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公布的《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无论是从数量规模上,还是从经营效率上,外资大型超市都要明显强于内资。即使在金融危机下,外资大型超市的开店速度并没有减缓,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更加明显。
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的渗透扩张,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单飞,外资零售企业在华不仅总是按着自己既定的战略在深入,而且已经慢慢地实现了从试探性开拓到本土化深耕的华丽转身。如今,它们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由原来单一的大卖场或者百货店向多业态进军了。
宜家在稳固自己家居卖场优势的同时,已经开始在华投资购物中心;TESCO也不满足仅仅对于乐购的并购,并将自身在英国运作成熟的便利店和购物广场业态搬到了中国;家乐福一向以“多条腿”走路自不用言,就算是一直都循规蹈矩、以“大块头”著称的沃尔玛,也于前不久在深圳开出了其在亚洲市场的首家便利店。
而反观本土零售企业,尤其是些全国性龙头企业,不是发展停滞不前,就是在不断收缩战线,有的甚至还在忍受着市场被慢慢蚕食而又无能为力的煎熬,似乎正在偿还着自己之前盲目求大、不顾一切的肆意扩张而欠下的“债”。
外资巨头战略扩张有条不紊
在跑马圈地达到一定规模后,在摸爬滚打完全熟悉市场后,外资商企又开始按章出牌了。
日前,TESCO中国区副总裁庄南滨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关于近期连锁零售业务情况说明会上透露,继去年年底在上海试运行便利店业态后,TESCO今年拟引进其在英国运营相当成熟的购物中心,并于今明两年预计有4家店铺开业。
据了解,作为世界零售排名第三的英国零售巨头TESCO,进入中国市场真可谓是姗姗来迟,直到2004年通过与顶新集团合作才曲线进入。这一时间比沃尔玛、家乐福迟到了8年。但也一直以大卖场单一业态打天下,截至目前,TESCO在华门店65家。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一直以家居卖场见长的宜家也在中国尝试拓展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宜家在无锡经济开发区以4760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一块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土地准备自建购物中心。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宜家目前还与武汉市达成明确投资意向,投资3亿美元,建设占地500亩的宜家购物中心。“它包括一个宜家家居商场和一个购物中心,规模是整个武广商业群的2~3倍。”项目预计下半年动工,2010年开业。
另外,向来都以“大块头”著称的沃尔玛也在今年4月份,在深圳正式开启了一种新业态──惠选便利店或称惠选折扣店。据称这种业态是沃尔玛在亚洲范围内首次引进,其特点在于面积小、选址灵活。
沃尔玛中国区公关经理陈璐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沃尔玛在中国包括社区店、山姆会员店以及购物广场三种业态,而这三种业态均已运行数年,相对成熟。“惠选便利店是沃尔玛的一个新的尝试,如果市场有需求将会逐步推广下去。”
在3月举行的沃尔玛新年准备会议上,沃尔玛就提出了未来惠选店的发展计划。据一位沃尔玛内部人士透露,沃尔玛中国区除重点抓好购物广场之外,一个新的重点便是惠选便利店,这是在未来占领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招。“计划在5年内要开1000家店,2009年准备开100家店。”
种种迹象都表明,大卖场或者百货店已不再是外资零售企业在华进攻的惟一武器了,而其在中国的优势可能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某一业态上。通过引进便利店、生鲜超市以及购物广场等新的业态形成“组合拳”,其威力如何,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伴随着新业态的引入,以TESCO、宜家为代表的跨国零售巨头正在悄悄转变在华投资策略。在习惯了以大卖场分享中国快速庞大的消费市场、以采购赚取全球最廉价的制造业成本差价之后,它们开始瞄上了中国商业地产的直接收益。
本土龙头盲目求大有苦难言
当然,外资零售企业之所以能够按照既定战略有条不紊地扩张,是有其深厚基础的。
资料显示,自1996年尤其2004年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在国内的扩张速度,无论是销售额增长还是门店总数的增加都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在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连锁百强企业中的19家海外品牌企业店铺数量和销售总额依然分别保持了13.1%和17.6%的增幅。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表示,13家以大型超市为主的外资企业共经营大型超市755家,2008年新开门店91家,店铺平均年销售额为2.3亿元,以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食品零售市场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零售大佬们的不尽如人意。国美电器风雨飘摇、上海百联退守一隅自不用言,就连前两年还在华北高调扩张的大连大商,最近也不得不收紧步伐了。即便是惟一还在全国扩张的华润超市,日前也宣布放缓扩张了。
5月29日,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陈朗对外宣布,由于一线城市销售不太理想,以及寻找店铺难度增加,今年公司将缩减内地及香港超级市场的扩展规模,由原来的计划新增300家降至200家。
裴亮表示,尽管收缩也不完全都是坏事,销售增幅下降其实也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但不管怎样,国内零售企业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2009年可能会更大。
裴亮解释道,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国内消费信心受挫,为了拉动消费,零售企业都穷尽浑身解数,促销促销再促销,而且频率和幅度都在不断加大。这样一来,尽管销售好看了,利润也得到了一定保障,但由于都是建立在牺牲供应商利益的基础上的,原本脆弱的零供关系自然变得越发紧张。
长此以往,外资零售企业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或许能扛住,但内资企业则跟不起。难怪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就曾呼吁,在国家相关法律规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一定得警惕外资零售企业的零售倾销。这是不无道理的。
“不跟是等死,跟则是找死。”裴亮说。频繁而大幅度的促销,原本就是对国内零售企业的一种考验,尤其对于众多的中小零售企业而言,则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挤压。除此之外,外资零售企业举全球之力开拓亚洲市场(中国自然是重中之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其扩张反而更加疯狂了。沃尔玛今年1月份开店17家,基本相当于其去年一年开店的总和,这就是最好的注解。
裴亮还透露,协会今年年初有个调查报告显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业内72%的被调查者对于国内零售业今年9月有望回暖的观点并不抱乐观态度。
“培育国家队原本就是悖论”
隐形的挤压,直面的竞争,使得国内零售企业在强大的外资进攻面前总是有种腹背受敌的尴尬。也只有在这时,流通业“国家队”的培育似乎也显得尤为必要。
而有幸获得政策性贷款的20家零售企业,也就是业界理解的传统的“零售国家队”,只是伴随着天津家世界的出售、山东三联商社的被并,就此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百联、大商以及国美等目前所处的窘境,似乎更是让人难以看见“国家队”所应起的作用。
尽管“国家队”发挥作用可能还需一段时间,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认为,其实“国家队”从一开始就是政府职能错位的产物,其结果也是注定了的。
“培育国家队原本就是悖论。”对此,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市场营销系主任陈立平也很是赞同。陈立平认为,零售业原本就是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领域,国家采用行政扶持的手段强行打造“国家队”,本身就违背了零售业发展的规律。
陈立评说,在国外商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想方设法限制大店的发展,而在我国,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政府居然利用行政力量扶持原本实力就相对强大的大型零售企业,这原本就是对中小零售企业的歧视和打压。
另外,从实施的情况看,获得扶持的“国家队”队员并没有用此来好好地改善自己的经营模式,而是一味地盲目扩张。也就是说,扶持仅仅只是停留在一种量的层面,真正的核心并未触及。这样不仅能培养出真正的、如政策初衷的“国家队”,相反还从某种层面上阻碍了本土零售业的发展。
纵 深
重点扶持中小商企才是未来
外资疯狂而不失理性的战略扩张不断,而本土零售巨头又难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本土零售企业如何救赎,刻不容缓。
陈立平告诉记者,外资零售企业之所以开始多业态扩张,其实与中国潜在的巨大的购买需求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伴随着“80后”这一代人及其家庭的成长,无论是购买习惯还是购买方式,他们基本都与国际接轨了。
40~50岁的人习惯去超市,而这一代人则更讲究便利、时尚、健康和环保,且购买力也相对较强,所以便利店、购物广场的兴起也是必然的。而中国也必将迎来一个消费的高潮期。陈立平说,在这一黄金时期,本土零售企业肯定不能缺位,但更需要发展、强大,而其中,众多的中小商企才是真正的主角。
陈立平认为,无论在哪个国家,中小商企都是促消费、帮就业的主力军,它的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社会问题。重点发展中小商企一直也都是各国流通的一贯策略,惟独我国除外。
但事实也证明,本土中小零售企业确实也有发展的潜力。在目前的国内市场,能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巨头在同一区域直面竞争不是所谓的“国家队”,而是以湖南步步高、山东家家悦、福建永辉等为代表的区域龙头。
据《2008年中国连锁经营报告》显示,在本土企业中,在整体销售下滑的情况下,以区域龙头企业为主,其新开门店有所放缓,但单店销售水平有显著增长。数据显示,百强企业中区域型企业店铺数量增长率为11%,销售增长为20%。从区域分布看,二三线城市的销售增幅快于一线城市的情况较为普遍。2008年,有15家百强企业的销售增幅超过30%,其中8家总部在二三线城市,另有5家为海外品牌。
所以,陈立平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国家的流通政策一定得从扶持大型零售企业的思路上向中小商企倾斜。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心,国内区域性龙头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国家花重资扶持了、发展了也强大了,到时会不会也就一卖了之了。
对此,黄江明认为,诚然,零售经营是为了赚钱,出卖也是为了赚钱,而且出卖还会赚得更多,所以出卖是必然的。要想既保障中小商企做强做大,又能做成百年老店,那就看政府的政策、机制的平衡艺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