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的零售业继续延续了2004年的合并重组,2004年12月11日,零售业率先结束了WTO保护期,全面向外资开放。尽管零售业的全面开放时间仅仅只有一年,尽管当初多数零售企业信誓旦旦,但已经有一批缺乏核心竞争力,因盲目扩张导致经营管理和资金链出现严重危机的企业相继倒闭,被淘汰出局;还有一部分则被竞争对手以兼并、重组等方式直接吞并。面对外资企业强大优势,国内的零售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获得长远的发展?大家都看到了沃尔玛、家乐福先进的渠道、客户、资金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因此自然寄希望于通过零售企业信息化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来应对巨头们的冲击,但是这真的是一条坦途大道吗?在这里信息化是否被我们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呢?
零售业信息化不能承受之重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情结:如果觉得某个东西很好的话,心理自然就认为它能够解决一切的问题,即使事实可能与我们的想象相去甚远。这一点在零售行业信息化领域里面也可以体现出来。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大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信息化上面。
随着一年一度元旦临近,各大商场、零售店又使出了“狂折”、“狂送”的“杀手锏”,有的“2折到9折优惠酬宾”,有的“买100元返30元”等等。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也在打折促销,不同的是,很多商场要等到元旦过后才能算清楚‘打折返券’促销了多少、哪类商品卖得最好。家乐福们现在就能比较准确地算出元旦期间打折会促销多少、哪些商品会畅销。更重要的是,很多商场几乎不可能精确计算出某类商品打几折才能实现销售额和利润同时最大化。家乐福们却能准确地算出来。在美国,沃尔玛不用等到圣诞结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圣诞营销策略是否合适,即使错了也可以很快改过来,但是如果是国内的零售企业的话则要等到下一次了。
诚然家乐福们依据的正是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但是在这些系统后面的是历经考验的流程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前面一部分,忽视了后面一部分,或者觉得只要信息化了同样那些优势自然也就拥有了。大家都是怀着这样美好的心愿热心投入进去的,后面遭受种种疑惑也就不足为怪了。
倘若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能够这么容易获得的话,也就不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你所拥有的,而别人又不容易模仿的,虽然这个竞争优势并不一定可以长久的保持。对于家乐福们来说,他们所拥有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正是他们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之一,因为他们已经很好的将技术和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流程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这一切都是我们国内的企业很难模仿得到的。
零售业是市场经济最前沿、最活跃的行业,它必须时刻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脉搏,大家都希望能够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我们不断谈论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时候,却忘记了战略管理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等竞争。
什么是对等竞争?它是指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能够面对新的机会和威胁能够做出确保生存的反应。换句话来说,就是它能让你获得参与竞争的资格。
在我看来,单纯的信息化仅仅是让零售企业获得了对等竞争的能力。因为信息化的手段已经被证明是有价值的,但是同时它并不是稀缺的,技术大家都可以去购买,另外一方面,零售行业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面对众多的数据与消费心理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除了信息化手段实在找不到其它更合适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而零售企业要想在行业内获得竞争优势,就要获得既有价值又具备稀缺性的资源和能力,当然这也是在一段时间内的。这就是企业本身的管理和商业模式与信息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所获得的资源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向家乐福们挑战的资本。
因此,我觉得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既源于信息化又高于信息化,当然企业还有其它的竞争优势比如规模优势等等。这也说明了,企业应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打造自己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IT获得核心竞争力,IT本身已经没有问题,而是非IT的问题与困惑。
所以,对于中国的零售企业来说要进行信息化,首要的要矫正自己的目标,单独的信息化系统本身并不能带来竞争优势。我并不是说信息化不重要,相反我认为零售企业必须进行信息化才有可能获得竞争的资本,这从目前的信息化现状的比较分析也可以看出。
中国零售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商场收款机算起,零售业信息化已经“20多岁了”。20多年间,国内零售企业先后引进了POS机、条形码技术、基于PC的MIS、财务管理软件、OA系统、商业管理ERP、SCM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等。
但是如果把零售业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软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阶段,目前多数企业还处于硬件基础设施向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过渡的阶段,少数企业处于软件基础设施向核心业务系统过渡阶段。沃尔玛、家乐福等早已处于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阶段,而且出色的供应链管理为其带来了高效率和低成本。
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零售业仅有6.84%的企业基本实现了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与国外大企业8%至1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此外,中国零售企业IT投资所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国际零售巨头都在2%以上。
但是即使这样,问题仍然不少。目前,国内零售企业每年投入超过10亿美元购买IT设备,但设备功能利用率只有不到10%。即使是现在零售企业广泛应用的POS机上面,POS机及相关设备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零售企业真正应用的却还不到30%。
据IDC的分析:在零售业信息化的众多解决方案中,POS系统、SOS系统(门店管理系统)以及BMS系统(业务管理系统)仍然是解决方案市场的三大支柱,占据了整体解决方案56%的份额。但是,国外的企业已经进入了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及用商业智能技术来分析企业数据的阶段。例如,沃尔玛的管理费仅占营业额的2%,而国内一些零售企业的管理费高达零售额的7%,差距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目前国内零售业信息化的重点还是进销存管理、门店管理等,只有少数零售企业把信息化重点从企业内部IT系统转向了供应链管理。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零售业是中国国内企业信息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但是与国外企业以及技术的发展脚步来看,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是箭在弦上了。迟疑则意味着可能的竞争优势的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