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资金者得店面,得店面者得天下”的生存逻辑,在2006年显得更为残酷。
一次成功的资本市场运作,使得苏宁电器(002024)董事长张近东,成为中小企业板身价最高的人。
深沪两市再融资解禁初始,苏宁电器就抢先增发,十天前,宣布将向基金等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2500万股,再融资7.8亿元。
伴随着增发消息,苏宁电器股价连续几天涨停,公司市值曾在3天内增长了30亿元。这一举动也开创了中小企业板再融资先河,一向被认为融资通道狭窄的苏宁电器,在内地股市转牛之际骤然发力。
苏宁电器急于增发的背后,是一场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的资本较量。
就在一周前,全球最大的家电连锁经营机构Bestbuy(下称百思买),终于敲定了向五星电器的注资方案,实质性进军中国市场。
在此之前的两个月间,国美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华平投资基金,永乐大中组建合资公司,部分打通采购和营销。家电连锁“四大家”的一系列资本层面的运作,只有一个目标:急速扩张规模。
资本化扩张
苏宁电器此次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继续扩展店面。募集资金中的5亿多元将投入到苏宁的电器连锁店开发建设中,预计在6至9个月内再新开100家连锁店,苏宁还将为此动用2亿多元的自有资金。其余的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苏宁物流基地的建设和数据信息中心的升级。
2005年以来,家电连锁企业的开店速度越来越快。在2006年,这一势头并不会减缓。苏宁电器一季报表明,一季度苏宁电器在全国新开店26家,去年同期仅有11家。
根据苏宁电器增发公告披露的数字粗略估算,100家新店需要投资大约7亿元,平均单店投资在7000万元左右。“在起步积累阶段和扩张期,资本很重要。”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对《财经时报》说。
成功的再融资,终于可以让资金链一直相对紧张的苏宁缓口气。
国美永乐,则在除投资开店以外,选择了并购的资本化扩张方式。2005年5月至12月的短短7个月间,国美先后并购了哈尔滨黑天鹅、深圳易好家、武汉中商(000785)和杭州金太阳等几家区域性连锁企业。同年4月,全国家电连锁企业排名第四的江苏五星收购了青岛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雅泰;7月,排名第三的永乐收购福建区域连锁企业灿坤。
“并购可以低成本快速占领当地市场,当并购的成本测算优于自己投资开店,我们就会选择并购。”国美电器品牌总监何阳青告诉《财经时报》。
苏宁也一直在寻找并购目标。孙为民认为,并购资源有很多,但并购“不列入苏宁的主导计划”,何时进行操作,还要等待时机。
从两年前的相继上市,到利用股市再融资,以及动用资本市场的合资并购等工具,家电连锁企业已经不再像初期那样单纯进行实体扩张。
“这种现象很正常,家电连锁企业正在努力实现规模经济,这种态势会在后面继续下去。”海通证券的零售业分析师说。
融资前景
“首先是资本。”提起目前家电连锁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条件,并购专家冀书朋对《财经时报》断言。一场关于资本的较量已经开始。
在冀书朋看来,未来融资能力最强的,会是永乐和大中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永乐在香港上市以后,还没有进行过大规模融资,负债率也比较低。跟大中合资,盘子做大,融资的潜能也扩大了。
而苏宁由于刚刚完成增发,根据新出台的增发管理办法,3年之内再融资有一定的难度。
孙为民则对记者表示,资本是外部助推器,流动资金加上适当的外部资金,就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国美何阳青对记者说,对国美来说,资金不是问题,华平投资付给国美的10多亿元,如今还趴在银行里。国美到香港上市,主要目的是通过香港投资者,提高国美的国际品牌和知名度,为国际化打基础。资金不是目的。
然而事实也表明,几家连锁企业仅有不到5%的净利润率,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投资开店以及并购。
幸运的是,家电连锁企业,是目前最受资本青睐的目标之一。苏宁电器的前十名没有禁售限制的非流通股股东全部是基金。
国美何阳青认为,家电连锁企业受到投资者追捧,主要因为连锁行业本身就是比较先进的业态,中国家电连锁又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高的扩张和增长空间。
相关的数据显示,国美目前500多亿元的产值,只占全国市场容量的8%。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大家”相加,也不过占到全国市场容量的30%。
狙击外资
过去一段时间的急速扩张,跟外资的即将进入有关。
危机感并不是刚刚出现的。
2005年,国美有意向外界宣布其发展目标,即2008年达到1200亿元的销售规模。何阳青对记者透露,当时的背景是零售业全面开放,意识到日本、美国的家电连锁企业会进入中国,因此国美希望跟同行一起快速发展起来。
这也可以为过去的一年中,“四大家”忽略单店业绩疯狂开店找到一个解释。
虽然国美和苏宁不约而同地表示,百思买进入并不可怕,跨国公司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使它们天生就丧失了跟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狙击外资的行动早已开始,现在,各一级城市黄金地段的主要门店物业,都已经被四家瓜分。
而在百思买跟五星的谈判期间,永乐大中迅速合资,希望实现强强联合,来维持市场地位,抵御外资“入侵”。
对于永乐大中事件,孙为民对记者分析,这说明“连续几年发展以后,家电连锁行业出现了结构性转变。”
相对于国美和苏宁,大中和永乐,虽然位居家电连锁的三四位,但仍然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孙为民认为,两家企业在努力向全国性连锁过渡,采用的是这样一种区域联合的方式。“行业大规模集中,是家电连锁的必然趋势。”孙为民说。
百思买的即将进入,从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大中永乐的快速结合。但从长期看,这一事件可能改变中国家电零售业市场格局。在冀书朋看来,这是一个强势对弱势的整合,相对容易成功。
而对于国美苏宁等人为的进入门槛,冀书朋不以为然。他认为,消费习惯,以及行业潜规则,都不是很高的门槛,而全球化网络化的采购、分配和管理能力,才是真的门槛。
外资已露峥嵘,家电连锁的大战即将升级。演出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