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年在华工作的商人,我经常会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从最初进入中国到现在,你一定经历了许多变化吧?”没错。但与此同时,我却越来越难以找到一个典型例子,解释中国社会和经济经历的种种变化。
相对而言,零售业可能是最合适的例子。在各国,零售业就像是风向标,不仅可以反映该国民众消费方式的变化,还可以透视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不妨以零售业——确切地说是以北京零售业为切入点,管中窥豹般审视中国经济,看其如何不断变革并最终走向商业化。
变革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北京零售业在营销和服务两方面双管齐下,完成一次翻天覆地的蜕变,最终迈入成熟。
过去,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北京零售业表现不佳。1992年,北京日用品市场销售额仅为49亿美元,而上海市场同期销售额为56亿美元,广州则为119亿美元。此外,与上海和广州相比,北京零售市场构成单一,且业内缺乏服务和营销意识。
但与此同时,谁都没有小觑北京零售业的增长潜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京一直被看作旅游胜地。与游客的“一掷千金”相比,当时的普通北京市民习惯从国有百货商场和社区小商店里买日用品。记得那时的北京“十大”商场多集中在西单和王府井附近。同时,“燕莎”和“赛特”在90年代初也已现身中国,开张营业。这些商店华丽的展示窗确实引人侧目,但其销售业绩却惨不忍睹。究其原因,高昂价格让普通市民望而却步。连锁店也是稀罕物,全北京仅有两家。当然,这两家店如今早已消失。
1994和1995两年是北京零售业的变革年代,那时的北京各大零售商不禁感觉到生存压力。要生存就要求变,于是它们纷纷效仿西方,采用超级市场的经营模式。不久,“家乐福”等国外零售公司抢滩中国。
接下来的几年里,北京零售业稳步发展,销售业绩节节攀升,本土销售商的营销能力和服务意识都有了长足进步。同时,北京市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消费欲望随之增强。2005年,北京零售业总销售额已从1992年的49亿美元飙升至270亿美元。
成熟
过去5年中,北京零售业真正取得质的飞跃,从而走向成熟,走向国际化。这一飞跃的背后有着多种因素的刺激。
从外部来看,当地民众消费欲望的增强和时尚商品的热销是两大重要因素。
从业内来看,市场发展孕育于两大势力:其一,国外零售业名媛强势闯入中国,给本土零售商带来强大压力。重压之下,本土零售商不得不大力提高营销水平、增开分店、改善服务、美化购物环境。其二,中国连锁零售商迅速崛起。诸如“上海百联”、“华润万家”、“国美集团”等本土零售商采用现代化管理体系,引进外来人才,前进步伐一日千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京零售业上演改头换面的好戏。各个零售商一改过去小型经销店或百货商场的模式,跳过零售业传统发展历程中较大规模超市的过渡阶段,一下子变身为大型超市或仓储超市。有意思的是,北京零售业最近又出现回归趋势,便利店和高档超市成为新增长点。
未来
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呢?一切要从消费者的收入说起。
20世纪90年代初,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价格。起初,超市内的商品价格较高,从而将大多数消费者拒之门外。而当接受了“天天有低价”的经营理念后,大型超市开始越来越受欢迎。
现在,零售市场已成熟,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排在市民消费理念前三位的因素是便利性、经营规模和店内布局,价格已退居为第6重要的因素。此外,人们近些年更加关注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家居、电器、汽车等商品逐渐热销。
随着中产阶级发展壮大,北京的零售业终有一天会赶上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家居、时装、餐饮、专卖、特许经营等零售行业必将迎来大展宏图的机遇。
发展中蕴藏着危机,尤其是那些地方零售商更需提高警惕。
危机源于中国各个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话题——地方零售商往往一味照搬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疏于创立自己的品牌。由此,市场整合在未来难以避免。中国政府似已看到这一点,因此正在力促零售商并购整合,从而最终形成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零售业巨擘。
零售业只是中国经济冰山一角。透过这一行业,我们不仅能看到中国经济过去十年内的变化,而且能预见中国商业环境未来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