题,在国美身上表现明显。

    国美电器2005年的公开财务信息显示,随着门店数量的扩张,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效率的一些关键指标并不乐观:其基础盈利能力指标从2004年的12%下降为2005年的9%;总资产收益率从11.35%降为8.30%。成本费用则呈现居高不下且略有上升的势头:成本费用率指标从2004年的90.18%升至2005年的90.80%。同时,扩张后公司的资产经营管理效率也出现下滑,存货周转率从8.8降至6.6,销售货款回收天数从18天延长至26天。

    国美显然已经意识了这个问题。国美电器称,新集团建成后,将从价格战转变为价值战,从原来“规模—发展—效益”调整为“发展—效益—规模”,尽快实现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进程,建立新的行业秩序,改变目前行业高成本的竞争,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击更多令伟家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零售业并购,启动商业地产新航线
  • 企业并购惯性实证研究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及其前景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及其前景
  • 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 企业跨国并购中跨文化整合问题及对策研究
  • 企业并购惯性实证研究
  • 星巴克1亿美元收购美国连锁面包店
  • 企业并购的渊源
  • 国内零售业进入并购黄金期
  • 浅议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税收筹划
  • 我国零售业并购将进入“黄金时代”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普通文章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