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货员背对货架通过柜台出售商品,购买蔬菜、鱼肉等鲜活食品需要到农贸市场赶早集,副食店配售油盐酱醋米面……这些上世纪90年代还存在于中国百姓间的购物习惯,已随中国加入WTO和政府对零售业的开放,而被开架自选、连锁经营、低价销售的“超市”卖场逐渐取代。
中国入世10年来,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零售企业进驻中国,其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管理方式正在深刻变革着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生活品质,同时刺激本土零售企业加入竞争、应对挑战。
“去超市正在成为市民主要的购物途径,特别是食品和生活用品。”40岁的北京市民张凌说。
自2001年12月11日入世第一天起,中国率先在零售服务业履行部分条款,扩大开放,减少限制。
“中外合资企业可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此举有利于我们外资零售商增设新店。”家乐福天津-山东地区总经理孙洁说。12月1日,进入中国16年的家乐福在江苏省常州市开设了其在华的第200家门店。
截至2011年12月6日,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已在中国21个省的133个城市开设了358家商场,其中80%的商场地处中国一线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
业内人士指出,正在经历城市化快速发展、中产阶级迅速崛起的中国,有望在201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场。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称,来自中小城市的中产阶层和富裕消费者将成为中国消费群体的最大亮点。
受访消费者表示,离家近、价格低、地处商圈等因素是他们选择是否光顾某家超市的重要原因;而商品种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理念等影响着他们对超市品牌的评价。
“我会选择离居住地或购物娱乐场所近的超市,大、小超市都去。大超市往往开在商圈,逛街购物可顺便去;买特殊商品时尤其会选择大超市,因为东西较全。”30岁的顾客祈轩说。
为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沃尔玛提出“价格领导力”策略,与中国近2万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卖场中的本地商品超过95%;并通过农超对接、环保包装项目,削减供应链开销,以降低产品价格。
截至目前,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到沃尔玛国际业务总销售额的将近10%,中国已成为其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市场。家乐福则在过去10年间,把商品种类从3万余种提高到8万余种。
除商品种类、价格等因素外,出色的服务质量、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外资零售商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因素。
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总监李玲指出,让顾客成为所有工作和努力的中心是沃尔玛的信条。“保证满意、有求必应、诚实守信、盛情服务,这些都是经久不变的服务宗旨。”李玲说。
顾客祈轩认为,外资超市规模大、产品也更加国际化,管理、服务比中国本土超市略胜一筹;在大超市购物很有安全感,自己的生活品质也获得提升。
而受访消费者姚卓指出,外资大超市价格便宜,商品种类齐全,它们的进驻让“超市”的理念在中国获得普及,也迫使国内零售商加入竞争、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些中国本土的超市里,卖的东西比以前新鲜了,网点也比以前多了,很多都布点在居民区,只是管理上学西方还有些学不来。”姚卓说。
在孙洁看来,加入WTO对于中国零售业是把双刃剑,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则能使中国零售业快速成熟和发展起来。
“入世后,外资零售商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经营机制、服务方式。‘入世’使中国零售业有了更多学习借鉴和实战机会,可以促进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孙洁说。
李玲表示,公司会研究“新一代消费者”的特点,比如将更多收入用于消费但购买习惯多元,消费更加成熟、谨慎、精明,对价格、质量、便利、安全有更高需求,习惯并依赖互联网的便利。
2010年底和2011年5月,沃尔玛在深圳和北京的山姆会员商店已分别推出网上购物服务,以期更好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消费者的在线购物需求。
|